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平面設計 > 設計理論 >

水墨藝術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審美意象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中國 時間:2006-08-12
內容提要:
傳統水墨畫歷史悠久,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并且深刻影響了中國當代設計師的創作思維,本文通過分析水墨畫的審美特點與藝術語言,探討其對中國平面設計的影響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水墨畫 水墨藝術元素 平面設計 審美意象

引言
中國水墨畫以其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引起了現代設計師們的高度重視。曾經在包豪斯執教的瑞士設計師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就認真研究過中國北宋時期山水畫的繪畫理論,并要求他的學生學習中國山水畫。韓國著名設計師安尚秀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談起他的設計理念,引用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理論中的兩個術語:“計白當黑”和“虛實相生”,肯定了在他的極具現代感的設計中,有著中國古典繪畫藝術以及中國哲學的影響。內地設計師王序認為水墨畫對他最大的啟發,在于畫家處理空間與處于空間之中的物體的相互之間的關系。他說:“我很欣賞古人在水墨畫中處理魚和水的關系,沒有畫水,但是人們仍然能理解魚在水中游。我想這些對我來說應該是很有啟發和借鑒的。”
從以上設計大師談及他們的設計與中國水墨畫的淵源關系時,盡管表述的角度、著重點不完全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一種揮之不去的水墨“情結”,影響著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實踐。毫無疑問,中國現代平面設計是可以從中國水墨畫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和借鑒,并使平面設計既具有強烈的現代性,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一、中國水墨藝術獨有的視覺感受
中國傳統水墨畫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獨有的一種繪畫形式。在寫實水墨與寫意水墨中,水墨繪畫藝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形式語言,表現出外在的形式與內在的精神的統一。
水墨藝術獨特的表現形式首先體現在水墨藝術中特有的簡潔的形式語言,即“計白當黑”的樸素形象。水墨藝術簡約的畫面不等于簡單,而是形象簡捷,寓意豐富,妙在以極少的要素表達最多的信息。“以少勝多”、“以一當十”、“計白當黑”、“無畫處皆成妙境”[1]是中國繪畫文化對簡約美感的總結。以素為絢的水墨看似無色,實為自然,通過晦冥時色的墨與冰啟時色的白之間的色調變化,輔之水的渲染和調和,闡述了物象的虛實和氣韻,賦予物以生命和精神,最終得到對事物和宇宙的本質認識。在呂敬人設計的《朱熹榜書千字文》里面,作者就運用了以少勝多的簡約手法。在構思這一書籍的形態時,他認為書法藝術中最簡單最基本的就是偏旁部首,設計者為了在有限空間內表現朱熹千字文的書法藝術精髓,并將這一理念體現在平面中,就用千字文中基本元素的撇、捺來表明主題。在內文設計中,他用文武線為框架將傳統格式加以強化,注入大小粗細不同的文字符號,以及粗細截然不同的線條,上下的粗線穩定了狂散的墨跡,左右的細線與奔放的書法字形成對比,在擴張與內斂、動與靜中取得平衡和諧。單純圖形的特點,一是形的單純劃一,二是色的量少而視覺上的豐富,三是構圖上的規律和合理性。單純圖形的優勢是最醒目,視覺效果最好,最便記憶,最便加工。因此,簡約的美感在平面設計中屢見不鮮。在設計中,水墨畫筆法的運用不是形式而是內容,要具有深層含義。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人們追求以簡約來構成畫面的特點,使畫面的訴求集中于一點,畫面中的元素極其簡單,如水墨的枝條、水墨的嫩葉,運用毛筆的書法性線條和滲化感的水墨效果,給人以詩一樣的意境,展現創作者在中國書畫方面的修養,顯示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懷。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所強調的是一種個人與外界的和諧統一,決定了中國人空間意識的形成,即認為宇宙無限,人與自然并非對立,而是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以“俯仰自得”的精神來欣賞自然,在自然中“游心太虛”,融入無限的宇宙,在其間往返遨游。