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京劇知識:趟馬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8-03-18

    由于京劇中多以馬鞭來代替馬,或作為騎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馬鞭揮舞著上場后運用圓場、翻身、臥魚、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連續做出打馬、勒馬或策馬疾馳的舞蹈動作的組合就是京劇的趟馬。一般用來表示人物騎馬的心情,或用來顯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行動目的。文官武將、男俠女士、扎靠穿蟒、長短衣褲均可使用這一舞蹈程式。大致可分為單人趟馬、雙人趟馬、四人趟馬。如《盜御馬》的竇爾墩在盜馬后趟馬旨在表現人物的洋洋得意;《姑嫂英雄》的薛金蓮回樊江關搬兵時的趟馬是為表現人物的急切和年輕驕傲;《馬踏青苗》的曹操趟馬則為表示人物在馬踏青苗時由驕橫、狂妄而驚恐、懊惱、狡詐的思想變化;在《楊排風》中有楊排風與孟良的雙人趟馬;在《大溪皇莊》中有蔡金花等四人趟馬;《追韓信》中是韓信、蕭何、夏侯嬰三人在互相追趕時依次上場趟馬。

    一般趟馬中的人物還有三打馬并高喊“得,馬來!”的內容。但也因人、因戲而異,如女的角色大多不喊,如情節不緊張也不用三打馬。趟馬時的馬鞭應與演員的服裝顏色一致。不過,三國的呂布、關羽騎赤兔馬,用紅馬鞭;三國的黃忠與隋、唐的秦瓊騎黃膘馬,要用黃馬鞭;宋朝的穆桂英騎桃花馬用粉馬鞭;西楚霸王項羽和三國的張飛騎烏錐馬用黑馬鞭。男性文士用硬桿三縷穗子的馬鞭,其余多用軟桿五縷穗子的馬鞭。

标签:京劇知識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