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平面設計 > 設計理論 >

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的再設計

作者:李 微 來源:李 微 時間:2006-03-14

一、藝術設計教育再設計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中,藝術設計水平及其教育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藝術設計作為現代綜合型學科領域,在國民經濟發展、文化觀念意識導向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正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

各種原因所致,我國藝術設計教育起步較晚,80年代初才引入“設計”概念,藝術設計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的藝術設計專業主要設在藝術類院校與理工院校中。藝術院校的藝術設計教育是于以往傳統的工藝美術教育基礎上,在我國特定的社會經濟改革階段中發展起來的,其教學思路與結構深深打上原有教學體系的烙印;理工院校中的設計教育則明顯帶有濃重的工科色彩。兩類院校的設計教育雖各有所長,但與現代意義上的設計教育觀念與體系相比,仍有很大的探討余地。

當前,我國加人“世貿”組織正指日可待。加入“世貿”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生活將會發生史無前例的變化,教育事業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西方國家憑借其教育與科技優勢,自然不會錯過發展中國的教育市場。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及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市場逐步開放與國際化的趨勢下,我國的藝術設計產業與藝術設計教育同樣也將面臨挑戰。

現狀與形勢向我們提出了藝術設計教育再設計的要求。在21世紀,如何從整體上根本縮短存在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二、大學階段藝術設計教育與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始于大學階段。大學階段的藝術設計教育不應只滿足于培養具有設計技巧與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更應向著培養具有思想張力的創造型人才的目標進發,以適應發展的需要。此階段設計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向年輕的學子灌輸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于給予他們―個廣闊的哲理空間,使之永遠保持自我更新與汲取的活力,幫助他們去探尋最新的問題。學生畢業后即使不從事設計工作,也能從蘊含豐富哲理的設計教育中受益終生。正如芝加哥大學前校長羅伯特?M?赫金斯(Robert M Huchins)所說:“教育不是教授具體的事實、理論和法則……不是將學生們培養成為專門的技術人員。教育寧可撥亂他們的固有思想,而能促使學生開闊眼界,啟迪他們的聰明才智”。從未來大學的發展來看,有“更少專業化,更多綜合化”的趨勢,各種真實和虛擬的結構網絡將在各個學科之間提供縱橫方向的融合。因此,大學階段的藝術設計教育從教學到管理,應幫助學生拓寬學科視野的廣度,努力為學生創建信息多元、富于彈性的教育空間,提供開放包容的教育環境,才能幫助他們成長為可持續發展的有創見的個體。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的藝術設計教育機構尚未能從教學到管理的各層面給學生提供充分能動發展的教育機制。因此,面對未來的發展,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三、藝術設計教育向大學前素質教育的主動拓展與銜接

藝術設計是綜合型的學科領域,有科學的含量也有藝術的成分;有對智能的要求更有對創造力的強調。藝術設計需要的是具備全面素質的創造型人才。這就決定了藝術設計教育必須與基礎素質教育緊密結合。

從目前我們的基礎教育向大學輸送的生源狀況來看,普遍存在知識面不廣、視野不寬、能力局限、發展后勁不足的情況。一般而言,普通中學的學生理性思維占優勢,但往往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審美能力較差;藝術中專或學校的學生則對科學文化不重視,根基薄弱,雖感知力較為敏銳,但客觀存在的弱勢必將成為其日后作為豐富的主體進行深入探究的障礙。這些狀況說明了我們大學前的基礎教育未能把科學與文化藝術的視野很好地融會,知識技巧的傳授未能與創造力的培養相結合。新世紀呼喚創造型人才,而片面側重知識灌輸的應試型基礎教育,明顯地不能滿足這一‘時代的要求。知識的確使我們了解事物的本質,方法與技巧也能使我們的應試力得以提高,但過多地被動輸入,會讓我們喪失對事物主動探尋的興致,在知識堆砌的迷宮中喪失方向。

時代需要創造型、智慧型的教育,而藝術設計作為體現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綜合型邊緣學科領域,更需要這種新型基礎教育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對藝術設計教育的探索與研究,除了對高等教育階段的改革創新,還有必要向大學前的基礎素質教育方面作新的嘗試。可從以下方面人手:

