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平面設計 > 設計理論 >

什么是設計之美?

作者:黃石 來源:我愛設計網 時間:2006-02-25


  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有別于傳統的藝術門類,因此,設計美學也有別于傳統的繪畫和裝飾,其研究內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傳統的美學理論。

  眾所周知,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
我們首先來看看設計的概念:
  設計就是創新。如果缺少發明,設計就失去價值;如果缺少創造,產品就失去生命。――劉東利(香港)
  設計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日本)
  設計就是經濟效益 ――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副主任)
  工業設計是滿足人類物質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開發活動。設計不是個人的表現,設計師的任務不是保持現狀,而是設法改變它。 ――亞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
  設計是把某種計劃、規劃、設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視覺語言傳達出來的過程。
  …… www.dolcn.com

  可以看出,設計的核心是一種創造行為,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區別于兄弟藝術門類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獨創性,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設計之美的第一要義就是“新”。
  設計要求新、求異、求變、求不同,否則設計將不能稱之為設計。而這個“新”有著不同的層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創造性的。但無論如何,只有新穎的設計才會在大浪淘沙中閃爍出與眾不同的光芒,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設計之美的第二要義是“合理”。
  一個設計之所以被稱為“設計”,是因為它解決了問題。設計不可能獨立于社會和市場而存在,符合價值規律是設計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設計師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剩余價值,相信世界上便不會有設計這個行業了。

  而設計之美的第三要義是“人性”。
  歸根揭底,設計是為人而設計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要是設計的最終目的。自然,設計之美也遵循人類基本的審美意趣。對稱、韻律、均衡、節奏、形體、色彩、材質、工藝……凡是我們能夠想到的審美法則,似乎都能夠在設計中找到相應的應用。

  這三條規律,使得設計師有別于純粹的藝術家和純粹的工程師,他們注定的命運,就是帶著鐐銬而舞蹈。

設計之美的依托

  我以為,設計這種特有的審美規則并不是空穴來風,它背后有著客觀的依據和需求。可以說,設計之美的依托是市場規律,正是殘酷的市場競爭和適者生存的法則造就了這一審美趣味。

  自大工業時代拔地而起時,傳統的手工藝美學一夜之間在機器的隆隆聲中被滌蕩得體無完膚。工業時代要求大批量、程序化、符合成本利潤法則的新型產品。
一時間,功能主義似乎成為萬古不變的審美法則。其簡潔、科學的設計原則風靡整個文明大陸,造就了前工業時代的歷史奇跡――市場充斥著一色的功能主義的產品,這一時期的設計之美為現代主義風格所主宰。

  為什么?
  市場規律。 dolcn.com
  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功能主義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機器的批量化要求,同時又狡黠地照顧到基本的美學原理,而大眾也從批量的廉價產品中得到了使用性的極大滿足,何樂而不為?

  風格成為流行時,它必然造就審美的異趣,自成體系。功能主義最具影響力的口號是“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認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價值取決于它對于其目的的適應性。”

  這一原則衍生出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簡約主義、極少主義……產生了許多功能形式完美統一的優良設計,并將日常用品引入到了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

  但是,市場的反復正如股市的跌宕。

  當機器越來越多,生產能力越來越強時,廣大人民開始不再滿足于“用”的簡單要求。

  不可否認,功能主義有著進步的意義、相當的生命力和合理的存在價值。但是,它絕不是萬古不變的金科玉律。一旦生產力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終于有能力購買奢侈品的時候,看倦了功能語言簡略協調和單純韻律的人們便開始垂青于新的造型語素,現代主義灌溉出的冷冰冰的造型語匯開始遭受市場的冷落。

  后現代,這一現代主義的對立派開始在市場上陰謀變革。

  1966年,美國建筑師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出版了《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一書。對功能主義“少就是多”的信條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少就是乏味”。宣揚一種雜亂的、復雜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義和歷史主義。從而拉開了后現代主義設計的序幕。

  可以說,這是純粹的造反――一場視覺上的顛覆和侵略。

  現代主義內斂,后現代主義則張揚,它把內心的狂熱和激情撕扯的淋漓盡致,市場也寬容地默許它夸張表現。這一時代變得五光十色、光怪陸離。

  但是仔細分析,后現代主義的風格(其實后現代主義并沒有風格,它的風格就是蔑視風格和體系)無外乎也滿足了市場的達爾文主義。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過激的革命,完全符合市場的規律

  我們知道,市場的主宰――消費者終究是具有感情的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他們需要情感的宣泄,需要理想的寄托,需要有情調的生活氛圍。現代主義單純追求功能的產品使生活充滿了冷漠,如果不是因為它好用、流行和廉價,人們是不會把機床似的產品搬回家的。

