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環藝理論 >

中國建筑的起源(3)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14

 

斧鋸錐鑿――戰國鐵器風流漸現


齊都臨淄遺址

 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年~前221年),地主階級在許多諸侯國內相繼奪取政權,宣告了奴隸時代的結束。戰國時,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那時手工業發展,城市繁榮,規模日益擴大,出現了一個城市建設高潮,如齊的臨淄、趙的邯鄲,魏的大梁,都是工商業發達的大城市,又是諸侯統治的據點。據記載,當時臨淄居民達到七萬戶,街道上車軸相擊,人肩相摩,熱鬧非凡(《史記 蘇秦傳》)。根據考古發掘得知,戰國時齊都臨淄城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大城內散布著冶鐵、鑄鐵、制骨等作坊以及縱橫的街道。大城西南有小城,其中夯土臺高達14米,周圍也有作坊多處。  

 農業和手工業進步的同時,建筑技術也有了巨大發展,特別是鐵制工具――斧、鋸、錐、鑿等的應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質量和結構技術大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宮殿建筑上廣泛應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裝修用的磚也出現了。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長1米,寬約三、四十厘米的大塊空心磚作墓壁與墓底,墓頂仍用木料作蓋。可見當時制磚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秦陵漢墓――磚石遺址至今猶存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經濟、文化,統一法令,統一貨幣與度量衡,統一文字,修馳道通達全國,并筑長城以御匈奴。這些措施對鞏固國家政權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國家統一,便可以集全國之人力物力與六國成就,在咸陽修筑都城、宮殿、陵墓。歷史上著名的阿房宮、驪山陵、至今遺跡猶存。  

 阿房宮遺址和驪山陵目前尚未發掘,但其遺直規模之大,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近年來秦始皇陵墓東側發現了大規模的兵馬俑隊列埋坑,而阿房宮則留下了巨大的夯土臺。  

 整個漢代(前206―公元220年)處于封建社會上升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使建筑產生顯著進步,形成我國古代建筑史上又一個繁榮期。它的突出表現是木架建筑漸趨成熟,磚石建筑和拱券結構有了很大發展。而磚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點,使許多遺址存在至今。  

 戰國時創造的大塊空心磚,出現在河南一帶的西漢墓中。在洛陽等地還發現用條磚與楔形磚砌拱作墓室,甚至以企口磚加強拱的整體性。我國的石建筑主要是在兩漢――尤其是東漢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貴族官僚們除了用磚拱做規模巨大的墓室外,還在巖石上開巖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其中山東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構成,后面有精美雕刻,是我國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至于地面的石建筑,主要也是貴族、官僚的墓闕、墓祠、墓表及石獸、石碑的遺物。

塔窟苑囿――魏晉南北朝建筑崇尚佛教

  從東漢末年經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治不穩定、戰爭破壞嚴重、長期處于分裂狀態的一個階段。在這300多年間,社會生產的發展比較緩慢,在建筑上也不及兩漢期間有那樣多生動的創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傳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發展,高層佛塔出現了,并帶來了印度、中亞一帶的雕刻、繪畫藝術,不僅使我國的石窟、佛像、壁畫等有了巨大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建筑藝術,使漢代比較質樸的建筑風格,變得更為成熟、圓淳。  

 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建筑類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東漢初就已傳入中國,至南北朝時統治階級予以大力提倡,興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時,建康佛寺達500所,僧尼10萬多人。十六國時期,后趙石勒大崇佛教,興立寺塔。北魏統治者更是不遺余力地崇佛,建都平城(今大同)時,就大興佛寺,開鑿云崗石窟。遷都洛陽后,又在洛陽伊闕開鑿龍門石窟。 

 中國的佛教由印度經西域傳入內地,初期佛寺布局與印度相仿,而后佛寺進一步中國化,不僅把中國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園林也成為佛寺的一部分。  

