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設計資訊 > 設計新聞 >

西貝,去“蓧(yóu)”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25-01-09

“西貝蓧麵村”改為“西貝”

著名的西北民間菜品牌,西貝蓧麵村,升級了。

12月25日,西貝蓧麵村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品牌更名為“西貝”。

同時,品牌標識也進行了煥新升級,原有的“西貝蓧麵村”LOGO被全新的“西貝XIBEI”所替代:

現在很多門店已經換上新的品牌LOGO:

圖:以上圖片均來自西貝官方

西貝新的LOGO僅包括“西貝”的中文及拚音,更加簡潔,好記。

此次去“蓧(yóu)”化更名,標誌著西貝餐飲集團從專注“西北菜”“家庭歡聚餐廳”定位的全麵轉型

西貝官網強調,此次品牌升級的焦點是:把更好的給孩子。

西貝過去有過不同的品牌定位,包括“西北菜”,“烹羊專家”等,“I love 蓧”更是成為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超級符號。

槽點不止“筱”、“蓧”傻傻分不清

西貝這一改名,引發了網友熱議,槽點滿滿。其中的主要槽點對準“蓧”字的發音:

有人一直讀xiao(筱)麵,後來才發現讀you:

有人從重慶小麵,聯想到西貝小麵:

有人名字裏麵帶“筱”,被誤叫“蓧”:

據說I love 蓧(yóu)的超級符號致敬了著名的 I❤️NY:

當然也有表示,不應該不知道蓧麵:

西貝之所以叫西貝,是因為老板姓“賈”,拆開就是“西貝”倆字,且西貝與西北諧音,正好代表了西北菜。

有人說確實應該去掉難發音的字:

也有人覺得改名可惜,原來的西貝蓧麵村很好:

簡單總結一下,主要的槽點是:蓧麵的“蓧”不夠普及。這個真的是,我之前從沒了解過蓧麵和蓧麥,每次都把蓧麵讀成“小麵”,怪我孤陋寡聞。順手也簡單介紹一下蓧麵。

蓧麵是中國的傳統麵食之一,由蓧麥加工而成,多被製作成蓧麵窩窩、蓧麵魚魚、蓧麵餄餎等美食:

蓧麵是將蓧麥磨成的麵粉,經過精細製作後成為的食品。在山西北部、內蒙古東南、河北西北部等地區,蓧麵是人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蓧麵的主要原料是蓧麥,它是禾本科燕麥屬植物,別名油麥。蓧麥原產於奧地利和德國,後被白俄羅斯、中國等地引入,在中國分布於西北、西南、華北等地。

西貝為什麼要改名?

說完西貝改名的槽點,咱們再來分析一下西貝去“蓧”化改名背後的原因。

在聊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些背景知識。

2024年1月1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新年致辭中公布,2023年西貝餐飲集團整體營收超62億元,創曆史新高 。

2024年,西貝XIBEI獲得尚普谘詢頒發的“服務家庭顧客超2億人次“專業兒童餐累計賣出超4千萬份”以及“西北民間菜第一品牌”認證。

2021年12月,西貝餐飲集團獲得了“中餐領先品牌”、“服務家庭超1億人次”的權威認證。

了解完這些,再來分析改名原因,就更好理解了。

首先,拓展消費人群。

過去西貝以西北菜為主打,“蓧麵村”的名稱固化了其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形象,且大部分消費者對蓧麵缺乏認知。

去掉 “蓧麵村” 後,西貝能夠擺脫地域屬性和品類的束縛,將消費人群擴展到更廣大的家庭消費人群中,吸引更多家庭前來就餐。

第二,品牌戰略調整。西貝的定位從 “西北菜” 升級為 “家庭歡聚餐廳”,目標是成為城市家庭帶娃吃飯的首選餐廳。

新的品牌名更符合這一戰略定位,強調品牌本身,而不是局限於特定的菜品或地域。

第三,品牌國際化需求。

“蓧麵村”帶有強烈的中國西北地域色彩,在國際市場上可能會構成認知障礙,影響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接受度和認知度。

去掉 “蓧麵村”,可以讓西貝的品牌形象更加國際化,減少地域文化的束縛,便於跨越文化界限,被全球各地的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為品牌全麵國際化做準備。

那麼,西貝去“蓧”化改名意味著什麼?

首先,這意味這西貝品牌全麵升級。

這是西貝對自身品牌的一次全麵升級,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還涉及到品牌定位、品牌主張和目標客戶群體的調整,標誌著西貝將以全新的形象和理念進入市場。

其次,開啟全球市場競爭。

表明西貝將目光投向了更為寬廣、競爭更為激烈的全球市場,有與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餐飲巨頭同台競技的決心,試圖在全球範圍爭奪家庭消費者,實現從中國品牌到全球品牌的市場擴容。

最後,強化品牌核心價值。

去掉具體的品類和地域名稱,有助於西貝強化其核心品牌價值,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更加聚焦於品牌本身所代表的品質、服務和體驗,而不是特定的菜品或地域特色。

分析完改名背後的原因,再回到改名好不好的問題,更容易得出結論。以下是我的結論,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啊。

首先,好的品牌名稱要跟品牌定位與時俱進。我覺得隻要初心不變、菜品和服務質量有保證,至於品牌叫西貝蓧麵村,還是西貝,都是一個形式問題、一個階段問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名字和口號,需要隨著品牌定位的變化,而及時、恰當地進行調整。好的品牌和名稱和口號,必須滿足當前的品牌定位。

細琢磨一下西貝每次的改名、改口號,都跟企業的發展階段定位緊密聯係在一起:

 

我覺得,西貝的改名曆史,可圈可點,無可厚非,甚至很有故事性。

而當前“西貝蓧麵村”和“I love 蓧(yóu)”都已經無法提現西貝的核心定位,蓧麵已經不是西貝的核心,所以簡化後的“西貝”品牌名稱,雖然失去了部分地域特色,但包容性更強,可發揮空間更大。

西貝,和KFC、麥當勞、3M、必勝客、P&G、這些品牌名稱一樣, 對大多數人來說,隻是一個符號。

至於怎麼記住這個符號,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另外,再說說品牌生僻字和負麵含義的問題。我覺得相比品牌定位、產品質量、企業經營這些重大問題,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小問題。所謂超級符號,頂多是做好一個品牌的必要條件。

你不能指望讓所有人都能脫口而出,叫出你的品牌名稱,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把你的品牌名稱念對。
隻要不是故意坑自己,遇到一些類似“生僻字”的問題,在所難免,無傷大雅。

所以,我覺得“西貝”倆字,既體現了創始人的姓氏,又有西北菜的DNA,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名字。

而西貝此次改名,去掉了“蓧麵村”,前麵迎接西貝的,是他們的星辰大海。

本文來源:公眾號設計癖(id:shejipi)

标签:西貝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