  在生產力和價格允許人們選擇的一剎那,后現代主義的熱情便開始走街串巷地吆喝,商業設計以新奇和花樣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沖動,其核心是“有計劃的廢止制度”,犧牲功能已經不再是一種罪過,視覺的滿足和心理的充實此時可以被定義為高于觸覺和手感的功能要求。
dolcn.com
  可以看出,正是市場規律造就了設計風格的起落跌蕩。

  現代主義及后現代主義的故事只是歷史的曇花一現。

  市場法則時而維護嚴格的科學設計原理,時而縱容設計師單純的個人表現,時代的進步以及某些歷史的偶然因素造就了設計風格的不可預見性和意趣盎然,充滿挑戰和迷亂。

  風格瞬息萬變,唯一亙古的是市場及其規律。


那么我們該做什么?

  從歷史的長夢中驚醒,我們遺憾地發現自己仍然是設計長河一浪花中之一點滴中之一微塵。

  我們不是天才,不能一揮袖而天下應。我們多半無力創造劃時代的設計革命――縱觀現在所謂設計的革命,十之九點九九是鬧劇。將來我們大則肩負著祖國工業興起、進軍國際市場的重任;小則需要養家糊口至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因此,腳踏實地,直面人生乃是我們應該做的頭等大事。

  把握市場脈搏,緊跟時代潮流是對一個普通設計師最起碼的要求。我們的目標暫且定為――設計出60分的產品。

  這個及格分數實際上很難達到。目前國內很少有幾家大型企業現在能夠做到國際市場的60分。

  這60分需要設計師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抽象能力,而這些能力靠理論很難培養得出來。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中多做、多干、多失敗才能磨練得出來。

  幾個畢業的同學戲言――且等我做垮這第3家公司,我的能力就會又提高一個臺階。

  公布一下他們用資本家的血淚換來的經驗:

  總結目前流行的造型元素可事半功倍
  注意細節
  熟悉工藝,確信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出錯
  知道自己設計的東西明年一定會過時
  相信自己的能力,至少口頭上不能膽怯
  ……


關于形式和功能

  關于形式和功能的問題我也思考過很多次,設計作為造物的藝術,這兩者必然是合二而一的。沒有功能的形式設計是累贅的裝飾品,而沒有形式的功能設計是見不得人的粗陋物什。

  但是我以為,兩者沒有孰高孰低之分。
  為什么要分個主次先后呢?即使分了主次,有了先后又能怎么樣呢?
  如果形式和功能到頭來無非是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一個從哪里入手的問題,我們就可以大膽放心地取舍了。
  形式不必完全追隨于功能,而功能也不必完全讓位于形式。在不同的產品設計中,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才是實事求是的作風。

  那么究竟該怎么做?
  我以為,正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真正的接近事實。
  我們不必知道究竟二者哪個重要,非要強行定義一個方面的重要性只會造成學究的風氣,不利于設計的進步和學習更迭。
  在實際的設計案例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兩者都很重要就足矣。正如人有千面,各不相同;產品也各自有著不同的屬性和側重點。
  機械、工具等可算是功能為主的產品,形式可退居其次;
  家電、家具等算作功能和形式各一半的產品,兩個方面都很重要;
  首飾、展示等屬于形式優先的一類,功能很簡單,無需過多考慮。
  ……

  而這其中還有很多分類,有的產品功能和形式緊密結合,難以割裂,例如工業機械;有的產品功能居于內核,形式可以相對自由,例如IT類產品……這樣一來,形式和功能之爭就顯得更為繁亂且大無必要,到頭來還得就事論事,按部就班。
設計畢竟是要講靈感的,在形式和功能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取舍可以按直覺大膽假設,然后小心求證,一切以滿意適度為原則。

  這就是我比較欣賞的“滿意度原則”。


    總而言之我不認為設計風格有著進步和落后的區別,在歷史的長河中,功能主義及其他只不過是一條分支――現在我們的流線風格或許不比三星堆的詭秘曲線更有說服力。

  看意大利50年前的設計,拿到現在一樣土得掉渣,但是我們要敬仰――正如敬仰四羊方樽和兵馬俑。那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和當時的精粹,相信過不了10年,我們的蘋果電腦就會比它們更掉渣。

  設計在市場的懷抱里,感受到的只有動蕩和喜新厭舊,而我們設計師要所做的,就是對此心存感激且亦步亦趨。設計的時效性是我們的飯碗存在的原因。

  科學可以不斷積累和進步,而設計卻只承認天才。如果有幸得知金字塔或者三星堆的締造者,我會用比崇敬羅維十倍的熱淚來祭奠他

 

                                           黃石 (北京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标签: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