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設計資訊 > 設計新聞 >

《成長的書香》 伴隨成長(2)

作者:畫兒+晴天 來源:ddc傳媒 時間:2007-05-30

為什么我們要讀這些小說

譚旭東

兒童小說的選本,在我的視野里好像很少。這些年,兒童讀物市場開始越來越大,家長和少兒讀者越來越喜愛閱讀那些優秀的兒童小說、童話、童詩。我做個幾個童詩選本,由于編選得很認真,加上詩人們的支持,所以讀者反應好,市場反應也很好。這次選編當代中國兒童文學名家兒童小說精品讀本,說實在話,并不是為了走市場,少兒讀物市場并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沒有藝術品質,即使到處宣傳炒作,一個選本也不可能獲得多大的市場收益。所以,可以肯定地告訴讀者朋友,這個名家兒童小說精品讀本,是為了給五彩繽紛的少兒讀物市場增添一份經典圖書,也是為了給少兒讀者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糧,還是為了展現中國兒童小說創作的實績。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這套兒童小說精品讀本中的作者幾乎把當代兒童小說最具有實力的作家一網打盡,他們中的邱勛、任大星、蕭平、李鳳杰、謝璞、曹文軒、秦文君、張之路、常新港、梅子涵、黃蓓佳、張品成、常星兒、賀曉彤、薛濤、鄧湘子、殷健靈等可以說代表了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水準,他們中不少是文學多面手,有的著名的理論家,有的還是著名的科幻文學作家、童話作家、散文作家和詩人,他們的創作不僅僅構成了幾代人的童年經驗,而且還建構了當代中國兒童文化的大廈。我一直覺得,作為21世紀的少年兒童如果不閱讀和熟悉這些作家的作品,是一個生命的遺憾,童年的少年的生命應該有這些人提供的精美文學的滋養。閱讀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僅僅是一種漢語魅力的領略,而且是一種精神對話――而這些比物質的享受更彌足珍貴。

眾所周知,少兒圖書出版這幾年非常熱鬧,走進各地新華書店,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可謂令人眼花繚亂,不少打著“兒童本位”牌號的圖書,有的是攢出來的“水貨”,有的是兒童教育和兒童文學的“外行”瞎編亂造出來的,有的是“淺閱讀”的文字,有的是娛樂性的文字……如此等等,少兒圖書熱鬧背后,其實是缺少精品,缺少主流閱讀,缺少人文關懷的。這幾年我多次應邀到北京、廣東、湖南、安徽、河北、河南、重慶、山東等地做了50多場關于少兒文學閱讀、成長和寫作的講座,在和少兒朋友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少兒朋友的課外文學閱讀完全被媒體炒作的流行讀物和通俗讀物所牽引,很多家長不了解兒童應該讀什么,很多中小學教師也無力給少兒的課外文學閱讀提供切實的指導,于是那些善于做市場營銷的出版人和打著“閱讀推廣”旗幟的所謂閱讀專家,都在想著法子跑到一些學校,尤其是基層的書店來推銷那些缺少生活體驗且沒有思想含蘊和文學品質的圖書。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兒童的成長就是發展。兒童要健康良性地發展,需要社會為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文化,就需要社會對童年進行理想的文化設計。這是維護童年生態的必須,也是教育之必然。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聯文化歷史學派的代表人物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可分為“天生的”與“文化的”。所謂天生的發展,是“與一般性的器官成長和兒童的成熟有密切關系”的發展。“這是一種自然的發展,是一種自動力量而促成的發展”。而文化的發展,“不只是文化經驗的掌握,也是文化行為的形式與習慣的養成,以及這種文化的推理方式”。“文化的發展有助于透視使用符號去解決問題,解釋讀寫能力的學習與發展。也就是說,經過使用更抽象表征的語言與活動,讓兒童學會讀、寫、說。”依據維果茨基的觀點,兒童的發展需要社會為之塑造良好的閱讀文化。而兒童閱讀文化的塑造意味著要建立良好的、適合兒童精神成長的閱讀環境,要社會重視優秀兒童文學圖書的出版,并把優秀的童書的閱讀和推廣當作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當前,電子媒介文化對童年閱讀文化的沖擊很大,電子媒介所傳達的圖像世界使得兒童不再喜愛深度的文字閱讀和思考。“讀圖”成了兒童的主要閱讀方式,這顯然不利于童年性的維護。而審美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具有生理層面的審美,也具有本能行為層面的審美,還具有意識層面的審美。文學審美是順應兒童天性的,所以提倡新閱讀,培養兒童閱讀的新風氣,是順應兒童天性的。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恰恰是最適合童年生命的,和兒童幻想的夢想的世界是相通的,因此提倡新閱讀就要促進兒童的文學閱讀。眾所周知,當兒童受到社會尊重之時,也應該給其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即也是應該給兒童提供兒童文學之時。日本兒童文學專家上笙一郎有一句話令人難以忘懷。他認為,“兒童文學是兒童心靈的食物之一”。在論及兒童的文學閱讀時,他談到了電視文化對兒童的影響,他說:“不僅日本,世界各國的孩子們的生活,在電視文化出現以前與以后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還指出,“電視劇和漫畫等也是現代文化的一種形式”,孩子們從電視文化和漫畫文化中得到樂趣,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孩子們只是大量地去觀賞那些通俗的視聽文化,也是一種偏廢現象”。兒童經濟上不獨立,因此購買兒童文學書籍的權利在成人手里,也就是說,兒童沒有自己的閱讀權,于是許多兒童不能得到他們喜愛的兒童文學作品,不能接受適合他們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不是兒童的錯,而是成人的錯。因此為兒童創作良好的閱讀環境,讓他們在童年享受兒童文學的滋養是成人的責任。

挪威兒童文學專家喬斯頓?伽德爾說:“‘電子毒販子’利用孩子們天賦的好奇心以及玩耍的需要,剝奪了他們的想像力和自發的活躍性。通訊和娛樂巨人們正設法從我們這里偷走故事和栩栩如生的詞匯,但它們不太可能獲得多大成功,因為故事太強大,太堅韌了。”他說:“一旦做父母的已經給孩子們吃飽穿暖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他們讀故事。……如果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將來,閱讀對于孩子們來說就像我們每天要刷牙一樣不言而喻。顯而易見,牙齒衛生很重要,但父母們也應該越來越對其子女的‘經歷衛生’擔負起責任來。”他還認為兒童文學書籍是兒童的“溫暖之源”。事實上,在后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可能需要接觸這種“溫暖之源”,這是許多匆忙的父母無法再提供的東西。同電腦顯示屏“伙伴”或電視機這個“保姆”相比,兒童書籍也許是一種更好的朋友替代品或父母替代品。喬斯頓?伽德爾的話無疑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它也是一種兒童讀寫文化新形態的構想。我本人也一再強調:兒童文學最早在少兒心靈世界培養一種對語言的感情和對文學的青睞。讓兒童閱讀文學,親近兒童文學,培養他對文學的親近,就培養了他的母語意識。另外,讓兒童走進文學世界,最終的目的就是提升他們的精神。文學是個感性世界,文學閱讀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給人心靈的慰藉,使人的靈魂得到洗禮。

    要言之,優秀的兒童文學能再現童年世界,并將兒童帶入他們真正認可的世界。因此,兒童閱讀本書中所選的優秀兒童小說,他們就會建立起對世界的真善美的信任感,因為優秀的兒童小說最逼真地重現了童年。最后,衷心希望各為家長、少兒出版界、兒童文學界和教育界,乃至政府等各方同仁共同努力,為兒童塑造良好的閱讀文化。

标签:伴隨成長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