 佛塔是為埋藏舍利,供佛徒繞塔禮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質。傳到中國后,將其縮小成塔剎,和中國東漢已有的各層木構樓閣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木塔。除木塔外,還發現有石塔和磚塔。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開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傳入佛教后,開鑿石窟的風氣在全國迅速傳播開來。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創于公元366年。以后各地石窟相繼出現,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等。這些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貴族、官僚出資修建,窟外還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護。石窟中所保存下來的歷代雕刻與繪畫是我國寶貴的古代藝術珍品,其壁畫、雕刻、前廊和窟檐等方面所表現的建筑形象,是我們研究南北朝時期建筑的重要資料。

古代建筑體系

  自公元589年隋統一南北朝至明初約600年時間,建筑在形制藝術上更趨成熟,在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上也益加嚴密完善。  

 唐代的繁盛使各族文化融合而予以統一,居住制度更為完備。  

 北宋有了我國第一部有關建筑設計及技術經驗總結的完整巨著《營造法式》,主要記錄官家大式、大木等做法、系統反映出官式建筑的發展水平。禮制有了更加嚴格的規定:“私居執政親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宋史輿服志》)”  

 總之,隋、唐至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建筑的成熟時期。無論在城市建設、木架建筑、磚石建筑、建筑裝飾、設計和施工技術方面都有巨大發展。

隋:統一后的城市建設

隋唐洛陽城平面想象圖

 隋朝(581~618)統一中國,結束了長期戰亂和南北分裂的局面,為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但由于隋煬帝的驕奢淫逸、窮兵黷武,隋朝很快就滅亡了。建筑上主要是興建都城――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以及大規模的宮殿和苑囿,并開鑿南北大運河、修長城等。大興城是隋文帝時所建,洛陽城是隋煬帝時所建,這兩座城均被唐朝所繼承,進一步充實發展為東西二京,也是我國古代宏偉、嚴整的方格網道路系統城市規劃的范例。其中大興城又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城市。


趙州橋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趙縣安濟橋(又稱趙州橋)。它是世界最早出現的敞肩拱橋(或稱空腹拱橋),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達37米。這種空腹拱橋不僅可減輕橋的自重,而且能減少山洪對橋身的沖擊力,在技術上、在造型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建筑的瑰寶。負責建造此橋的匠人是李春。除石橋外,還有大業七年所建的山東歷城神通寺四門塔。  

 近年在陜西麟游縣發掘的仁壽宮是隋文帝命宇文愷等人修建的一座離宮,唐太宗時改建為九成宮。此宮位于海拔1100米的山谷中,四面青山環繞,綠水穿流,風景極佳,夏季涼爽,是隋文帝、唐太宗等喜愛的避暑勝地。建筑物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純屬山地園林格局,表現出園林建筑特有的風貌。

 

 

 

 

 

唐:莊重宏偉的泱泱大國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國統一和相對穩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繁榮提供了條件。到唐中葉開元、天寶年間達到極盛時期(圖4-2-A)。雖“安史之亂”后開始衰落,但終唐之世,仍不愧為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筑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和提高,主要特點有:


唐長安

 第一:規模宏大,規劃嚴整。唐都城長安原是隋代規劃興建的,但唐繼承后又加擴充,使之成為當時世界最宏大繁榮的城市。長安城的規劃是我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另詳城市建設篇),它甚至影響到渤海國東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來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長安大明宮規模也很大,遺址范圍即相當于清明故宮紫禁城總面積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寬廣,也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處理愈趨成熟。隋唐時,不僅加強了城市總體規劃,宮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強了突出主體建筑的空間組合,強調了縱軸方向的陪襯手法。這種手法正是明清宮殿、陵墓布局的淵源所自。  

 第三:木建筑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并已定型化。大明宮麟德殿,面積5000平米,采用了面闊11間進深17間的柱網布置。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進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對建筑設計也有促進作用。  

 第四: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料”,專業技術熟練,專門從事公私房設計與現場指揮,并以此為生。  

 第五:磚石建筑有進一步發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磚石者增多。目前我國保留下來的唐塔均為磚石塔。  

 第六:建筑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唐代建筑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現存木建筑物質反映了唐代建筑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系,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标签:起源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