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俄國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列賓(Repin)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6-11-09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是俄國19世紀末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雖 然到1878年才正式加入巡回展覽協會,但從克拉姆斯科依成立美術家工廠開始便參加了他們的活動。他比克拉姆斯科依晚幾級,1871年他的畢業作品《眶魯女兒的復活》獲得學院的大金質獎,得到公費往羅馬留學的機會,但列賓卻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巴黎。1876年回國后,堅持在鄉村和民間寫生,并且和革命民主主義知識分子保持密切的往來。他的《宣傳者的被捕》、《拒絕仟悔》、 《意外歸來》都是以革命者的斗爭生活為題材的優秀作品。而對俄羅斯歷史事件的關注更引起他對歷史畫創作的強烈欲望, 《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和被他殺死的兒子》、 《索菲亞公主》以及《扎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復信》等。

    列賓出生于烏克蘭和俄羅斯交界的哈爾科夫州一個軍人家庭,1863年移居圣彼得堡,進入彼得堡繪畫學校學習,1864年轉入彼得堡美術學院,求學期間,列賓就完成了一系列的肖像畫作品,包括“瓦西里·列賓像”、“赫洛博申像”、“舍芙卓娃像”以及“斯拉夫的作曲家”群像,并創作了洋溢著生動的幽默的油畫“準備考試”。

    從19世紀70年代,列賓形成自己民主主義題材和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他寫到:“現在莊稼漢是鑒定人,因此必須表現他們的利害關系……”。創作了極具表現力和震撼力的風俗畫“伏爾加河纖夫”。他當時另一副作品“雅魯女兒的復活”獲大金質獎章。

    1873年-1876年列賓獲美術學院津貼,到意大利和法國旅居,熟悉了古代和當代西歐各流派的藝術,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巴黎的咖啡館”,“薩特闊在水晶宮”,“維爾的運石馬”,“巴黎郊區”,“巴黎的蒙馬特大道”,“捕魚女”等多幅風俗和風景畫。

    回國后,列賓回到故鄉,創作了“羞怯的農民”,“眼神銳利的農民”,“祭司長”等作品。

    1878年,列賓參加“巡回展覽美術家協會”,此后埋頭于農民主題的創作,如“在鄉政府”,“晚會”,尤其表現當時農民被征兵參加俄土戰爭,如“歸來”,“回國,過去了的戰爭英雄”,“送新兵入伍”等,其大型作品“橡樹林中的禮拜行列”和“庫爾斯克州的禮拜行列”充分利用外光的表現手法,表達燦爛的陽光和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

    1882年后,他遷居圣彼得堡,但經常到國內外旅行,是其創作的高峰期,但其表現現實,描寫革命者的許多作品,不能被沙皇政府的檢查機關通過,經常被從展覽會上拿掉。如“押解”,“宣傳者被捕”,“拒絕懺悔”,“意外的歸來”,“集會”,“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巴黎公社社員墓的年祭”等。

    列賓在這一時期還創作了大量的肖像畫,批評家“斯塔索夫肖像”,作家“皮謝姆斯基肖像”,革命家“莫索爾斯基肖像”,外科醫生“比羅戈夫肖像”,女演員“斯特列別托娃肖像”,“伊斯庫克里男爵夫人肖像”等,同時他為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了一系列的肖像畫,“托爾斯泰肖像”,“托爾斯泰耕地”,“托爾斯泰下棋”,“托爾斯泰工作”等。

    列賓也創作了許多大型歷史題材的油畫,如“索菲亞公主”,“伊凡雷帝殺子”和“札波羅熱人給土耳其蘇丹寫回信”等。

    列賓在90年代受象征主義的影響,繪畫風格也明顯吸收印象主義畫派的外光效果,油畫“多麼自由”和“果戈理焚稿”明顯有象征主義的傾向。當時俄羅斯正處于革命時期,他也創作了許多描寫當時情景的作品,如“紅色葬禮”,“在沙皇的絞架附近”,“驅散示威游行”,“1905年10月17日的示威游行”等。

    十月革命后,列賓居住的圣彼得堡郊區被劃歸芬蘭,雖然列寧和伏羅希洛夫盛情邀請他回國,但他已處于晚年,體弱多病,在芬蘭去世。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他的成名之作。還在學生時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纖夫的沉重勞動引起了列賓的同情,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想描繪一幅表現纖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層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會的不平。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里耶夫(他后來也畫過有關纖夫的畫)去伏爾加河旅行寫生,典型的俄羅斯風光和纖夫的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畫中列賓畫了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的拉著纖繩。纖夫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 因此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

 

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回信  大小 : 69×57厘米   收藏地點 : 蘇聯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列賓在19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初,完成了一幅重要歷史畫《1698年新處女修道院內的索菲亞·阿列克賽耶芙娜公主》。不久,又在第13屆巡回展覽會上展出了他的另一幅重要歷史畫《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引起了社會的很大反響。最后,列賓的一幅早從1878年開始醞釀的巨作,又在1891年公開展出了,這就是構思達13年之久的杰作《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回信》。這幅畫可說是列賓集人物性格刻畫之大成,它展示了一種學派,一種19世紀俄國寫實主義繪畫最光輝的學派——重視典型人物的個性特征。列賓以很大的熱情來塑造哥薩克查波羅什人的不同類型,注意他們每個細節,搜集他們特有的民族服裝、道具,選擇每個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并用俄國學院派所講究的構圖方法去處理這個多人物的戲劇性場面。這幅油畫給俄國近代油畫史增添了光輝。