如《易經》中所說的:“無往不復,天地際也”。這種哲學思想對于水墨畫表現語言的形成及影響,一方面表現為形成獨特的透視原理――散點透視,講求“三遠”,即高遠、深遠、平遠。由此要求畫家站在一個宏偉的高度,俯察游觀自己所表現的對象,以大觀小,“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2]。通過水墨變化的層次,營造一種深遠的空間關系,從而表達自身內心的悠遠豁達的意境,于揮運之際表現出民族的審美心理和價值取向,從根本上揭示了事物的變化和規律;另一方面,表現為重視以虛擬實、“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3],用簡潔的構圖和筆墨表達豐富深邃的文化、精神內涵。通過水墨形式元素之間的虛實變化,以虛寫實,以虛求實,從而達到承認自然,接近自然,物化自然,使客觀事物與人之間形成一種默契,進一步使人的精神思想超越表象、超越時空進入到了一個以物抒情,以情達意的幻化世界,品味那凝練而單純、含蓄而整體、優美而恬靜的水墨意境。
水墨藝術在其特有形式表現的基礎上,以藝進道,作為一種獨特、凝煉、含蓄、超越的有機物化形態,充滿著辯證的哲理,反映著一個以“形”延“意”的思維意趣,印證著民族內在的積養、品性和操守。“形”和“意”的和諧統一構成了藝術作品中的意境。水墨形意之美成為當代招貼設計師們的普遍追求,并多方面地從中國畫中汲取審美智慧。例如,在表現對象時,重視對“神”(神態)的把握,注重表達“形”背后蘊含的“意”,對于物象的“形”追求“不似”中求“似”的審美意境,使形象更具概括性,調動欣賞者聯想。以靳埭強先生的海報《自在》系列為例,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與表達主題的物體共同出現在畫面中,其畫面元素安排風格各異,或行云流水,或憨態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訥若拙,無不契合“行”、“坐”、“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諦,給人以氣韻生動之感。靳埭強先生一直在自己的設計中探索中國水墨畫語言與設計語言的交融,追求構圖的簡略與傳達的豐富性的融合。中國的平面設計要以本民族的審美心理為支點,尋求襟抱器識、渾厚華滋的筆墨水韻,為本土招貼注入一股激流,讓它真正地鼓蕩起千層的漣?、譜寫出自然的詩文和彈奏出宇宙的樂章。
水墨藝術是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意象載體。水墨藝術是基于儒、道、釋三家互補交融、兼容并蓄為基石的觀念注解。儒家學派倡導的“成教化、助人倫”的創作責任,“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情趣追求,尊崇社會道德的人格覺醒和情感投入,“文質彬彬”的理性落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道德觀念、行為操守和社會習俗等方式,早已深深地滲透到人們的心目中,從而使以倫理道德為綱常的儒學歷經幾千年不衰,對中國水墨思想氣脈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道家看來,藝術價值在于德操的表現,人與自然是親和協調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超常之思,超世至情,人籟、地籟、天籟的齊物真美思想,最終是為達到超世的智慧和道的永恒存在。與儒家文化倡導的入世、人格精神完全相反,恰似太極圖中的一陰一陽,相異而相生,相反而相成,脫離客觀物象的形態制約,于靜觀照寂中,表現出萬物的本質。加之,“冥思頓悟”的禪釋文化滲透,更使“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與審美境界達到了一個極致。總之,基于儒、道、釋文化思想基礎上的水墨藝術,構成了“超以象外”的民族視覺形態。

二、水墨藝術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意象運用
歷代中國畫家都在筆墨技巧上不斷求新求變,形成了豐富的筆墨運用方法,對于現代招貼創作有著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
中國水墨畫講究用墨和墨色變化的技巧。由于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便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4]。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濃墨的線條,飽滿酣暢,整體形象神完氣足;淡墨的線條,清爽秀麗,翩鴻驚鴻,宛如游龍。還有墨分六色之[5],六色,即黑、白、干、濕、濃、淡是也。變化豐繁的墨色或濃或淡,或疏或密,在白色的畫紙上產生色彩豐富的畫面效果。筆墨色彩的意趣可謂崢嶸爛漫 ,微妙豐富,玄機無限。墨與水的交融,浸漬豐富,構成一個色彩變化的回旋轉輪,輔之以筆法的參悟,后傾現于毫端。由于在中國畫理論中,黑墨、彩墨屬于“色”,白色畫紙本身的白,也屬于“色”。因此畫家尤其注重對畫面空白處的處理。 “計白當黑,用墨微茫,以一當十,虛實相生,寥寥數筆意盡形全”[6]。此外,創造性地變化運筆速度與技巧,勾、皺、點、潑等綜合交叉或單獨運用,能取得層層漬點,復合會美的筆墨意象。快慢、枯濃、燥潤,猶如一碧清潭,無風則表面澄靜如鑒,水底深流暗涌,
