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設計資訊 > 設計新聞 >

互動•傾向——2009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即將舉辦

作者:韓明 來源:設計·中國 時間:2009-03-10
    日前,《互動•傾向――2009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已經完成,即將于3月16日-3月25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區展廳舉辦。
    2009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美術學院協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承辦,日本三星株式會社贊助,設計•中國(www.design.cn)網提供學術支持。
    2009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旨在加強藝術院校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探討當代金屬藝術教學、科研和創作中的新潮流與新思路。參加展覽的131名藝術家分別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挪威和比利時。展覽共收錄133件作品,按國別、校別進行分區陳列。入選本次展覽的作品普遍水準較高,體現了技術、材料和觀念上的創新,代表了各國金屬藝術的最新發展傾向。展覽的評審委員會由來自上述5個國家的13名評委組成,將推選出優秀作品獎5名、優秀設計獎5名和提名獎10名,總計有20名藝術家20件作品獲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先生認為:在中國古代哲學“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中,“金”被排在第一位。在中國人的金屬藝術觀念中,金可以象征并代表了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金”只是一種表象,它的背后是無窮運動著的其他四種物質。這種觀念支持了中國人在漫長的歷史中產生了許多杰出的金屬藝術創造。為了深入研討金屬藝術的文化內涵,展覽將于3月17日舉辦5場專題學術講座,主講人分別為日本的飯野一朗,韓國的徐道植,挪威的因耶爾•哈內巫德,比利時的大衛•胡克以及中國的唐緒祥,講座主題分別是“日本金屬工藝的傳統與現代”、“韓國當代工藝美術的形成及發展”、“挪威當代藝術首飾”和“變形的裝飾:關于綴珠在銀器雕塑中的變形應用的再思考”。
    展覽過程中,主辦方還將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金屬藝術實驗室舉辦小規模的教學觀摩活動,屆時各國藝術家將就金屬藝術的工藝和制作流程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

大衛胡克《支離的混沌》

唐緒祥《胸針》

徐道植《盒子》

因耶爾哈內巫德《胸針》

宮田亮平《幸福之環》

萊夫.斯登貝-尼爾森《水》

海迪桑德《蓓蕾碗》

日本飯野一朗  作品

挪威戴翔  作品

周尚儀  作品

王瑞青    作品

标签: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