1、藝術設計教育研究機構與基礎教育實體建立合作關系

兩者的合作應建立在可操作的實踐性基礎上,鼓勵合作形式多樣化。前者整合各類藝術設計及相關教育信息,為后者提供指導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方案,并從教育資源上予以支持。后者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給予信息反饋,為前者提供教育研究的實踐依據。

2、通過推廣昔及藝術課程以直接推動大學前的基礎素質教育

藝術課程的形式與內容宜靈活輕松、豐富多樣,以適應青少兒各年齡段成長特點的心理需求。課程設置的目標不是教授某項具體的技能、技巧,而是通過對藝術范疇較為廣泛的接觸,培養他們心靈內在的欣賞感悟力、審美能力,培養抽象思維表達的能力,拓寬青少兒對事物認識理解的角度,全方位調動他們潛在的創造表現力。

藝術課程的推廣與普及,在推動一代人整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也必將不失時機地為

我國藝術設計領域的后備力量儲備富足的發展后勁。

3、建立較為全面的大學入學考察錄用機制

我國現有大部分藝術院校設計類的專業入學考試,主要以繪畫表現能力的高低作為錄用評判的標準,雖然也有設計基礎方面的考核,但基本上僅限于紙上的描繪表現。這種專業考試模式不免給人一種錯覺:設計=美術表現+實用美術技法。顯然,這種類型的考核對于將要步人設計學科進行學習的學員來說是不全面的,至少是不足的。在現行錄用考試制度強調美術技能的同時,更應加大對思辨能力、認知理解力、創造意識、發現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素質方面的考察評估。

藝術設計類專業入學考察評估錄用方法與機制的改進完善,將有利于正確引導考生考前對學科性質的初步認識,促使考生主動地在自身素質方面進行提高。

四、大學藝術設計教育機構的管理及師資建設

我國大學的藝術設計教育普遍面臨?滯后、師資力量不足及素質參差不齊等一系列急需解決的問題,藝術設計教育從管理體制到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都需要再設計。

對運行機構的有效管理是藝術設卞育各項目標得以高效實施的保障。當前正值高校改革,面對眾多快速演變而又各不相同的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我們有必要對現有的前提要求和做法提出質疑,祛除無謂的環節和行政機構。

師資建設是藝術設計教育開展的關鍵。而師資建設的關鍵在于建立良好的隊伍引導運行機制。其構成環節包括設定教師聘用標準、強化教學機制、設立獎勵機制、建立教師業務提高保障制度(如保證教師有充足的研究創作經費、設立培訓機構、實施教師進修培訓項目、合理構建教師隊伍結構體系等)。

當今和未來的藝術設計教育機構,應當有一種企業精神,教學人員和行政人員精誠合作,以形成良好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變化不是被視為一種威脅,而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使我們能夠參與到各種形式的學習與創新中去的機會。

五、教學關系的重構及師者的角色轉變

教育過程中,教師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此為止,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功能局限的“授業、解惑”的“教書匠”。在以往的教學關系中,由于師者是主要的信息傳播者,因而輕易地取得主導地位。然而隨著信息穿梭無阻的電子時代的到來,教師的主導地位將面臨挑戰。網絡時代里,學生個人的意愿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有很大的選擇自由度。在教學關系中,學生對學習的主動需求將處于主導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有能力放棄來自于師者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如蒙特利爾銀行總裁東尼?康伯(TonY ComDer)所說:“讓學生們在資訊的世界里亂闖,并不一定是他們學習的最佳方法。老師應該成為領航者,提供學習方法,作為學生學習時的重要指導和支持”。

時代的發展趨勢決定了未來的藝術設計領域里的教師將不再是單一功能的職業角色,而必將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社會角色復合體。它將集設計家、學者、教育家和活動家等角色于一身,屬于復合型的社會開創力量。