    畫家為此畫作了很久的準備。他去了解關于查波羅什雪契的歷史資料,親自游遍了查波羅什,畫了大量習作。習作中不僅有肖像,還有衣服、日常用具、武器等速寫和素描。查波羅什雪契是16至18世紀時期俄國哥薩克在烏克蘭的自治組織。它由武裝的移民所組成,其中主要是從地主那里逃亡至查波羅什來的農奴。畫上所敘述的事情是講17世紀時,土耳其皇帝要這批哥薩克人脫離俄國而歸附于他。這封信惹惱了這些農奴出身的勇武強悍的哥薩克人,他們雖然流落此地,卻深深熱愛自己的祖國,從不想離開自己的家鄉。畫上就描寫這些性格豪邁的查波羅什人在領袖賽爾柯(第一幅畫稿上一個中間坐著抽煙斗的人)的授意下,正給土耳其蘇丹寫回信的情景。回信的措詞相當尖刻,既表達了俄國哥薩克查波羅什人的愛國主義,也嘲笑了對方的收買用心。畫家以集體擬信這個場面,來展現各個人物的不同姿態、形狀、性格和表情。它是一幅人物眾多,特征鮮明又饒有繪畫趣味的查波羅什人物譜。

列賓在談到這幅畫的構思時說道:“無論在各族人民的歷史方面,還是藝術遺作方面……經常吸引我的是市民共同生活和團體活動的情景。當然,最使我注意的是共和制度方面。……我們的查波羅什使我高興的地方就是這個自由,這種武士精神的高漲。俄國人民的英勇力量放棄了世俗的福利而樹立了平等的兄弟友誼,來保衛自己的正教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質。這些勇士——當然也是當時最能干的小股民族——由于這種理性精神強大到不僅保衛歐洲抵御東方的掠奪者,而且甚至威脅他們當時強有力的文明并傾情地哈哈取笑東方掠奪者的高傲。”這段自述為我們鑒賞和理解這幅畫的主題思想有很大的啟示。

    畫上的每個人物都是經過認真思考而設計的,所以在這幅畫的前后,有好幾幅變體畫。我們這里欣賞的第一幅畫:右側近景那個哥薩克胖子正在捧腹大笑(在第二幅變體上,這個人物已被移到桌子右側后邊),左側那個光著上身的查波羅什人,據說名叫塔拉斯·布爾巴,是果戈理著名歷史題材小說中的主人公,一位有崇高氣質的哥薩克英雄。列賓為這個人物形象,曾搜集了許多生動的生活資料,以強調這個老人好說俏皮話的性格,此外,他還是個牌迷。在中景中間,站在桌子后面的八字胡老人,正用手指向后方點點,表示要在信中給他們(土耳其蘇丹)“撒上點胡椒面”。當時由于首領說了句挖苦話,引起了在場的人哄堂大笑。畫上所展現的正是這一大笑的瞬間。

    這些自由武士有形形色色的裝束和性格表現,差不多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這里有土生的查波羅什人,他們頭頂上那一撮灰色辮發是一種習慣“發式”;也有年輕的神學學校出來的學生;有掉完了牙齒的老頭和頭包傷布而沉默寡言的戰士;有穿得漂亮的紈绔子弟,也有皺縮著臉的干瘦老人。觀眾在這幅畫上找不出兩個相同的形象和兩種相同的表情。由于人物眾多,畫家不斷地修改,更動他們的位置,前后十數年,易稿幾十遍,直至無可增刪為止。因此產生了幾幅人物大致相同而位置不同的變體油畫:1870-1887年的一幅油畫, 就人物排列看,不如這里的一幅,那一幅現藏特列恰柯夫畫廊;1880-1891年的一幅, 畫家以兩個左右站立,右側一個人物背朝觀眾的查波羅什人的構思,把中央一群人物聯系起來,以使構圖取得一種平衡,現藏俄羅斯博物館;而本文欣賞的第一幅圖片,則是1880-1893年間完成的。人物減少了許多。中間的首領, 即那個抽煙半伏案而作的哥薩克被刪減了,借此突出了那個戴著眼鏡笑著臉在寫信的書記官。此畫現藏哈爾柯夫造型藝術博物館。

    這些形象散發著整個查波羅什雪契的勇敢與無畏。他們的眼睛里閃耀著熱愛祖國的民族自強的光輝。這是一首俄羅斯人民的頌歌,是列賓創作盛期末尾階段最優秀的油畫作品之一。

    此外,列賓的肖像創作也極豐富,所繪人物,性格鮮明,個性表現尤其精到。這是由他卓越的寫實技巧所決定的,如這幅《穆索爾斯基肖像》即是其肖像代表作之一。這里描寫穆索爾斯基在病重期間,強調了這位偉大作曲家的剛毅頑強的精神氣質。

 

标签:列賓俄國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