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平面設計 > 設計理論 >

《Look》雜志:讀圖時代的先驅

作者:陳漢聰編譯 來源:logosky 時間:2009-12-11
就算你在《Life》還在發行時不曾閱讀過這本雜志,你也可能曾經看過它的一些舊期刊,并且能深深地感受到這本偉大的周刊對美國雜志出版界所帶來的巨大沖擊。而緊跟其后的是《Look》雜志,后者同樣是一本可以與前者相提并論的雜志,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前者。

《Look》雜志的巔峰時期是在1967年,當時該雜志的發行量達到920萬份,當時利用了十色印刷機印刷,并且在設計上有著鮮明的特色。最暢銷的那一期也意味著印刷總量達到10億頁紙之多。

Look》雜志當時匯集了象Richard Avedon及年輕的Stanley Kubrick(后來他轉行去了電影行業)這些著名的攝影師。本文中所有照片都是來自1937年至1971年該雜志所刊登的照片。后來該雜志因為受到郵資費上漲及廣告業不景氣的沖擊而關門大吉。

(上圖左為1937年2月創刊號,右為1971年10月19日結業時的最后一期)

1965年,一位從事報紙印刷行業的工程師Kimberley Clark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印刷工序,并將其命名為Look-Kromati,該印刷工序是第一個使用刮刀系統對印刷紙張進行涂沫,使紙張表面顯得更加光滑,這種經過處理的紙張再結合十色印刷機,便使到雜志從此光彩照人。出色的印刷效果鼓勵了攝影師在暗房里進行各種照片實驗,以下這些披頭四的肖像便是出自Richard Avedon之手。

《Look》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說是60年代的化身,無論是它鮮艷的色彩,還是其評論所涉及的話題,都比象《Life》雜志及《星期六晚郵報》這些競爭對手顯得更加大膽前衛。《Look》雜志的一些隨筆式的文章中都配上豐富的照片。下面分別展示的是具有歐普藝術色彩的時裝、Janis Joplin(著名搖滾樂女歌手)、Joan Baez(著名女民歌手)及一張在反戰示威中的“花童”。

《Look》雜志的攝影無疑是它最大的特色,它每月出版兩期,每一期,其雜志編輯都要瀏覽超過8000張的照片。在發行期間,《Look》雜志一共刊登了超過18萬張的照片,大多數照片都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雜志社雇用了15名全職攝影記者,同時還聘請大量的兼職攝影師。而在暗房的工作人員也有12人之多。

下圖片分別是喜劇演員Red Skelton及Jack Benny,還有同樣是由Avedon拍攝的關于溫莎公爵夫婦的肖像,當年公爵(即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迎娶了這位美國女郎。

當雜志社結業時,他們向國會圖書館捐獻了超過100萬張的照片。

該雜志也經常會報道一些著名藝術家的創作事跡,如下面幾張,分別是Andrew Wyeth(美國著名的寫實主義畫家)、Salvador Dali(達利,其作品具有強烈的抽象主義色彩)、Pablo Picasso(畢加索)、Georgia O’Keefe(美國著名女畫家,同樣以抽象畫聞名,被譽為“美國畢加索”)及Alexander Calder(著名雕塑家)。

《Look》雜志非常注重出版質量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該雜志是一個家族式企業,而且一直都是由創始人親自經營。雜志的創辦人考爾斯(Gardner “Mike” Cowles)當年在為愛荷華州的一家報社工作時,就已經注意到,如果在報道中配上大尺寸的照片,更能討好讀者。而《Life》雜志在當時還沒采用以圖片為特色的較大版面印刷,它當時主要是以一些小說吸引讀者。下面的照片分別是阿布杜勒?賈巴爾(Kareem Abdul-Jabba,他當時還只是叫“Lew Alcindor”,他在NBA獲得過總得分最多、總蓋帽最多等多項難以打破的紀錄)、Willie Mays(美國著名職棒明星)及Mohammed Ali(拳王阿里)。

盡管得不到其它出版商的認同及對雜志出版完全缺乏經驗,但年輕的考爾斯還是創辦了《Look》雜志,他的宗旨相當明確,那就是大圖片配上好故事。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雜志大獲成功。以下圖片分別是:赴戰場的士兵與愛人告別、Franklin D(羅斯福總統)及羅斯福逝世時一家報攤的情景。

我們得感謝象《Look》及《Life》這些雜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讓攝影回歸了本質,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這兩份雜志加起來的發行量差不多2000萬份,由眾多頂尖的攝影師將當時美國的時代特色以照片呈現給世人。下圖分別為:年輕時的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切?格瓦拉(Ché Guevara)、FBI負責人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曾任FBI局長長達半個世紀)及聲名狼籍的仇共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

《Look》及《Life》的影響力不僅表現在其發行量,還在于其深度。它們較大的版面使兩本雜志在報攤顯得更加突出,并且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來表現各種照片。從某些方面說,它的風格與我們現在追求的所謂“小屏幕小視頻”的潮流是背道而馳的。下圖分別是印度總理尼赫魯、剛成型的胎兒及一名勃然大怒的海軍警官的照片。

我懷念《Look》及《Life》這兩本雜志,它們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對我影響深遠,他們所呈現的攝影風格,在現在主流紙媒上已很難找到,即通過超大尺寸的圖片來闡述一個故事,這種風格至今已經不太受歡迎。下圖分別是: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電影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及一張極具前衛的照片。

這些雜志現在已經銷聲惹跡,其原因無非是市場推動的結果。印刷工業的變遷及郵資費用都使到雜志業日落江河。而現在浮燥的讀者已經習慣從電視等媒介獲得新聞。下圖分別為:瑪蓮夢露(Marilyn Monroe)、Nat King Cole(著名爵士歌手)及Jimmy Durante(歌手)。

現在,以圖片為主的雜志似乎顯得有點過時,當然,除非照片是某些名人。并不是說《Look》雜志就不刊登名人照片,而是說它的照片少了一些傲氣貴氣,多了一些關注“人”本身的平實親切。下圖分別為:電視明星James Arness所扮演的Matt Dillion、文斯?愛德華茲(Vince Edwards)扮演的醫生形象及羅伯特?斯塔克扮演的Elliot Ness。

在以前的幾十年里,《Look》及《Life》都可稱得上美國雜志出版界的佼佼者:大氣、豪華并不惜投入重金來確保出版質量。他們為攝影師提供一個表現機會,讓攝影成為更讓人尊敬的行業及一種藝術形式,也提供了一種你僅僅從屏幕上不能獲得的視覺體驗。

原文出處:http://www.creativepro.com/blog/scanning-around-gene-pioneering-look-magazine?page=0%2C0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