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作品之卡耶博特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05-19

 

 

《賽艇》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878
油畫/155×108cm



  1848年生于巴黎 1894年卒于小熱訥維耶

  1873年,卡耶博特在美術學院學習時是列昂?博納的學生,博納是當代繪畫藝術學院派的代表。但卡耶博特很快就放棄了學業,轉而進行印象派繪畫的探索。由于家底殷實,沒有經濟壓力,不必依靠賣畫維持生計,所以他能夠在印象派畫家朋友們的影響下進行實驗性的工作。1876年,他的兩個版本的名作《刨地板工人》(1875,分別由奧賽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參加了第二屆印象派作品展覽。直至1882年,他每年都要參加各種畫展。當巴黎人對奧斯曼男爵的市政改造工程和金屬建筑結構的泛濫議論紛紛、怨聲載道時,他將自己變成了一名采訪記者。(《歐洲大橋》,1876,日內瓦小皇宮博物館)。

  從1876年起,他經常資助印象派畫家朋友,出錢購買他們的一些作品,其中包括莫奈的《圣拉扎爾火車站》的多個版本和雷諾阿的《加萊特磨坊))。他個人藏品中有63幅畫作為遺贈,但因為它們與當時的美學潮流背道而馳,所以只有一部分被接受。1896年,自詡為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盧森堡博物館也只收藏了其中的35幅油畫和粉筆畫。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有幸生在巴黎一富有之家,可以從事繪畫及其他愛好,如劃船、駕駛快艇、集郵和種植稀有植物,而無須為日常用度發愁。他還大力資助莫奈、雷諾阿、畢沙羅、塞尚、西斯萊、德加等好友,收購他們的畫,為他們的畫展慷慨解囊。確實,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他便已加入印象派畫家的陣營,1876年曾應雷諾阿和亨利?魯阿特的邀請參加第二屆印象派畫展。此后舉辦的各屆畫展他沒有一次缺席過,一直到1882年。從這一年起,他作為畫家的創作活動漸漸地放慢了節奏,直到他干1894年過早地離開人世。去世之前,他把自己收藏的馬奈及其他印象派同行的畫,全都捐給了國家;官方對此雖然未作怎樣的表示,但印象派的畫卻從此大量成為國家的收藏,而卡耶博特當年收藏的那些畫至今仍是奧賽博物館的瑰寶。

  卡耶博特作畫,其題材清一色地取自他那個時代的生活,他還積極響應當時從埃米爾?左拉到莫泊桑和胡斯曼的自然主義文學主張,追求一種新的風格,把形成鮮明對比的淺色與配景別致的奇特拼版結合在一起。因此他實實在在地加入到了印象派的洪流中。《賽艇》 (技術用語,指的是當時十分流行的一種比賽用小型船只)原是1879年第四屆印象派畫展上使用的三塊裝飾板中的一塊。另兩塊裝飾板(現由私人收藏),畫的是一位垂釣者及幾個在樹影婆娑的同一條小河中游泳的人。這一類作品充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人在戶外嬉戲的樂趣,是畫家所酷愛的題材之―;他父母在距巴黎不遠的耶爾有一處莊園,莊園邊緣有一條小河;受此影響,他本人對于劃船非常熱心。這一新穎的題材曾以不同方式吸引過作為同時代人生活好奇見證人的庫爾貝、馬奈、莫奈和雷諾阿等人,如今用于各種形式的創作嘗試。比如經常漂流著草木的水面被處理成并不太深的空間,而傳統的視覺標記悄悄隱退;一切都在光線下閃閃發光,被邊框隨意切掉一半的小船,則在呈上升傾斜狀態的水流中靈巧地前進著。卡耶博特作起畫來動作很快,筆觸遒勁、果斷、有效。不過這種完全憑借內心感覺的做法,很讓當時的批評界不快;他們說,他的筆法未免太過“生硬和粗暴”,但同時又不得不承認,他在探求光和戶外的表現方法上頗有新意。這種放浪形骸的狂放創作手法是卡耶博特作畫的特點,他因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得不到承認,同時他對印象派繪畫大力資助的名氣也超過了他自己畫作的名氣。所幸批評界最近已重新發現其作品的價值和創作手法的不落俗套。

 

 


《亨利?科爾迪耶》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883
油畫/65×82cm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畫了很多他的家庭成員和他的朋友們的肖像。他作畫不是以賺錢為目的(這尤其不同于他的朋友雷諾阿),因為他不需要以賣畫為生,而是施展才能,畫他的親朋好友,畫他那個階層的人和他所熟悉的環境。這種表現他的同時代人的愿望也表現在他那些巴黎生活場景--室外場景和室內場景的大幅畫里(這些作品往往是真正的群像),這種愿望好像符合贊成現代活動的最早的評論家之一E.迪朗蒂提出的建議,他在1876年出版的《新繪畫》小冊子里主張:“我們不再把人物與房屋內的場景分離,也不再把人物與街道的場景分離。在生活中,人物絕不出現在中性、空白、模糊的背景上。在人物的周圍和后面,是家具、壁爐、墻飾,表明其財產、階級、職業的墻壁。”迪朗蒂想著的是德加的繪畫,但這也是卡耶博特努力探索的,在亨利?科爾迪耶(1849一1925)的肖像畫中表現得特別明顯,科爾迪耶是一位著名的法國漢學家,這幅畫中,他是在他的工作室里。

  除了這幅反映他們的朋友關系的肖像畫外,我們不知道兩個人之間的真正關系。然而,科爾迪耶以其對中國的研究而聞名。19世紀70年代,在回法國之前,他在中國與中國官員(三品)一起生活過,作為1878年至1883年的中國委員會的代表(肖像就是在這一時期畫的)。科爾迪耶后來成了東方語言學校的遠東歷史學、地理學和法學教授,并出版了關于這一領域的好幾本大部頭的目錄學文集,這使他在1908年成了銘文和純文學學會成員。

  在肖像畫上,好幾樣可見的物品是神秘的:靠近左邊翻開的本子有洋娃娃,小雕像或紅、黃、藍色的鉛制士兵,燈腳處有色彩斑斕的物件;然而,那些可以認出來的陪襯物絲毫不能表明模特兒對中國感興趣,但總的說來,看到經用心描繪出來的“旋轉”式的實用書架上的書、羽筆、文具盒和燈,令人聯想到學者的工作(他也出了幾本有關法國文學大師們如司湯達和博馬舍等人的書);很難知道模特兒是坐著還是站著,畫家一心注意著模特兒自然的書寫動作和面部表情。

  這幅畫是用這個時期畫家典型的色彩畫的,尤其是服裝上略帶淺紫色的灰藍色,這幅畫是色彩逼真的精湛技藝的絕妙實踐;顯然卡耶博特是在竭力描繪被家具侵占的空間,完全抽象的空間,用快速但密集而又有暗示性的筆法畫成的物件象征這種侵占,這樣的筆法使我們想到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靜物畫家。

 

标签:印象派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