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藝術課堂 > 書法教程 >

文房用具:水盂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8-03-09

水盂為供磨墨的盛水器。宋龍大淵《古玉圖譜》:“水丞貯硯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文獻記載(見硯滴)要早于硯滴,但目前所見實物以魏晉時為最早。其形狀多為圓口,鼓腹,亦有塑成象生形。與硯滴的最大區別是有注水口而無出水口。以玉、瓷、紫砂等常見。晉代水盂盛行,多為青瓷,或大口,或小口;或鼓腹似罐,或為動物,傳世品較為常見。青瓷兔形水盂,器如臥伏之兔,呈扁圓形,圓目突出,貼有雙耳,刻畫有健壯的四肢,如跳躍狀。背部正中有一管狀口供注水用。造型極為小巧雅致,為西晉文房珍品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扁圓腹水盂,蛙形水盂,鱉形水盂等。作工無不精巧雅致。

南北朝時瓷制象生形水盂仍很流行,但已經不滿足刻畫,而較多使用浮雕技法,使器物具有立體感。青瓷蛙形水盂,為蛙形,蛙嘴緊閉而鼓漲,雙目緊盯前方,四肢彎曲似在發力,重心略靠后,表現了蛙在捕食前的神態。背部有圓孔注水。淺浮雕的技法嫻熟。唐代水盂以信手捏塑,形態多變而享有盛譽,或如雄獅,或為鳴雞,雖只塑大意不拘細節,但生動傳神。青釉褐綠彩六鳥水盂,卷口,短頸,扁圓腹,假圈足,平底。肩部捏有六只小鳥,等距蹲伏,口銜盂緣,好似爭水,造型精巧,生動活潑,為唐代水盂中的珍品。另見有圓形水盂,帶蓋方形水盂等,造型與南北朝時差異不大。

宋元之時水盂多為小口、扁圓腹,假圈足,平底,制作較為精致。青瓷水盂,盂口,扁腹,平底,內凹。腹壁有斜凹線將盂分為五楞。施青黃釉,下腹至底無釉。造型小巧別致。另見有小口折腹式水盂、圓形貼花水盂等。

明代水盂以瓷制品較為常見,多為盂口、扁圓腹、平底。另見有方型水盂。窯變釉方盂,盂口造型如雞籠,釉中有絲絲雞血紅,底無釉。此種造型的水盂前代較為少見,由于器物矮小,上圓下方,故穩定性強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明代還有水晶水盂,造型為蜷曲伏臥的獸形,雕琢極為精湛。

清代水盂傳世品較明代時多,品種豐富,有玉、石、瓷、料、紫砂等。除瓷制品外,其它多為觀賞器而非實用品。如青玉鴨子水盂,為一臥姿鴨子,鴨腹中空,背有注水口,鴨身肥碩,身側雕飾有荷花、水草,胸前雕飾有蓮蓬。具有陳設性和工藝性,而實用性稍差,這也是清代水盂與明以前水盂的本質區別。一般來講,清代瓷制水盂的實用性較強,其形多為圓形,盂口。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利用釉色及紋飾增強觀賞性,常見有青花、粉彩、單色釉等品種。胭脂紅水盂,為雍正時器物,器型雖然普通,較少變化,但所施胭脂紅釉薄勻嬌艷,古樸高雅。清代另見有雕瓷水盂,多為晚期作品,如綠釉雕瓷水盂,盂口,溜肩、折腹,通體施以綠釉,上雕梅紋。雕工細膩流暢,為同治年間雕瓷名家王炳榮的作品。水盂體輕形微,屬文房用具中的小品,但制造中頗具匠心,它以豐富、獨特的造型、材質、色彩、雕刻等構成了一個品味高雅的藝術世界,但目前還不見有系列收藏,多歸入雜項之中,正因為此,故收藏前景看好。













标签:文房用具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