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幾乎都不重視自己的標準照,影樓和照相館似乎已沒有好的人像標準照的概念,支上幾盞燈光,咔嚓一下拍清楚人臉就算好了,太多人抱怨自己的標準照拍很差勁。
一些人像攝影師模仿那些老照片拍攝,看似簡單,卻怎么也照不出人家的樣子,尤其是人像標準照,更是難拍出人的立體感。據說那些照片是運用“三庭五眼”的方法拍攝的,它是幾十年前中國人像攝影的重要技術方法,也是照相館老攝影師們拍攝的絕技。這種技術指導下拍出的照片非常細膩,影調更加豐富,立體感更強,和西方影室人像用光方法對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然而,這種人像攝影的方法基本失傳,沒有人使用,甚至絕大多數人像攝影師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那么,“三庭五眼”究竟是什么呢?它與現代攝影師普遍采用的倫勃朗光等西方人像用光理論相比有什么鮮明特色呢?我們且聽聽熊正寅先生的介紹。
三庭五眼
在長期的拍攝實踐中,老一輩中國攝影師認真向西方學習,并借鑒美術、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的理論,把“三庭五眼”理論有機地應用在人像攝影上,逐漸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模式。
何謂“三庭五眼”呢?傳統人像攝影把人的臉部從上到下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叫“三庭”;從左到右分成五部分,叫“五眼”。即從發際線到眉線是上庭;從眉線到鼻底線是中庭;從鼻底線到頸底線是下庭。而臉的寬度大概是五個眼睛的寬度,所以就稱為“三庭五眼”。它把人的面部分成15個部分,形成縱橫交叉的坐標值,從而可以非常詳細地分析人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用光和影塑造人物形象。人的臉部是立體的,攝影師需要憑經驗把立體的人物轉換成平面的藝術影像,哪個部分高,哪個部分低,反映了每個人的不同特征,攝影師就是要用光和影把這些部分表現完美。如特征較好的部分用光來突出它;特征不太好的部分用影來掩藏。
三庭五眼看人像
應用“三庭五眼”,可以更細致地分析出作品的好壞,通過下面這張照片,我們分析一下作品的得失:
今年七十七歲的熊正寅老先生精神矍鑠,他從事攝影教育和攝影培訓近四十年,是中國人像攝影界的元老級專家。他參加了中國攝影師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制訂工作。培訓考核的攝影師達到近萬人。五十多年前,熊正寅老先生曾參加周恩來、朱德、劉少奇、賀龍、彭德懷等人的拍攝工作。他根據老一輩攝影師人像攝影的經驗,根據自己一生攝影的技術心得,把“三庭五眼”理論有機地融入人像攝影中,從而把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技術上升到一個理性化的高度。同時,“三庭五眼”理論承繼中國傳統相面學中分析人物面部特征的合理成分,結合攝影光和影的運用技巧,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理論,它是中國傳統的人像拍攝技術的精髓。
人臉是個“球”
總體來講人的面部像一個球體,不同部位又是由不同坡度的小球體組成,“三庭五眼”把人臉分成15部分,15部分的小球體拼湊起來就是一個整的大球體。球體的起伏,球體之間的過渡都可由攝影師所營造的光和影來控制。老攝影師都講究要把臉拍圓了,也就是說要把球體的感覺拍出來,要把人物頭像拍出立體感。
體現“三感”
表現頭像要體現出“三感”,即立體感、質感和空間感。人的面部是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拍攝時,要體現出三維立體的效果,才能把人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
人的皮膚是有生命力的,有彈性感,這就是質感。被攝人物在他所處的空間中是實實在在的,立體的,雖然照片是平面的,但是攝影師要表現出立體感覺,要把人物的輪廓線,要把人物和背景的空間關系都要體現出來。
真實的美化
以前,人像攝影通常都是在照相館里拍的。一些老攝影師非常重視攝影技術,絕不能只是照誰像誰就行了,還要加上美。拍得不真,客戶不干;拍得不美,客戶慢慢就不上門了。拍攝難就難在“美”字上,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面部長得都那么美觀勻稱,肯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就要看攝影師的技術水平了!如何揚長避短,把人物美的方面發揚光大,把不美的局部隱藏和掩蓋,這就要靠攝影師恰當地應用拍攝角度,合理地使用光和影來彌補和糾正了。
例如,有的人左眼大右眼小,只有從人的右側拍攝,才能利用鏡頭近大遠小的原理,將兩個眼睛拍得“一樣大”。
觀察的學問
照相館的老攝影師眼光非常厲害,善于觀察拍攝對象的個性和特征。顧客一進門,攝影師就留意觀察,整個面部被分為“三庭五眼”,攝影師在觀察時就可以從總體和局部兩方面進行把握,得到準確的判斷。了解15個局部中哪一塊正常,哪一塊不正常,了解臉色是否健康?臉型是否對稱?眼睛是否一樣大?就能有針對性地在拍攝時用光和影進行調節。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利用線條,讓我們的照片攝影學堂2019-03-20
如何利用 Lightroom 調出一張攝影學堂2019-03-20
黑白還是彩色?街頭攝影攝影學堂2018-12-18
拍出電影感的人像要注意攝影學堂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