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教程 > 印前技術 >

圖像修色入門

作者:未知 來源:本站原創 時間:2006-03-23
一張好的印刷圖片,給人的感覺是舒服自然,猶如現場親眼目睹一樣逼真實在。好的印刷復制依賴好的原稿,但是大部份日常印刷所用的燈片或相片原稿,在拍攝的時候往往由於環境或光線的限制,經鏡頭錄到的影像,都多數帶有偏色。這些偏色的圖片,與我們日常的視覺經驗很不一樣,例如偏紫的膚色,偏綠的天空等等。如果不加任何處理便把這些偏色圖片直接印刷出來,效果當然不好。可見,與原稿一模一樣,往往并非最理想的處理方法。一個好的設計師是會把偏色的圖片矯正過來,使最終的印刷結果,能夠符合人眼的視覺習慣。
    使圖像看來自然,是圖像修色的基本原則,不過,這是說的比做的容易,如果不明白印刷原理,這項要求往往不易達到。常常見到,一些缺乏經驗的設計師,在屏幕前很細心用photoshop工作,花了不少時間,以為會獲得理想的圖片,但是印刷的結果卻令人失望,實在非常可惜。
    其中原因,是設計師依賴屏幕效果,據以判斷印刷色彩。幾乎所有的屏幕,都有本身的偏色,只是程度多少的問題。用不同的屏幕看同一幅照片,其效果往往大異其趣。而且屏幕是一種光源,看久了,人眼會產生自然調節作用,適應了屏幕的偏色,色彩判斷便會失去了客觀性,導致修色的效果不一致。因此,屏幕不是一個判斷印刷色彩的理想工具。
    掌握專業的修色技巧,首要是明白印刷原理,認識色彩的網點組合,同時懂得閱讀圖片的網點數據。這樣,才不致被屏幕所惑,即使換了另一個屏幕工作,也同樣得出一致和理想的修色效果。
    修色圖片,之前首先要做出正確的色彩判斷,判斷的基礎則是印刷的灰平衡關系。在屏幕上看來屬於中性灰色的部份,如果印刷出來不是灰色,就表示這是一幅偏了色的圖片。怎樣在圖片未印刷前預知結果,預知將會偏甚麼顏色,就是設計師需要好好掌握的知識。這種知識,沒有什麼神秘,只要明白原理,加上練習,自能駕輕就熟。
    理論上,等量的CMY(青、洋紅、黃)油墨可混合產生中性灰色。(即是說50C+50M+50Y可產生50%的灰色)。但是現實世界的油墨受限於工業的生產條件,CMY的顯色能力并不相同,其中,洋紅的顯色力最強,青的顯色力最弱,因此,等量CMY油墨是不會產生中性灰色的(會是偏紅的灰),要得到中性灰色,必須增加青(C)油墨份量的比重,這就是印刷灰平衡(GreyBalance)的基本原理。
    例如要產生50%的中性灰,青的份量要比洋紅多13%,而洋紅及黃色油墨的份量約可以相等,若然要產生30%的中性灰,則要求青比洋紅多9%。不同程度的中性灰,洋紅和青的混合比例也會不同。在淺灰的部份,尤其要小心,因為人眼對淺色的偏色最為敏感。不同情況下青、洋紅的比例可參考附表,留意這里的數字只是一個參考,實際上不同牌子油墨,可以令網點比例有2%至5%的出入。最好與你的印刷廠商量,由他們提供不同比例的青、洋紅混合中性灰給你做參考,這樣做判斷時會更為準確。
中性油墨網點組合
中性灰密度洋紅/黃
0.204%2%
0.3010%6%
0.4320%13%
0.6030%21%
0.7840%29%
0.9850%37%
1.2560%46%
1.5870%57%
2.1090%71%
2.6890%82%
2.8095%87%
    有了中性灰的網點數據,等於有了一把參考色尺,判斷圖像偏色便很方便了。只要找出圖像中屬於中性灰的部份,在photoshop內用檢色工具顯示其網點比例,如果得出的讀數與標準付合,則可斷定該圖沒有偏色,否則便要根據超出或低過標準的部份,給圖像作出修正。
