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建筑設計 >

致敬!建築大師磯崎新作品合集!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22-12-30

 2022年12月29日,日本著名建築師、201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磯崎新因病去世,享年91歲。

圖片

磯崎新於1931年7月23日出生於日本九州大分縣,是日本著名後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師,設計過一係列的大型建築物,作品融合理性的現代主義結構、典雅的古典主義布局和裝飾、又兼有東方的細膩構件和裝飾特色,被認為是亞洲建築設計師的重要代表。

圖片

磯崎新是201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是第46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也是第八位來自日本的獲獎建築師。  

 

普利茲克評委團對他的評語是

 

 “他兼具對建築曆史和理論的深刻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有;他對有意義建築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斷演進,其方式方法總有新奇之處。“  “磯崎新是一個先驅者,他認識到對建築的需求是全球性與本地化的統一——這兩種力量構成同一個挑戰,”評審委員會主席斯蒂芬·布雷耶法官表示,“多年以來,他不懈努力,確保世界上具有悠久建築傳統的地區不局限於這一傳統,而是助力傳播這些傳統走向世界,同時從其他地區有所借鑒。”

圖片

 

磯崎新超越所處時代的全球視野,有力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對話。他融彙東西,絕非模仿拚貼,而是另辟蹊徑。作為慷慨奉獻的典範,他支持並鼓勵其他建築師,無論處於競爭關係或共同合作項目。鑒於上述原因,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選出磯崎新作為2019年度普利茲克獎獲得者。

 

“有的人在作品獲得很高評價之後,會去重複自己的作品。我不想做這樣的人。”

 

  磯崎新1931年出生於日本九州島大分市,今年已經88歲高齡,作為當代全球建築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建築作品不僅基於對建築本身的深刻理解,更是基於對哲學、曆史、理論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不僅僅是一個設計房子的匠人,更是一個對時間與空間、生與死、建設與破壞、繁榮和幻滅有著深刻反省的哲人。  

 

 PART 1 國際作品 

 

  許多人通過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個體育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聖喬治宮體育館開始了解到他的作品。  

 

01-聖喬治宮體育館(1992,西班牙巴塞羅那)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聖喬治宮體育館為1992年夏季奧運會而設計,至今仍然是巴塞羅那最大的室內體育設施。場館采用半地下結構,以盡量縮小設施的外部特征,突出了鄰近蒙錐克山的景致。圓形屋頂采用加泰羅尼亞拱頂技術建造,而斜坡形狀則受到佛教寺廟的啟發,同時使用磚、瓦、鋅和石灰華等本地可獲取材料作為飾麵。 磯崎新的項目作品遍布全球,涵蓋各種不同的規模和類型。在美國,磯崎新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當屬洛杉磯現代藝術博物館(1986)和位於佛羅裏達州的迪士尼總部大樓(1991)。前者是對拱頂形式的設計研究,或者他所稱的“圓柱體的修辭學”,後者則是對幾何形狀更為有趣的創作應用,頗具後現代風格。  

 

02-現代藝術博物館(1981-1986,美國洛杉磯)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洛杉磯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他的第一個國際項目,他憑借此項目一舉成為國際建築界的領軍人物。盡管存在爭議性和地域環境上的雙重挑戰,磯崎新憑借對建築尺度的清晰認知,將印度紅砂岩建築進行體量上的重組,使問題迎刃而解,同時運用黃金比例與陰陽理論貫穿始終,喚起東西方關係的互補性。  

 

03-迪士尼總部大樓(1987-1990,美國佛羅裏達)

圖片

圖片

 

“為了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合適的方法,我不能停留在單一的風格上,持續的變化成為了我自己的風格。”

 

磯崎新近年來仍保有非凡的創作活力,不斷創造建築代表作,如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2011), 與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合作為2011年海嘯受災地區設計的可移動充氣音樂廳“新方舟”(2013),以及2018年落成的米蘭新地標——氣勢恢宏而不失優雅的安聯大廈。  

 

04-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2004-2011,卡塔爾多哈)

