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攝影 > 其他攝影 >

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影像世界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9-05-24
     “經過加工或導演的照片我沒有興趣……相機是素描本,直覺與自發性反應的工具,是我對疑問與決定同時發生的瞬間駕奴。為了賦予影像意義,攝影者必須感覺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獲取事物……攝影者需憑借極為精簡的方法才能達到表現上的單純……必須永遠秉持對被攝者與對自己的最大尊重!”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享譽國際的攝影大師、二十世紀世界紀實攝影之父。1908年出生于法國,2004年8月2日逝世于法國西南部的家中,享年95歲。布列松畢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萊卡照相機走遍全世界,見證了20世紀所有的重大事件,從西班牙內戰到德國占領法國、印度的分裂、中國革命、1968年法國學生的起義,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他創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和時間最長的攝影機構。 

       2004年8月2日,布列松走了。這位老人想清靜地離開人世。一如在生前,他不愿意被喧囂的人群追逐,不愿意被拍照。他的葬禮僅邀請了50個親友參加,直到葬禮結束后,法國文化部才正式公布了他的死訊。法國總統希拉克說;“布列松的死使法國失去了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一個他那一代中最杰出的藝術家。”布列松一生為人們留下了700萬張照片,這一數量驚人的作品中又包含了大量為世人所熟悉的杰作。

      布列松本人留下的照片少之又少,這張正面的照片更是非常珍貴。

      接下來,就好好欣賞這位已故大師的獨特視角吧。

      這張照片的題材并不重大,但卻是布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表現一個男孩:兩只手里,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布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堅持的基本手段。他從來不去干涉他的拍攝對象

      1932年才開始拿起相機拍照。這是一張早期的代表作。斯維勒是西班牙的一個小鎮,畫面里一個撐著雙拐的殘疾兒童,他后面正在嬉戲的孩子們對此有不同反映。其中一個壞小子甚至要想惡作劇,被另一個孩子抱住。照片拍攝得十分生動,畫面結構也相當嚴謹完整。

      這張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藝術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躍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貼廣告中跳躍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應,相映成趣。這個拍攝瞬間,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決定性的瞬間”。

      廣角鏡頭取景范圍大,景深大,可把遠近景物全都納入清晰范圍之中。但焦距太短的廣角鏡頭往往過分夸張前景,產生歪曲和變形。因此,布列松經常采用28毫米的廣角鏡頭。這張為法國著名畫家馬蒂斯拍攝的照片,反映出畫家對鴿子的喜愛,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個性。

      兩個男子,一個在布幕的縫隙中偷看街頭演出,另一個警惕地掃瞄著周圍的情況,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煩。照片的精彩部分是這個男子那種特別的眼神。布列松有時被列入“專在街頭巷尾抓拍的攝影家”行列,他善于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照片。

      1936年,英國喬治六世舉行加冕典禮,世界各國的攝影記者,聞風而至的全國記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麗堂皇的儀仗隊上。布列松卻與眾不同,他還注意到馬路上的蕓蕓眾生。躺在報紙堆里入睡的人物,由于深夜出來“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儀仗隊過來時,他卻已經支持不住,進入夢鄉……別具慧眼,旁敲側擊,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挖掘富有情趣的鏡頭,是布列松所特有的風格。

      紐約。在美國,幾乎每一家公司的經理和老板都離不開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秘書,這張照片之妙,是妙在瞬間的抓取上。觀眾看不見女秘書的容貌和身影,只能看到一只高跟鞋的腳。這就避免了直露,提高了作品的內涵和視覺趣味。
 

      雕塑家賈柯米蒂(1961)。布列松拍攝人物時,經常喜歡在他們的動作過程中下手。這張意大利現代派雕塑家賈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們搬運雕像時抓拍下來的。抓拍的時機,恰好是賈柯米蒂處于兩個塑像之間,而且舉步前行的姿態又與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處。

      柏林墻邊(1962) 。在東西柏林交界處,布列松抓到了這樣一個發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鏡頭。雙手持拐而行的殘疾者,暗示出以前發生過的戰爭;荷槍的衛兵,又反映出了持續著的對立。再加上陰雨天氣的灰暗影調,使得畫面有一種低沉的氣氛。布列松經常強調觀察,他說:“重要的是觀察。攝影,是在很短的時間里,敏捷的表現出最重要的部分。”
 


     柏林墻邊(1963) 。德國柏林東西分別占領十六年后,東柏林方面于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工資突擊建功立業立起柏林墻,其目的是防止西方的滲透和干擾。布列松的這個鏡頭,表現三個柏林人站在一個高臺上,觀看墻那邊的情景。 

      此照之所攝,是60年代美國好萊塢著名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雖然布列松是在夢露不經意時抓拍了此照,但從這一凝固的瞬間里,還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國慶日。美國國慶日,這位老太太準備在自己家懸掛國旗來慶祝這一節日,可惜她家的旗桿斷了。沒有辦法,她就把國旗被在身上。她說:“在我心中不能沒有這面國旗。“這時,布列松迅速地拍下了這張照片。

      美國模范監獄所見(1975) 。瘦削的腿腳和手臂競能從狹窄的鐵柵縫里伸出。怒吼的嘴巴隱約可見,這所“模范監獄”究竟“模范”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場景里發現隱藏著的問題和內在矛盾。他說:“攝影,意味著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時間里,同時認識出現象的本質,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嚴密地組合起來。這是一種使自己的頭腦、眼睛、心靈同時集中在同一個軸心上的活動。”
 

      墳場中的熱戀(1978)。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死亡;另一方面又是一代又一代的生息繁衍。這張照以生與死強烈的對比,震撼著觀眾的心靈。小小的一個畫面里,凝聚著人類永遠說不清講不完的故事,這會引發出多少聯想和感慨。而這,正是布列松作品的與眾不同,特別耐人尋味的地方。

田野

      1980年,一位中國客人到巴黎訪問布列松,要求為這位72歲高齡的攝影大師拍攝照片,布列松沒有同意,但把這張照片送給他的客人。畫中的形象,是布列松在落地窗簾后面持筆作畫。此照表示:晚年的布列松已退出攝影圈。他不拋頭露面,只想以繪畫自娛,度此余生,此幅為布列松妻子所拍。

      苦難的眼睛(1948,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訪了中國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這張愁容滿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買米的隊伍中抓拍下來折,照片揭示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攝影家。著名的美國雜志攝影家協會主席B?格林曾說:“看上去,布列松的攝影好像是漫不經心隨手拈來。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

 

      軋金子(1949,上海) 。此照片攝于四十年代的上海。劇照的通貨膨脹使百姓手中的紙幣幾乎成為廢紙。為此人們瘋狂地擠在銀行門口,企圖兌換一點較可靠的黃金。上海人稱之為“軋金子”。

      北京(1958) 。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來華攝影采訪。在一個科技展覽會里,一群觀眾,好奇而又精神專注地觀看著電視圖象,布列松不動聲色地拍下了當時的真情實景。照片中人們的精神狀態與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鮮明的反差。他說:“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別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實。”

标签:影像世界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