    看起來自然的圖片,往往是經過設計師精心處理後的結果。一些色彩大師,甚至可以用黑白屏幕修正彩色圖片。在學習修色的過程中,了解正確的觀念很重要,掌握印刷灰平衡的關系,便是修色的入門基礎工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於我們制作的彩色圖片,最終以印刷的方式呈現出來,了解彩色印刷過程的原理、特點和限制,對制作高品質的圖片來說便很重要。沒有這份知識,猶如沒帶羅盤而航海,一切依靠猜測,有可能達到目的地,亦有可能永遠達不到。
    現在通行的柯式印刷技術,主要是以網點的形狀和排列分布來表現色彩。常見的網點形狀有圓點、方點和橢圓點,并且以百份比來表示網點的大小。一般說,在四色柯式印刷機上印刷的最小點為2%點,最大則為85%點。這些數字代表單個網點面積內,油墨覆蓋部份的比例。為甚麼最大面積的網點不是100%點,這是由於印刷網點的大小,還受到另外兩個因素所影響。第一個因素是印刷網點總墨量(即單位面積內能承受多少四色墨量)。第二個因素是「網點擴大值」(dotgain)。由於墨量供應過多,會令紙張過份濕潤,造成生產上的問題,例如因紙張變形而影響套準,一般四色印刷的總量不多於350%,所以個別印色網點的最大值便不會多於85%了。
    網點擴大值是由油墨特性、印刷壓力和紙張受墨能力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印壓和紙張的因素較具決定性。一般來說,高質光面粉紙的dotgain較小(約15%至20%),新聞紙的dotgain則可以很大(約25%至35%),所以即使用同一套菲林制作鋅版,印上不同紙張,色彩效果可以有很大分別。相對來說,印刷壓力則是印刷廠可以掌握的變數,一些印刷廠甚至定下每臺印刷機在正常情況下的平均網點增大值,用作生產品質控制。由於dotgain的多少會影響圖片的最後色彩效果,因此是我們做圖像修色時需要考慮在內的變數。
    替圖像修色之前,一般都有一個審稿步驟,就是看掃描後圖片的層次是否正常。大多數的圖片,都可以劃分為叁個部份,分別是亮部(淺色部份),中間調部和暗部(深色部份)。這叁個部份構成整幅圖片的明暗層次。初學修色易犯的毛病,就是過份注重色彩而忽略層次,其實,圖片是否有表現力,層次往往是關鍵要素。
    要掌握層次變化,便需要從光位和暗位兩部份入手。光位是圖片中CMYK網點總和值最小的部份,暗位則是CMYK網點總和值最大的部份,這兩個地方,就是圖片層次的起點和終點。為了容易理解,可以把圖片想像為一個房間,光位就是房間內的光源,如果光源變亮,則整間房子跟著變亮,如果光源變暗,則整個房子也全暗淡下來;如果光源偏向藍色,則房子的每一部份也會帶有藍色色調。因此,光位的網點值是否正確,便決定了整幅圖片的層次和色偏。常見的光位值為5C3M3Y或4C2M2Y,如果光位偏離這些數值,幾乎可以肯定,整幅圖片的層次和色調都須要修正。
    同樣道理,如果暗位網點值錯置,則整幅圖片的表現力也會大為減弱。暗位定得太深(數值太大),則暗部的細節便得不到表現,變成一片黑色,暗位定得不足,則黑色變成灰色,看上去便有不自然及不實在的感覺。
    選擇正確的光位和暗位,是充份發揮圖片表現力的基礎,透切了解光位和暗位數值背後的意義,則無論遇上甚麼圖片,選用甚麼樣的屏幕,亦可駕輕就熟,制作高品質的彩色圖片。
标签:修色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