有風則表面起波,水底波瀾相助。如圖1、2是一系列樓盤招貼廣告中的兩張,這一系列招貼很有代表性,是設計師將中國畫筆墨運用到現代設計中的很好范例。淡墨與濃墨的和諧組合,畫面純粹簡潔而又豐富,磅礴大氣而又飄逸非凡,大面積的白與或干或濕、或濃或淡不同層次的黑制造出脫俗靈動的意境,將中國畫筆墨的靈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
水墨意象主要是以靈活性、人格化的線為造型,筆法的抑揚頓挫,表現出水墨的意態情趣。行筆滯慢者則有苦澀之感,行筆流暢者則有輕趣之感。創作者的思想、審美好惡等內蘊性的修養都是通過線得以體現和表達的,線已經成為創作者主觀情感與創造的外化形式。水墨的扼要,水墨的璇旎,水墨的嚴謹,水墨的雄奇與恣肆,都不事小巧地營
造出一種交泰的意象,構成一個凝聚的圖示。
水墨畫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水平與內涵是超時代的,對于古人和現代人而言,水墨畫在歷史上存有我們都能理解的共通的內涵,這也是現代設計師一直在設計中追求的永恒的主題。
平面設計藝術是作為一種極富彈性的大眾媒體,是由審美與非審美交融滲透構成的,它由審美動機與非審美動機所引起,并由審美能力與非審美能力所實現。平面設計處在純粹藝術和應用設計的交叉點上,兼有繪畫和設計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濃縮性和自然性,是最能透射出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視覺廣告。因此,討論其形式構造與空間意識的物象表現,顯示地域性、民族性的語匯傳達,現已成為平面設計乃至其它領域需要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
平面設計通過與傳統水墨藝術元素相結合,能夠形成簡約之美、空間之美、意境之美等審美特征,但因為平面設計藝術是由商業功利動機驅動、為了滿足商業傳達需要,以實現傳播信息為目的,具有很強的功利性。而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式美感卻僅僅表達作者當時的審美意念。審美與非審美在藝術活動中呈現隱顯不同,比重也多少不同。在不同的設計作品中,這種融合比重可能會存在某種傾斜,比如公益海報,審美價值層面可能濃重突出,非審美價值層面可能淡化減弱;而商業禮品包裝、日用工藝品的平面設計,非審美價值層面就濃重突出,審美價值層面就相對減弱。因此,在設計藝術作品中那些非審美價值因素,如科學知識、經濟利益、生活欲求等,都融解于審美層面之中,那些純理性說教和純感性欲求在藝術品中都得通過設計的“過濾”,從而使理性的東西富有情感魅力,使感性欲求為理性所引導而走向文化。
現代平面設計中大量運用水墨藝術元素符號大體有以下兩種原因:一方面設計師追求藝術表現的自由創新;另一方面是一些有責任的藝術家對傳統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的一種責任。這就需要現代設計師立足傳統,揮運水墨,加之于西方設計理念的借用,把水墨元素的傳統性與時代性,個性與共性整合為一個富于生機的新圖式,抒寫出富有中國氣派的設計理念。在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卓有成績的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先生,靳先生作品的和諧之美,是他以中國人文精神觀照宇宙,獲得“人與自然在精神上同享生命無窮的喜悅與美妙。其墨與色、黑與白、拙與巧、實與虛等的交融與和諧,使觀者感受到他藝術精神與心靈的浸潤。看靳先生之海報作品,往往奪目而來的是那氣貫長虹的靈韻水墨,或如蛟龍,破紙欲出,或如處子,意守靜篤。(如圖2) 筆和墨描畫出來的不是甚么繪畫,也不一定是字,只不過是飽蘸墨液的毛筆在運走時表現出的優美軌跡,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現奇妙的濃淡度,使人感到東方心魂的躍動,靳先生那簡潔的畫幅,以蜿蜒游動的造型設計成的海報,雖并不奇拔,卻有一種魂縈夢繞,需要發倍投問的依依之感。水墨藝術元素已成為他海報創作的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
