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藝術課堂 > 書畫收藏知識 >

碑帖的收藏知識(4)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7-06-09

碑帖收藏家的收藏印記

碑帖原拓本歷經滄桑所存無幾,現存各名碑名帖全由歷朝收藏家和朝廷內府以臟亂地方官以收藏精心愛護,才傳至今日。因此鑒賞原拓本也就會涉及各朝代藏本轉輾流傳情況的析,也是鑒賞中的輔助依據。

一 收藏家的鑒賞能力

碑帖收藏是古玩收藏的一部分。由于碑帖的藝術性和學術性很強,歷史上的收藏者中有許多知名人士,他們具有很強鑒賞能力,大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鑒賞家。例臺我國著名鑒賞家羅振玉,年輕時就喜愛收藏,在他江西當私塾教師時,寧可不取年薪而取字畫代薪水,以后他就更注重收集字畫,把刻書鋪改成了書畫鋪,清王朝崩毀前后他到上海北就職,不斷收藏古玩字畫,而且還經營這方面生意。就在1899年河南安陽出土甲骨文時,他同黃伯川共同研究甲骨文與金文的比較,在辛亥革命時他逃亡日本,在日本繼續收集銅器、竹木簡幫甲骨文等,這樣他整理出版了《殷墟書契》,這使他名聲大振,使自己從一個收藏者轉變成鑒賞家。1913年后他成了我國鑒賞的權威,1924年溥儀如他入直南書房,成為“清室善后委員會”中國家級的鑒賞專家。與他同時代前后不少人都是從收藏的知識積累中成為鑒賞家,如王國維等。這也說明鑒賞學科是從收藏 實踐中發展起來的。

二 收藏印記的鑒賞作用

在碑帖收藏中具體有利于考證的主要是收藏家的題記款式和收藏印章,以及重新裝裱與整理的痕跡。題記款式前一章節已論述,這里主要介紹收藏章在鑒賞中的作用。

 1、帝王收藏印

我國碑帖收藏用印現保存帝王印的有唐“貞觀”印,然而“貞觀”印只見于拓本;還有“神龍”半印,這是唐中宗李顯的年號印,現存于《馮承素摹蘭亭序》本,說明唐初已將印鑒鈐于珍本以示重視。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酷愛書畫收藏,并刻有“集賢院御書印”和“集賢院御畫印”,它分別對宮內收藏書、畫作不同印記。現存孫過庭《書譜》、唐摹王羲之《上虞帖》等到蓋有此印,同時還“內合同”印,謝稚柳先生在鑒定時就此斷定為唐摹的帖本。帝王收藏印章以宋趙舍印鑒最多,臺“御書”、“雙龍方印”、“宣和”、“政和”、“內府圖書之印”,也用“重和”、“大觀”及“宣和中秘”等,凡經過他親覽的收藏品都蓋有此等印鑒。以后宋高宗也是酷愛收藏,制有多方印章,這樣不少帝王在內府收藏中,都有“藏賞”、“珍玩”、“御覽”等到印鑒。這就給我們在學習鑒賞時,除文獻作核對輔助依據外,還可在碑帖和墨跡上找到當時內府收藏印作輔助依據。

 2、個人收藏印

為帝王做鑒定的達官顯人,同時還是收藏家。唐以后碑帖原拓收藏都是豪富或地位顯赫者,主要因賞玩原拓碑帖,除了經濟實力外,還需要高的文化層次和藝術修養。他們也仿效帝王刻有私人收藏印章。如唐虞世南、褚逐良就有“世南”、“褚氏”印鑒存于摹刻拓本上。北宋有蘇耆、蘇舜欽的“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等,南宋賈似道有“魏國公”、“悅生”、“秋睿”等,這樣大批文人收藏家印鑒,使沒有進入內府流傳于民間的碑帖拓本,也打上了歷史的烙印,為唐以后一千多年中文物轉輾情況得到佐證。其中有一部分收藏家都將當時有爭議情況著錄說明,并都蓋上收藏印信,如元代郭天錫、趙孟兆、鮮于樞、柯九思等均富有收藏,而且經他們校勘后的碑帖較精,并蓋有印記。到明清時更有大批文人收藏家,特別是朱楓、文徵明.

标签: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