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中國歷代竹畫佳作賞析(6)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10-10-27

 

元 柯九思 橫竿晴翠圖 立軸 紙本水墨 縱51.7厘米 橫32.5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圖竹枝一竿,取勢自上傾下,又旋而翻上,用筆蒼勁,除主干用墨稍淡外,枝葉皆以濃墨為之,表現出堅韌頑強的精神力量,實是作者寄情筆墨的用心之作。其藝術表現手法乃效擬宋人文同,而較之老辣,富有書法筆意。

 

元 柯九思 清軼閣墨竹圖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32.8厘米 橫58.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號丹丘生、五云閣吏,臺州仙居(今屬浙江)人。博學能文,曾官奎章閣鑒書博士。精鑒賞古物書畫,墨竹師文同。亦擅畫墨花、山水。傳世畫跡有《清軼閣墨竹圖》《晚香高節》《雙竹圖》等。此圖畫竹兩竿,依巖石挺拔而立,石旁綴以稚竹小草。竹葉以書法之撇筆法寫之,墨色濃潤,濃淡相間,沉著勁挺。畫風從文同中變出,石用披麻長皴,圓勁渾厚,具有空間及體積感。畫面清雅秀美,神足韻高,自有一股勁挺拔俗的清剛之氣,在元代的畫竹大家中自成一派。

 

 元 王蒙 竹石圖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77.2厘米 橫27厘米 蘇州博物館藏

     王蒙,生年不詳,卒于1385年,字叔明,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煩外孫。元末官理問,棄官后隱居臨平(今浙江余杭)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洪武初年出任泰安知州,因胡惟庸案受牽連,死于獄中。工詩文書畫,尤擅畫山水,師法董巨、趙孟煩而有發展變化,自具風格,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畫風對明清山水畫創作具有很大的影響。傳世作品有《林泉清集圖》《春山讀書圖》《丹山瀛海圖》《竹石圖》等。圖繪叢竹和坡石,竹子枝葉疏落,坡石皴筆短促而蒼勁。疏竹布于左上方,坡石居下,中間的空白處以楷書詩題相連,起到了貫穿氣息、參與構圖的作用,體現出元代文人畫所強調的詩書畫相結合的形式。此圖為王蒙傳世作品中較早的一件。

 

元 王淵 竹石集禽圖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37.7厘米 橫5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王淵,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字若水,號澹軒,一號虎林逸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幼習丹青,經趙孟煩指授畫法,山水學郭熙,人物學唐人,尤精繪花鳥和水墨竹石,效黃筌父子鉤勒法,水墨皴染,深淺有致,得寫生之妙;也有設色富麗,但較少見。傳世作品有《竹石集禽圖》《山桃錦雞圖》《良常草堂》。此圖又名《花竹禽雀圖》。以墨筆表現杜鵑盛開、修竹挺立的園苑中,禽雀棲息、翱翔之情景。圖中繪兩只角鷹與一塊危石,雄者棲于危石之上,目光炯炯,胸部毛色斑斕。雌鷹半藏于危石后,探出身子,仰頭回眸。幾株盛開的杜鵑和一叢竹枝向上生長,幾只驚恐不安的臘嘴或騰躍翻飛,或作翹首欲飛之勢。在筆墨處理上,根據物像不同的質感、顏色,以鉤勒和水墨皴染等各種手法,表現了湖石的方硬、竹枝的挺拔、花朵的輕柔和色彩的濃淡變化,特別是禽鳥的神態、羽毛的層次、質感無不畢肖。

 

 

  元 吳鎮 墨竹譜 冊頁 紙本 墨筆 縱53厘米 橫68.5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墨竹譜》共計二十四開,是吳鎮畫竹的代表作。每幅之中竹的姿態、欹正仰俯、陰陽向背皆有所不同,筆法簡潔蒼勁。在此選其中兩幅,其一寫新篁始出,旁襯粗竹勁干和潤秀竹筍,筆墨濃淡有致,富有情致;其二為雪竹,不以墨彩渲染烘托,而直接以淡墨草寫雪意,枝葉在雪中的掩映露藏、彎曲而又暗含張力的形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标签:竹畫佳作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