圖片

圖片

圖片

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是中東最大的展覽中心之一,建築外牆的兩棵“大樹”靈感來自Sidratal-Muntaha,這是一種伊斯蘭聖樹,象征著第七天堂的盡頭。樹木造型包圍著外立麵上的玻璃幕牆,並支撐著屋頂。建築經過精心設計,並采用了節水和能效方麵的最新技術,在可持續性方麵的成效堪稱典範。  

 

05-安聯大廈(2003-2014,意大利米蘭)

圖片

圖片

圖片

安聯大廈是意大利最高的摩天大樓之一,也是米蘭市的新地標。這座50層建築物外部有三層玻璃幕牆,以每六層樓為一組構成彎曲,以減少陽光反射,彰顯出建築物的自然光照明特色。垂直結構與圓形結構相接的外觀營造出輕微的運動感,金色塗裝突出的四個外部支柱能夠抵抗震顫,多功能的內部結構則能夠靈活安排辦公空間。 磯崎新的作品兼取東西方文化,擁有超前的未來主義思想。通過對各大洲建築技術的掌握、對場地和環境的理解以及對細節的絲絲入扣,他的嚴謹與靈活得到了完美展示。磯崎新一直致力於促進東西方之間的對話,重新詮釋建築領域的全球化影響。  

 

06-冬奧會冰球館Pala Alpitour(2006,意大利都靈)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座可容納12,000人的體育場最初是為2006年冬季奧運會而設計,其靈感源自“隱形建築”概念。建築保持了對周圍環境的呼應,它的四個樓層中有兩個沉入地下,從而在整體高度上與附近的1934年世界杯體育場相輔相成。不鏽鋼和玻璃構成的外牆,無論在白天或夜晚都能夠營造出光彩。內部采用適應性結構,如伸縮看台和移動平台等設施讓空間演變成為可能,方便舉辦其他體育賽事、音樂會和各類會議。靈感源自“隱形建築”概念。  

 

07-多穆斯博物館(1993-1995,西班牙拉科魯尼亞)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座致力於探索人類自身的互動科學博物館坐落在Orzan灣的一個廢棄采石場。朝向海邊的外立麵形成一個彎曲的防護牆,以石板飾麵,看上去很像風帆或貝殼。另一側的外牆則由本地取材的花崗岩砌成,形狀曲折,類似折疊屏風。  

 

 

 PART 2 在中國的作品 

 

  在同時代的建築師中,磯崎新擁有驚人的產量與影響力,能夠理解錯綜複雜的區位環境並由此創造出一座非同凡響、精心設計、鼓舞人心的建築,從城市尺度格局到建築內部空間都成功可行。磯崎新曾在中國主持設計過諸多堪稱典範的建築作品。  

 

08-深圳文化中心(1998-2007,中國深圳)

圖片

圖片

圖片 項目坐落於深圳市福田中心區北部,包括中心圖書館與音樂廳兩部分。設計方案將整個文化中心看作一個城市大舞台,公共文化廣場上寓意“文化森林”的4組結構難度極大的鋼結構“黃金樹”構成了音樂廳和中心圖書館的進廳入口極為耀眼。  

09-上海喜瑪拉雅中心(2010,上海)

圖片

圖片

圖片

包裹在中國風的網格之下,自然、建築和商業形成一種奇特的融合。建築的概念源自森林裏不規則多孔的自然狀態,不均衡的充滿雕塑感的外立麵,光滑多變的紋理類似太湖石的形狀,建築內部洞穴般的氛圍。  

 

10-佛手湖國際會展中心(2011,南京)

圖片

圖片

圖片

項目位於南京浦口的四方藝術園區內,建築根據地形特征,布置在自然環抱的山穀之中。通過將兩棟細長條的主體建築與山穀軸線正交布置,確保了建築內部向山穀軸線方向的視線暢通。  

 

