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設計資訊 > 設計新聞 >

看國際設計大師傅厚民,如何定義新美學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25-09-30

“出生香港賭王世家”、“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亞洲設計傑出貢獻者”……在傅厚民(André Fu)身上,有著很多閃耀的光環與標簽,在其二十餘年的設計生涯中,無數作品見證了他美學之路的進階與探索。

教育基石 東西文化的雙重浸潤

傅厚民(André Fu)在14歲赴英深造,開啟長達14年的西方教育曆程,他先就讀於倫敦聖保羅學校(St Paul's),憑借藝術天賦斬獲獎學金,係統學習陶器、美術與丙烯畫,奠定視覺表達基礎。這段經曆讓他首次接觸西方現代藝術體係,同時通過家庭紐帶維係東方文化感知 —— 祖母門前的落地鏡、母親對酒店設計的細節苛責,都成為日後創作的隱性基因。

碩士階段,傅厚民(André Fu)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建築學,師從極簡主義大師 John Pawson,成為其最受賞識的弟子之一。導師對空間秩序、光影敘事與材質本真的追求深刻烙印在他的設計觀中:從米蘭 Valextra 店鋪的無瑕曲麵與隱藏燈光,到特拉維夫The Jaffa酒店的石材與原木博弈,師從極簡主義大師John Pawson的經曆,讓他深諳秩序之美,東方文化的浸潤又賦予其詩意感知。

全球化起步 在東西碰撞中錨定設計基因

2000年AFSO事務所創立後,香港奕居酒店的登場成為驚豔業界的宣言。這一作品奠定了傅厚民(André Fu)"低調奢華"的基調:以西方現代主義為骨,以東方留白意境為魂。

此後二十餘年,他的設計版圖遍布全球核心城市。京都三井酒店中,光影與材質的博弈詮釋侘寂美學;倫敦柏凱麗酒店的綠茶色空間裏,竹編屏風重構西方古典敘事;紐約 53 West 53公寓則將蘇州園林借景術嵌入曼哈頓雲端。2024年操刀的倫敦 Claridge's 酒店頂層套房,更以裝飾藝術的現代轉譯與東方靈性的融合,成為這家百年傳奇酒店首位亞洲設計師的代表作。這些作品共同證明:他的征服力,源於對文化差異的精準拿捏與詩意平衡。

日漸成熟 新東方美學的體係化構建

如果說2000-2009年是傅厚民(André Fu)美學的奠基期,2010-2021年是傅厚民(André Fu)美學的突破期,那與縵合北京的三度合作則成為風格質變的關鍵。2022年首次攜手打造的900㎡森幕天際大宅,是他國內住宅設計的起點,已顯露對東方精神的探索;2023年的 1000㎡空中四合院,則實現從"空間營造"到 "文化敘事"的跨越。不同於傳統豪宅的形製複刻,他以平行線條引導光影交織,讓40萬平原生林海與室內禪意呼應,用現代語言重構四合院的精神內核。

這一階段的突破在於"隱奢的本土化"。他摒棄炫技式裝飾,將榫卯結構、格柵等元素轉化為空間的"文化肌理",而非符號堆砌。正如他在訪談中所言:"用現代設計修築家內精神領地"。這種轉變在2025年台北嘉佩樂酒店中同樣可見 —— 台灣藍喜鵲元素與禪宗花園意境交融,裝飾藝術幾何圖形與在地文化共生,該作品也斬獲AHEAD Asia"年度酒店設計獎",印證其東方美學表達的成熟。

MAHA 520 度假式居家哲學的當代開創

2025年9月亮相的縵合北京MAHA 520新品,標誌著傅厚民(André Fu)美學體係的終極呈現。作為雙方三度攜手的大成之作,其在規劃布局、材質應用與細節設計中,將"寫意奢華"與東方精神推向新高度,開創出可觸摸、可感知的新東方美學範式。

布局上,他打破傳統豪宅的功能割裂,以"度假式居家" 哲學重構空間邏輯。開放式公共區域通過流動線條串聯,270度觀景麵將城市天際線納入室內,延續紐約53 West 53 公寓的借景智慧,卻更強調家庭場景的情感聯結。傅厚民(André Fu)認為 “奢華源於內在的寧靜與材質的本真質感”,所在在材質選擇上,通過溫潤實木、柔軟亞麻布藝(沙發、床品)、細膩石材(餐桌、地麵)相互搭配,形成材質的層次對話,同時又注入東方器物的溫潤質感;牆麵抽象壁畫以當代藝術語言重釋傳統壁畫張力,與大阪華爾道夫酒店"光之頂"的光影藝術形成跨時空呼應。

這些設計既非複古懷舊,也非西方極簡的簡單疊加,讓東方婉約氣韻在現代生活中自然流淌。

以設計書寫文化共鳴

從香港奕居到MAHA 520,傅厚民(André Fu)的美學進階始終圍繞一個核心:讓奢華成為情感與文化的容器。他用25年時間證明,真正的國際設計無需刻意討好,而是在文化根脈中生長出的普世價值。當MAHA 520的空間裏,東方意境與全球生活方式和諧共生,這位摘得 AHEAD Asia"傑出貢獻獎"的設計師,已然定義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美學 —— 它紮根東方,麵向世界,在寧靜中蘊含力量。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