隨時代、社會文化形態的不斷豐富,經濟活動方式的不斷改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眾傳媒的日益增多,我們必須在全球意識和人類文明體系的大前提下汲取、吸收異質文明構成的良性基因,以敏銳、超前、延伸、綜合的理念與世界的視覺語言相接軌,在注重客觀、尊重自然的條件下,借物詠懷,把人們迷戀水墨造型的“意”發揮到極致,于平淡中開拓本土文化的進程,最終建立起以民族性優良“道器”文脈為基礎的“有機設計”體系。

結語
水墨鑄民族魂魄,意象繪時代風采。頌揚水墨,緣情水墨,依意選形,依理煉形,用心創造出富有民族意味形式的平面設計,這是民族設計的源頭與母體,是根基性、穩固性和原生創造性的視覺展現,更是民族設計本質、全面、自由、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只有這樣“尋根”設計,才能在世界設計的藝苑中展示出應有的民族魅力。去奢從儉、棄繁華而近樸素,以柔克剛的含蓄力量,悲喜有度的處世思想,以器明道的高雅情趣,銜古接今的水墨技藝,融會東西的現代思潮,使我們要重新梳理藝術的精神,樹立起民族文化的自尊,超越形式和文化的根性,把意蘊豐厚、編排張揚的平面設計,推向世界設計的大舞臺,這是一種義務,一種本領,一種民族藝術展現的責任。
21世紀是文化上的多元時代。經濟全球化和隨之產生的文化全球化的趨向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面對文化全球化的趨勢,設計界反應不一。一種傾向是以犧牲本土文化特征來順應文化全球化潮流,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本土文化的喪失。設計是為人的設計。人首先是個人、地域、民族的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國際化、全球化并不意味著要取消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點。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必須要有自己的民族特點,要有中國氣派,這樣才能真正在世界設計界中獨樹一幟。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水墨情結,以及對水墨畫的獨特語言和審美智慧的借鑒所產生的成功范例,正是說明了這一點。但另一方面,強調設計文化的本土化,也決不是要排斥對外國優秀設計文化的學習和借鑒,相反,中國當代設計師需要具有海納百川的文化胸懷和綜合創新的能力。
總之,無論是對傳統的繼承還是對外國文化的借鑒,都要重視做好創造性轉換工作,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傳統,不是食古不化;講設計的民族特色、中國氣派,決不是要將中國符號生搬硬套到現代設計作品中。正如靳埭強先生所說的,“中國設計師偏好用中國的形式符號,這本身沒有問題,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希望這不應是一種表面上的搬用與模仿,而是要有真正的思考。這些元素應該在你的思考之下有所變化,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著名設計師陳紹華也說過:“什么是中國平面設計的傳統?我想它不僅是指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中國紋樣和圖形,而且主要是指體現在平面設計中的中華民族性,亦即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心理積淀”。只有當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不滿足于照搬符號,以及形式上的簡單摹仿,而是著力于對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審美心理的把握,站在時代的高度進行綜合創造,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能自然而不做作的流露出東方文化氣韻,從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注釋:
[1] 《畫筌》.笪重光.清
[2] 《敘畫》.王微
[3] 《畫筌》.笪重光.清
[4] 《歷代名畫記》.張彥遠.唐
[5] 《繪事發微》.唐岱.清
[6] 《畫筌》.笪重光.清

參考書目:
1. 潘天壽、徐建融導讀.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M].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12(1)
2. 童教英.中國古代繪畫簡史[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
3. 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
4. 羅 萍.廣告視覺設計基礎[M].東方出版中心.2000,9(1)
标签:水墨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