11-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2003-2008,北京)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美術館外牆覆蓋灰綠色的水沉岩板,每一塊的色澤經過時間的沉積形成不同的微妙變化,外牆的灰色與中央美院校園內其他建築的灰磚顏色相協調。建築內部錯層的樓梯與坡道相結合,既增加了垂直向視線交流的多樣性,又提供了動態體驗方式的可能性。  

 

12-哈爾濱音樂廳(2015,哈爾濱)

圖片

圖片

圖片

項目位於哈爾濱群力金河公園,整體造型采用“浮遊冰晶”的設計,猶如一顆璀璨的鑽石,既與哈爾濱的冰雕藝術相協調,也和新區打造冰雪文化的理念相融合。  

 

13-杭州中國濕地博物館(2009,杭州)

圖片

圖片

博物館坐落在一個綠色的山丘上,以“綠丘”作為表現載體,建築主體幾乎埋入山中,巧妙地與山丘融為一體。  

 

14-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2008-2014,上海)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項目坐落於上海曾經法租界的核心區,外形像一個遊泳池或者馬鞍。建築本身坐落在巨大的泉水上,以抵消地下三條地鐵線的震動對音樂廳的影響。內部采用竹編編織的反射板和由北海道柏木製成的舞台地板,工藝極具匠心。建築外部的陶土磚和傳統花園則突出了中國的特色。建築內有兩個大廳分別可容納1200和400名賓客,借助最新技術和敏感材料,兩個大廳都為聽眾營造了親密的聽覺平衡。  

 

15-湖南省博物館(2011-2017,長沙)

圖片

圖片

設計靈感來自“水汽”。湘江蜿蜒穿過長沙城,是一種浮現、融合的狀態。建築沒有完全沉到地裏,而是有著某種輕盈的漂浮感。建築外立麵外掛石材的風格引入使用了一些民間傳統的夯土建築形式,很有視覺衝擊力,建築內部既有老博物館的柱廊又有新湘博的設計體係體現了新與舊、當代與傳統的對話。  

 

16-日本侵華罪行館(2015,成都)

圖片

圖片

建築麵積約3500平方米,灰色的外牆,入口是一條曲折逼仄的坡道,建築采用當地的磚料與混凝土混合,呈現出曆史滄桑的氣息。他曾說過:“設計建築的目的比建築本身更重要。“這項目中可以看到磯崎新對待曆史的觀點,作為一個日本人他不但自己直麵那段黑暗的曆史,還頂著自己國內巨大的輿論壓力,通過接下這個項目讓更多的日本人去認清那段真實的曆史,這點很值得人尊敬。  

 

 

 PART 3 在日本的作品 

 

 
“當我剛剛開始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我的家鄉被燒毀了。一顆原子彈投放在廣島,所有的東西都被毀了,沒有建築,沒有樓房,甚至沒有城市…… 我在一切歸零的廢墟上長大。所以我在我的生活中,建築一直是缺席的,我開始思考人們如何重建他們的家園和城市。”

 

磯崎新的早期職業生涯開始於日本的戰後重建工作,在重建過程中,他不僅用大分縣醫館(1959-1960)和大分縣立圖書館(1962-1966)、“岩田學園”(1964)等建築作品改變了家鄉地貌,還對東西方社會之間的相互交流進行了重新定義,日本設計理念也由此對歐美地區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在1980年代。  

 

17-大分縣醫館(1959-1960)

圖片

 

18-大分縣立圖書館(1962-1966)

圖片

圖片

圖片

 

19-岩田學園(1964)

圖片

磯崎新是一個先驅者,他認識到對建築的需求是全球性與本地化的統一——這兩種力量構成同一個挑戰。他不懈努力,確保世界上具有悠久建築傳統的地區不局限於這一傳統,而是助力傳播這些傳統走向世界,同時從其他地區有所借鑒。  

 

20-富士見鄉村俱樂部(1973-1974)

圖片

 

21-北九州市立美術館(1972-1974,福岡)

圖片

圖片

  磯崎新的作品類型多樣化,包括從鄉土特色到高新科技的多元呈現。他不追隨潮流,直至今日仍不受風格派別所限,始終以自身獨特的方式別出新意。  

 