六、藝術設計教育向后藝術設計教育階段的推進與終身教育問題

大學之后圍繞藝術設計領域進行的再教育,我們姑且稱之為后藝術設計教育階段。其教育形式主要有攻讀研究生學位(包括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和業余自修學習研究。這一階段的人才主要擔負著藝術設計研究與實踐、學科基礎建設和前沿發展以及將藝術設計教育作為產業開發與研究的重要任務。后藝術設計教育階段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該學科領域的良性循環與發展。
以我國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研究生階段為例,目前大多仍停留在傳統的師徒培養模式上,研究生難以充分體驗新的研究視角。在知識呈發散狀的多維立體型的網絡時代里,以往條塊分割過死的各專業學科,紛紛走向交叉與融合。信息的整合利用已成為社會知識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時代再一次呼喚具有綜合能力的“復興”型高級人才。當前出現的研究生階段跨專業、跨學科、跨院校的多渠道聯合培養方式,正是我國逐步擺脫原有封閉的、垂直式聚斂型培養模式的一種新嘗試。

隨著社會價值取向由原來的以能源物質為主導的工業社會向以科技、文化、環境為主導的信息社會轉變。藝術設計教育將主要致力于總體視野的開拓,將會以產業開發研究中心的姿態出現,使信息、研究、開發、經營結合起來,以“產學研一體化”的經濟實體,推動藝術設計教育的變革與發展。這是社會轉型的必然要求。在這一變革過程中,后藝術設計教育階段作為開拓的主導力量,將致力于創造多樣綜合的社會環境價值,使之與人類生活相互協調發展,將更重視新技術給人的生活、思想、行為等方式帶來的影響,重視本土文化與國際的交融,以及關注生態環境與未來發展等問題。

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趨勢,未來的社會是知識經濟、智能經濟主導的社會,是“學習化”的社會,個人在網絡時代進行知識性工作時,需要終身學習。而終身教育正是以此為理想與目標,推動教育的社會化和現代化。目前,世界各國大學都在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而積極努力,美國已出現了以計算機網絡為主要依托媒體、不受空間環境限制的“虛擬大學”。在我國,也有利用PC交互式實現遠程教育的成功嘗試。這一切,無不給我們的后藝術設計教育乃至整體的藝術設計教育帶來新的昭示。未來的藝術設計學院將呈現什么樣的狀況?我們已窺其端倪,它將以追求科學精神和人文關系為最高理想,去實現人的多樣化發展和個性的全面解放它是學習化社會的服務站,是主導高新科技和多元文化交流發展的開放性單元機構它將與多樣而緊密結合的(跨學科、跨部門、跨學院、跨地區、跨國界)單位之松散集合體相逢它的管理模式將是由信息開發者(教授、研究者群體)、傳播者、學習者或研究者共同聯系的,一種平等互動但又相對緊密的開放管理形式它的教學形式,是與社區聯為一體的高度個陛化為主的協作型教學模式;它的課程內容,以學習者的需求和能力為原則,并與現代科學發展的綜合體結合,是多樣化的自選學習模式它將滿足個人和社會多層次、全方位的需求③。

今天,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就在于利用這種能量和創造性,將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轉變成各種全新的可能的范例。網絡時代已不相信單管道的教育改革,改革的力量不僅來自于政府,還來自于四面八方的非政府的強大外力,西方的“Dig the tunnel from both end”,即,沒有人挖隧道是從一邊開挖的,一定是兩頭一起挖,到最后總會碰到一起,成為一條完整的隧道,如此,速度才會快。同理,教育改革過程中,政府力量與非政府力量勢必共存,而且活力大的一邊籽成為改革的主導叫面對日漸開放而融合的世界,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機遇與挑戰同在。恰如美國著名學者劉易斯在《21世紀教育》一文中所說:“面向21世紀的教育戰略不僅要求教育去適應未來,更強調創造未來”。

從人才成長的長期性來看,要改變我國目前人才培養的被動局面,不僅僅在于來自高等教育這一環節的改革,還更在于貫穿人才成長過程中每一階段的全方位改革。從大學前階段(包括嬰兒期、幼兒期、小學期、中學期)到大學階段乃至以后的終身教育,都需要精心再設計。藝術設計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設計。

①《羅夫?雷普森――建筑師、家具設計師、建筑教育家》樂民成張文忠著

②《信息化校園:大學的革命》萬新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P22)

③《信息化校園:大學的革命》萬新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P20)

④《教育的未來》溫世仁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5月第一版P100)

                 (李 微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标签: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