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傳統文化 >

中國古樂器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27



灰陶塤:商代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塤是我國最早的吹奏樂器之一,這種塤以出自安陽殷墟的陶塤為藍本。古書曾記:“伏羲氏灼土為塤”,說明這種陶土燒制的樂器出現在三皇五帝那遙遠的年代。這里介紹的塤呈倒置的螺形,頂端有一圓形吹口,為五音孔塤,近低處一面有倒品字形音孔3個,另一方面有左右對稱的音孔2個,一大一小,形制相同,均作平底,經測音,可發11個音,從測音結果看,可以吹出七聲音階,已有若干音階與調式,制造也已趨向規格化,可能已有標準音或絕對音高的概念。音色蒼涼憂郁,如泣如訴。這種中國特有的閉口氣振樂器,保存了一個古老的音響世界,引導人們走入一個蒼茫悲愴的意境之中。

 

木瑟:春秋 固始縣侯古堆出土

    瑟是古史記載中原始的絲弦樂器之一,它有二十五根弦,是根據信陽長臺關出土的瑟復制而成的,瑟碼很低,由兩排組成,演奏時左右手交替配合,漢畫像磚上的彈瑟場景也說明了這一點,瑟可以在不變色碼的情況下轉多個音調,十分方便。高音區清脆、中音區明亮、低音區渾厚,飽滿是瑟的特征之一,瑟音域寬廣,可獨奏、合奏。早在上古時期就流傳著許多擅長鼓瑟吹笙的音樂家,孔子從衛國師襄學琴,鄭國師文如癡如醉膜拜瑟前,魏師曠,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更是千古流傳。古人言:“伏羲作瑟、伏羲作琴”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一位造樂之神。“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今日賓朋滿座,琴瑟的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王孫誥編鐘 春秋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八音之中,金石為先,”商周貴族宮庭中的祭典與宴樂都離不開鐘磬這類禮樂“重器”,并以其數量多少和形制的大小來顯示主人的身份地位。這種青銅打擊樂器,從三千年前的夏王朝的銅鈴開始,到商代的銅鐃、西周的驂鐘,東周的各類編鐘,形制越來越復雜,編列越來越大。
     編鐘是先奏時期的宮廷樂器,它也是古代帝王權力的象征。王孫誥編鐘共26枚角鐘,是目前我國出土的春秋時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廣、音色最好、制作最精,富有穿透力的音色,氣勢磅礴的輝煌鐘聲,將我們帶入二千五百年前楚王神秘的廟堂之上。王孫誥編鐘為雙音編鐘,一個編鐘以正鼓部和側鼓部可以同時敲出一個非常和諧的三度音程,,其音域可跨越四個半八度,到明代的十二平均律由朱載土育王子提出時,其律制在春秋時期已十分廣泛地應用于實踐之中了, 王孫誥編鐘的出土即是明證,它集中體現了皇室威嚴、古樸、輝煌、凝重之大氣。鐘上有113字銘文,意謂:王孫誥作鐘以樂楚王、諸侯嘉賓及父兄諸士,萬年無期。

魚形石磬:商代 安陽殷墟西區墓葬出土

    青灰色石質,扁平魚形磬體,魚頭上部鉆有孔以供系掛,其音質優美,造型獨特,為中國古代石磬中原所獨有的形式。

    骨笛:新石器時代 舞陽賈湖遺址出土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距今約8000年左右的骨笛,是用鶴鳥肢骨所制,一般長20厘米,口徑一厘米左右,形式固定,制作規范,骨笛一側鉆有7個形音孔,每孔間距基本相等,其中在6孔與7孔之間靠近7孔處另鉆一調音小孔,說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確的音觀念。經測音,可以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研究結果認為:賈湖骨笛音階結構至少是六聲音階,也有可能是七聲齊備的古老的下徵音階。此外,還存在著多宮演奏的可能性。賈湖骨笛的出土,導致了先秦音樂史的補寫,由于它的問世而逐漸完善起來的整部中國古代音樂史也有著再度認識的估價和必要,毫無疑問,賈湖骨笛史是迄今為止所見年代中最為久遠的樂器。
    距今8700年的骨笛,是用鶴鳥肢骨所制,上鉆七孔。經測定,已經具備七聲音階結構,至今仍可吹奏旋律。

石排簫:春秋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以排簫演奏的遠古韶樂,不僅可以招來鳳鳥。也使圣人孔子聞后,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嘆為盡善盡美。古人對排簫有許多溢美之辭。它的外形猶如鳳鳥的羽翼,聲音猶如鳳鳥的吟鳴。排簫呈三角形翼狀,石質,灰白色,吹口平齊,鉆有十個圓孔,下部長短依次遞減,中間刻一凸起的鈄橫帶縛管,為我國最早的排簫。河南出土的上古排簫,有骨質、石質、竹質三種。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石排簫,以整塊的石料制成十三個長短不等的編管,管壁的厚度只有一毫米。這種精確的音律排列與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工,證明了二千多年前中國古樂高超的藝術水平。
    《北堂書鈔》對排簫有這樣的描述:“像風翼,如風鳴,其形參差,長聲肅簫”,陶注云:“其形象風之翼,十管長二尺”。故排簫又稱參差、風簫。
    我館這件石排簫管孔深度與管外長度不盡相同,管孔內徑自最長管至最短管依次遞減。除少數管口部殘損過甚外,余管均能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調。

虎座木鼓: 戰國 信陽長臺關出土

    上古,人們提及最多的打擊樂器就是鼓。黃帝是鼓的發明者。傳說黃帝在與蚩尤作戰時,80面夔鼓齊鳴,聲震千里,使蚩尤聞聲喪膽。這里的虎座鼓與虎座鳥架鼓,是根據出土于河南信陽長臺關戰國墓的鼓復制而成的,鼓座為兩只對尾的伏虎,通體繪黃、紅、褐相間的鱗紋與卷云紋,和虎背連接的風足鼓架上,是一個桐木制成的黑紅色云紋大鼓。高大的鳳鳥鼓與威風凜凜的虎座鼓,構成了仿古樂器中最為亮麗的風景線。
     鼓是我國原始社會最重要的打擊樂器之一。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鼓的傳說,其中在皇帝與龍逐鹿中原時進行的逐鹿之戰中,鼓就是皇帝取勝的法寶之一。據載,皇帝制作的鼓,敲擊起來“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遂戰勝龍,取得勝利。至春秋時期,器樂演奏形式有了較大的發展,不僅可以獨奏,而且可以合奏。其中以鼓、編鐘、石磬為主的“金石齊鳴”,“鐘鼓之樂”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此鼓根據長臺關一號墓出土木鼓復制。鼓座為兩只對尾的伏虎,其通體繪黃、紅、褐相間的鱗紋與卷云紋,與虎背連結的鳳足鼓架上,是一桐木制成的黑紅色云紋大鼓。

标签:樂器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