22-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1974)

圖片

圖片

圖片

美術館以建築師的“虛空藝術畫廊”概念為基礎,由一係列立方體組成,包括一個矩形的主幹和突出的兩翼。“立方體”概念延伸到大廳和畫廊等室內空間,以及包括倒影池在內的外部區域。  

 

23-岡山西警察署(1993-1996)

圖片

磯崎新關注真實的日常生活,提取文化中更本質的東西,致力於把當地文化用先進的理念、技術表達出來,使建築與當地社會維持一種緊密的關係。  

 

24-美濃陶瓷公園(1996-2002,岐阜縣)

圖片

圖片

坐落在層疊山穀中的陶瓷博物館,保留了周圍的植被,同時通過室外露台、觀景台和可以俯瞰四周的高地,化身為地貌形態的延伸。  

 

25-水戶藝術館(1986-1990,茨城)

圖片

圖片

水戶藝術館是為了紀念水戶市成立一百周年而建,這座文化綜合體由劇院、演出大廳和當代藝術畫廊組成。這座地標性的四螺旋塔由56個不同方向的三角形麵板組成,其靈感來自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無窮圓柱”。  

 

26-奈良百年紀念堂(1992-1998,奈良)

圖片

圖片

圖片

奈良100年會館Pala Alpitour奈良100年會館為紀念奈良立市一百周年而建,設計方案通過傾斜的外形和灰色瓷磚飾麵,向附近著名的東大寺致敬。  

 

27-築波中心大廈(1979-1983,茨城)

圖片

圖片

圖片

築波中心大廈位於日本戰後首批新興城市之一築波市,這座市民活動中心意在同時喚起人們對“廢墟”和“重建”的記憶。音樂廳、信息中心、酒店、餐廳和購物中心——這些就是讓城市煥發生機所需的全部設施。項目的焦點是一個下沉廣場,或稱之為“論壇”。麵向廣場一側的外牆采用了多種造型,外觀飾麵則采用質感反差巨大的材料,如光滑鋁材與混凝土、粗糙與拋光的花崗岩、拋光與未拋光的瓷磚等。  

 

28-Ark Nova琉森音樂節音樂廳(2011,日本)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rk Nova意為“新方舟”,為應對自然災害的一項舉措。球狀結構的PVC塗層聚酯薄膜能夠快速充氣和放氣,音樂廳也由此得以在多個地點巡回。最初的巡回範圍是受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及海嘯影響的地區。這個充氣的移動表演場地能夠為多達500位觀眾呈現一係列表演藝術,並已成為重建精神的象征。 在國際建築界同行中,磯崎新以富有遠見而著稱,自1960年代以來,他的前瞻性思維方式、對“空間藝術”的深入執著以及超越國界的工作方法屢屢得到事實印證。  

 

29-“空中都市” (1962)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1960年代初的“空中城市”規劃理論足見他對於未來城市圖景的早期探索,該設計構想是建造一座淩空盤錯於傳統城市之上的多層城市空間。有一次,磯崎新很偶然地認識了卡塔爾王國的王室成員。國王翻閱了他的作品集,指著其中的一頁,說這個很有趣,希望能在卡塔爾建造。國王翻開的那一頁,是40年前磯崎新未抱任何希望繪製的《空中都市》。 評委在評價磯崎新時說道:“在追尋建築意義的過程中,他創造了高質的建築,直到今天,他的作品無法用任何一種風格來定義。他始終保持全新的思維和視角來設計每一座建築,他的思想一直行走從未停滯。”  

 

 

 PART 4 非建築作品 

 

 
“比起建築設計,我喜歡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60年來他的作品除了其標誌性的建築,還涵蓋了哲學、視覺藝術、設計、音樂、電影和戲劇等領域。

圖片

 

圖片

圖片

磯崎新的家具設計(部分)

 

圖片

磯崎新的藝術作品

 

圖片

 

“我喜歡不真實的世界

在那裏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