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書法藝術 >

林散之簡介

作者:林散之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05-14

 

 

 

    林散之(1898一1989),安徽和縣烏江人。原名以霖,號三癡,后改名散之,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 “草圣”的桂冠,不是自封的;它自然形成并得到社會的承認。林散之先生被稱作草圣,有其特殊的社會因素和歷史淵源。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鴉,十四歲喪父,由筆者外祖父曾梓亭介紹,至南京跟張青甫學習工筆人物畫,練就基本功。此后隨鄉親范培開先生學習書法,范先生授以安吳執筆之法,雙鉤懸腕,中鋒豎管,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三十以后,由含山進士張栗庵引薦,負籍滬上,拜黃賓虹為師,得“五筆七墨”之秘。一九三三年,遵黃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導,開始影響一生的萬里之行。 散之晚年歷數自己學書歷程道:“余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后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后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始啟之者,范先生;終成之者,張師與賓虹師也。此余八十年學書之大略也。” 秋水老師謂:“散老慣長鋒羊毫,蘸水,后掭墨,力運筆端,墨注紙上,水墨交融,滲化洇散,有意想不到的情趣。鋒長則彈強,含墨量多,他以嫻熟的手法,提按轉折,澀進疾阻,似欹反正,將倒復起,曲處見直,圓中寓方,濃纖長短適度,燥潤枯濕合宜,但覺一片化機,滿紙精彩。”


    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于書法創作之中。有人說林散之書法如太極拳,這可能是最恰當的比喻。他曾說過:"力量凝蓄于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并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于干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

    就書法的墨法而言,林散之的成就也極大。師黃賓虹,深得黃賓虹用墨之奧妙。林散之繼承并發展之,將豐富的墨法自覺地運用于書法創作,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突破。他將濃墨、淡墨、焦墨、枯墨、潤墨、渴墨、宿墨等繪畫諸墨法,成功地運用于書法創作,前無古人。他寫字喜歡在硯池旁置一水盂,飽蘸濃墨之后,將筆尖輕輕點上一點清水,一下筆,水墨交融,千變萬化,妙不可言!他為桑作楷書寫的《懷素論書一則》(唐許瑤詩)草書條幅充分展現出這種水墨變化。林散之更善于用枯筆,往往在墨竭鋒散之后,還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寫出時隱時現、若斷還連的筆畫來。這些大膽的創新,是同時代人所不及的。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他早年致力于畫,晚年又以書法名揚天下,然而,他自認為自已是"詩第一,畫第二,書第三",他自己親手所書的墓碑為"詩人林散之"。其平生無時無地不在推敲詩作,如病臥時、睡夢中、吃飯時、走路時常不能自控地興起作詩。甚至在坐馬桶時也在沉思,忽覓得佳句急起身提褲去桌上取紙筆記下,以免遺忘,一時傳為笑談。他晚年輯成的《江上詩存》三十六卷,存詩二千多首,充分展現出他詩人的浪漫和博雅的胸懷,啟功為之作序中盛贊:"老人之詩,胸羅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者,發于筆下,浩浩然,隨意所之。無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應手之樂。"其抒情寫意的詩詞往往見題于畫作上,與畫境相輔相成,并臻其妙。在他的書法作品充溢著濃厚的詩韻,其詩詞的意韻成為其書法筆墨、風格的深層內蘊,此非常人所能及。可以說,其詩韻乃其書之魂!

  林散之32歲時去上海投師黃賓虹,為其藝術生涯中重大轉折。從學兩年,書畫筆墨之道深得教益,而后來的負笈遠行使他眼界、胸襟大為開闊。1963年,林散之應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之后,與畫院諸畫家交游,作畫甚勤,轉益多師而不拘一格,他的水墨山水師古人,更師造化,靈潤質樸,讀之清新淡雅。1970年由于全身嚴重燙傷,險些喪命。此后,再未外出寫生,多追憶往昔寫生印象,尤以畫黃山煙云景色為多。其筆墨竭盡干濕濃淡的交互變化,表現煙云氣象的豐富意趣,從而造就其高出時人的水墨技巧。他在這一方面深切而獨到的體驗,施之于草書,為草書開一新境界。而其在寫意山水畫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虛實、黑白的處理手法上所獲得的深切體會,滲透其書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書具有了獨特的個性趣味。

标签:林散之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