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書法藝術 >

董其昌書法作品欣賞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6-05-12

    董其昌(1555~1636),明代畫家、書法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致仕。繪畫專善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倪瓚等。講究筆情墨韻,畫格清潤明秀。書法初學顏真卿,后轉師晉、唐、宋諸名家,工楷、行、草書,自然秀雅。書畫理論對后世極有影響,有《容臺集》、《容臺別集》、《畫禪室隨筆》等著作傳世。其繪畫多從古人畫跡著手,通過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會貫通,探求得古人的筆墨情趣。他擅長運墨,墨色鮮麗,層次分明,于意趣簡淡中見天真秀潤。這一運墨特點,也體現在他的設色山水畫中。他還講究筆法,往往皴、擦、點、染互施,追求運筆的豐富變化,強調不為物象所束縛。影響最大、也是最集中地體現董其昌藝術思想的是“南北宗論”,他借用唐代佛教禪宗分為南、北二宗來解釋自唐至明數百年的繪畫發展,他按繪畫的創作方法和畫家的身份,將唐以后的山水畫也分為南北二宗,將水墨渲淡畫法的文人畫家比作南宗,將以青綠勾填畫法的職業畫家視為北宗,他自詡為南宗正派。
cn]
    在晚明書壇,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的應推董其昌。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書,形成生拙秀雅的書法風格。在書法理論上,他強調書法貴有古意,認為書法必須熟后能生,即以生拙之態來掩飾技法的嫻熟,借以表現書法的"士氣"。他重視書法家的文化藝術修養,主張多閱、多臨古人真跡,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提高藝術的悟性。這些與他在繪畫理論上提出的南北宗論是相通的。董其昌創造了一種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的秀雅風格。
.cn]
    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 今上海松江縣)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謚文敏。世稱“董香光”、“董文敏”、“董華亭”,在明末以書畫名重海內。

    董其昌學書道路是十分艱難的,起因是在考試時書法不好,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家。這在他的《畫禪室隨筆》有所記述,其中還自述學書經過:“初師顏平原《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晉魏,遂仿《黃庭經》及鐘元常《宣示表》、《力命表》、《還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謂逼古,…比游嘉興,得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又見右軍《官奴帖》于金陵,方悟從前妄自標評。”由此可見,他對于古代名家墨跡是認真臨摹的,在用筆用墨和結體布局方面,能融會貫通各家之長。以古為師,以古為法,他的書法成就一方面得力于自己刻苦勤奮,善于深刻地悟通、反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其與大收藏家項元汴的交往,得以飽覽許多書畫真跡。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董其昌在仕途上的通達,不是明代前幾位書家所能比擬的。到了清代,康熙又倍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于座右,晨夕觀賞。清代著名書家王文治《論書絕句》曾贊曰:“書家神品董華亭,楮墨空元透性靈。 除卻平原俱避席,同時何必說張邢。”一時士子皆學董其昌的妍美、軟媚,清初的書壇為董其昌籠罩,書風日下,實在是書壇的悲哀。對董其昌的批評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為最為激烈。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香光雖負盛名,然如休糧道士,神氣寒儉。若遇大將軍整軍厲武,壁壘摩天,旌旗變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他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行書以“二王”為宗,又得力于顏真卿、米芾、楊凝式諸家,趙孟俯的書風也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他的創作。草書植根于顏真卿《爭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懷素的圓勁和米芾的跌宕。用筆精到,能始終保持正鋒,作品中很少有偃筆、拙滯之筆;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或與他終日性情和易,參悟禪理有關。許多作品行中帶草,左圖這幅作品用筆有顏真卿率真之意,體勢有米芾的側欹,而布局得楊凝式的閑適舒朗,神采風韻似趙孟俯,輕捷自如而風華自足。董其昌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

    董其昌學識淵博,精通禪理,是一位集大成的書畫家,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其《畫禪室隨筆》是研究中國藝術史的一部極其重要的著作。

 

《杜甫醉歌行詩》(局部)

行書百羽扇賦 綾本 軸 136.5X60.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詩人及宰相張九齡,受朝中權臣排擠,因玄宗賜白羽扇,作賦以明志,含有明哲保身的涵義。董其昌這件作品寫于七十八歲(1632)高齡,仍然不失一貫的秀逸暢快的節奏,令人覺得余韻無窮。

《濬路馬湖記》 紙本,行書,縱29.3cm,橫607.5cm,132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該帖是董其昌所寫的一碑記。款署:董其昌撰并書。魏應嘉篆額。徐標建。有沈荃題跋。“王鴻緒印”、“安儀周家珍藏”及“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藏印。為王鴻緒、安岐、張若靄、清內府舊藏。
  《濬路馬湖記》 布局疏朗勻稱,是董其昌晚年之作,所謂“漸老漸熟,反歸平淡”,寓生秀于撲茂蒼拙,自然灑落。董其昌自評曰:“余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吾書往往率意,當吾作意,趙書亦輪一籌”(《容臺集》)

 

标签:董其昌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