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就是指一幅照片畫面的布局和結構安排。盡管最攝影構圖含義的具體認識不同,但有一條結論是相同的,這就是構圖好的PP比構圖差的PP更具有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愛看、耐看,也更能傳達攝影者的表現意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構圖的效果。
1、攝點的畫面效果
攝影構圖就是相機鏡頭的構圖。相機鏡頭對準被攝體的方位就是拍攝點。拍攝點不同,同一景物在畫面上的效果就大不一樣。選好拍攝點往往能成為一幅好照片的關鍵所在。
A、不同攝距的畫面效果。
拍攝距離的不同,會帶來畫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別具有不同擅長的表現效果。一般分以下幾種:
遠景:被攝景物范圍廣闊深遠,擅長于表現景物的氣勢,主要以大自然為表現對象,強調景物的整體結構而忽略其的表現。
全景:被攝景物范圍小于遠景,擅長于表現被攝對象的全貌極其所處的環境特點。相對來說,全景比遠景有更明顯的立體效果。
中景:被攝景物范圍介于遠景和全景中間,擅長于表現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以情節取勝。
近景:突出表現被攝對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長于對人物神態或景物的主要形狀做細膩的刻畫。
特寫:是對被攝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進行更為集中突出的再現。它比近景的刻畫更細膩、更具體。
B、不同方向的畫面效果。
“方向”是指拍攝點位于被攝體的正面、背面還是側面。拍攝點的方向變化既會使主題的形象發生顯著變化,又會使背景的環境發生明顯的變化。
正面方向:即相機正對被攝主體的正面。擅長于表現對稱美,能產生莊重、威嚴、靜穆之感。但是畫面缺乏透視感。
斜側方向:能使被攝體本身的水平線在畫面上變成一種能產生強烈透視效果的匯聚線,因而有助于表現出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畫面顯得生動,有利于突出主體。
正側方向:即與被攝主體正面成90度的側方向。常用于拍人物,其特點能生動表現人物臉部,尤其是鼻子的輪廓線條。但不宜拍建筑物,因其會削弱建筑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背面方向:是從被攝主體的背面拍攝,用背面方向拍攝人物時,若注意姿勢的運用,能產生一種含蓄美,讓人引起更多的聯想。
C、不同高度的畫面效果。
“高度”是指相機高于、低于還是同于主體的水平高度。
平拍:相機位置與被攝主體處于類同的高度,特征是鏡頭朝水平方向拍攝。
仰拍:相機位置低于被攝主體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鏡頭朝著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攝。仰拍有助與強調和夸張被攝對象的高度,但鏡頭不能過仰,否則會產生人物或景物的嚴重變形。
俯拍:相機位置高于被攝主體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鏡頭朝下拍攝。其最大特點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畫面上得到充分發展,有助于畫面產生豐富的景層和深遠的空間感。
2、光線的造型效果
光線對于被攝體的位置,即光線的方向與角度,對同一對象在不同的光位下會產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其中分:
A、正面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面,隨角度高低分為平射光、順光和高位順光。正面光照射的主體會使人感覺很明亮,但立體感差。
B、前側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側光。被攝體與人物有生氣和立體感。
C、側光。又稱90度側光,側光下的被攝體呈陰陽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強烈對比。
D、后側光。又稱側逆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側后方,能使被攝體的一側產生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E、逆光。又稱背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后方。能使被攝體產生生動的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F、頂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陽光。
G、腳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下方,自然界常見于水面的反光。
3、主體的視覺效果
構圖,最重要的是拍攝主角(即主體)應放在什么位置,這就是主體的定位。在一幅好PP中,一般來說,應該用一個最吸引人視覺注意力的中心點,即“視覺中心”。
我們常見的畫面中視覺中心的位置,可采用九宮格的“三等法”,構成井字形狀。即在一幅畫面上用縱橫各兩條線組成井字,那么井字中的四個交叉點,就是排布攝影主體位置的最佳點。
為了達到畫面的視覺效果,還要注意前景與背景的運用。前景是指處于主體前面靠近鏡頭的景物,它是幫助主體反映季節特征、地方特征,促使觀眾產生聯想、產生意境的效果。背景是畫面上主體后面的景物。它是畫面的組成部分,用以襯托主體。注意背景要簡潔,要與主體有鮮明的對比,它有提高主體視覺效果的作用。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利用線條,讓我們的照片攝影學堂2019-03-20
如何利用 Lightroom 調出一張攝影學堂2019-03-20
黑白還是彩色?街頭攝影攝影學堂2018-12-18
拍出電影感的人像要注意攝影學堂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