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環藝論文 >

淺談步行街(區)的規劃設計

作者:陳民稚 來源:Arting365 時間:2007-04-21
簡介: 本文主要從步行街(區)的形成和發展入手,分析了步行街(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交通方面等的規劃設計優點,重點提出了步行街(區)、在良好的交通體系、良好的空間環境意象、豐富的空間形式、獨特的景觀構成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原則,使步行街(區)能夠真正成為“步行者的天堂”。
關鍵字:步行街(區) 設計優點 設計原則

  “6月5日”一年一度的呼喚,一年一度的希望。從1972年到現在,人類已迎來了第24個環境日。盡管到這一天各國有識之士都要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憂心忡忡地大聲疾呼,但地球環境狀況卻仍然處在不斷惡化之中,人類正一步步地把自己擠推懸崖。君不見:廠礦區濃煙騰空,街道上臭氣熏天,馬路邊噪音刺耳;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擴大,受臭氧空洞的影響,太陽紫外線輻射長驅直入,人類皮膚癌發病率不斷上升,空氣質量嚴重惡化,全球有1.25億人口生活在岌岌可危之中,全球12%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

  1992年6月召開的“環境與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通過了《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與會員國一致承諾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作為未來的長期共同的發展戰略。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編制了《中國21世紀議程》,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確立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之與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基礎”。

  當代任何一個有人類群體意識和道德良知的人,都必然要認真地考慮目前日趨嚴峻的城市環境問題。任何社會、任何國家在改革的總體戰略中,一般都包括改善空間質量和生活環境的問題。現代城市規劃、設計正是作為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戰后的西方率先崛起的。

  現代城市設計比較偏重形體藝術和人的知覺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態及其組合,土地使用、開敞空間、步行街(區)、使用活動、交通與停車、保護與改造、標志等。其中開敞空間(Open Spece)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間(不包括那些隸屬于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風景、硬質景觀(如道路等)、公園、娛樂空間等。步行街則是城市開敞空間一個分支。歐洲大陸的荷蘭、德國、丹麥等國家最早發展了“無車輛交通區”,如德國埃森市的林貝克大街1922年封閉交通,1930年建成林蔭步行街,它是現代步行街的最早雛形。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脈和傳統。我國的城市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城市結構形態――中心結構和大量的街道組成的城市網格。這種結構形態為今天的城市帶來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進行城市更新。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國是世界上自行車的第一大王國,僅北京就有726萬輛,其保有量達80%~90%,而作為現代文明標志的汽車則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遞增,這迫使我們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統,以適應國情,改善我們所處的環境。

  實際上,步行街是現代人對日漸稀少的生機勃勃的街道生活現象的一種反撥。輪回――來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會發展的一個方面,“把街道還給行人”,“把人性尊嚴的空間還給市民”已成為世界范圍的呼聲。美國著名的人本主義城市規劃理論家劉易斯*芒福德認為“我們城市的存在不是為了汽車通行的方便,而是為了人的安全與文明”,他反對將公路通到市中心,他所喜愛的城市是有生活氣息(Iively)城市,具有鄰里中心,便于人們步行,人們可以在路旁咖啡館及有林蔭的街道上面對面地相遇;他推薦新澤西州的汽車與步行街分離的社區規劃。源于30年代,大規模實踐于60年代的復興,更新城市中心區成為“步行化”的直接原因,“步行化”目標絕不僅僅限于復興城市中心區的經濟,而且在于恢復人在城市中的地位,提高城市社會價值。芒福德認為:“城市最好的經濟模式是關心人和陶冶人”,“社會的重建必須從‘人的再生’開始”。許多步行街(區)的建成還證明,它使城市具有了新的活力,新的形象,并極大地改善了環境。

  步行街不只是美化環境規劃的一部分,而且還是繁榮城市商業活動和有機活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城隍廟步行商業街等都證明了這一作用的存在,而且步行街建設的成功與否還關系到城市中某特定地段,乃至整個城市的生活狀態,如西德的慕尼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慕尼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戰后經濟迅速起飛,人口劇增,使古城一度陷入困境。1963年,該市為此確立了“促進市中心的城市生活”的規劃設計目標。1965年,由津森教授帶領的小組在對全市交通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作出著名的“津森鑒定”,并建議將東西向的紐豪森街、考芬格街和南北向的凡恩街改為步行街,即所謂的“津森十字”,1968年議會通過該方案并付諸實施,1972年全城以節日氣氛慶賀竣工落成,其后使用反應極佳,其成功經驗有四:一是選址好,它與城市門戶火車站直接相聯系,通暢便捷;二是綜合解決了舊城交通問題;三是多功能;四是空間布局富有變化,設計精細,很好地利用和組織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筑文化遺產。

  在規劃中設立步行街區,可增加商店,使原先單一的街道發展為網狀,互相溝通的步行街區,并在功能上集文化、購物、娛樂、休息、歷史保護為一體。由于它外部空間采用人的尺度,所以它既能創造富有生氣的商業氣氛,又可減少在鬧市區對汽車的依賴。如莆田市的十字街改造為步行商業街,不但繁榮了商業活動,而且保護古譙周圍的街景特色。總之,步行街的規劃設置,有以下四個:

  一、規劃設計優點:

  (一)社會效益――它提供了步行、休息、社交聚會的場所,增進了人際交流和地域認同感,有利于培養市民一種維護、關心市容的自覺性;

  (二)經濟效益――極大地促進城市社區經濟的更加繁榮;

  (三)環境效益――減少空氣和視覺的污染,交通噪聲,并使建筑環境更富有人情味;

  (四)交通方面――步行街區可減少人車混行和汽車對環境所產生的壓力,減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交通擁擠狀態,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城市設計角度看來,步行要素有助于基本的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強有力地聯系現存的空間環境和行為格局,并有效地與城市未來的物質形態變化相聯系。

  二、城市步行街(區)規劃設計原則

  簡*格黑在《建筑之間的城市生活》一書中把城市生活分為三類: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帶有強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購物、上下班;②選擇活動――戶外條件允許時人們樂于進行的活動,如散步、觀光、戶外休息鍛煉;③社交活動――公共場所的交往活動,如談天、打招呼等。后兩類活動是高質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們受環境質量的影響尤為明顯。

  (一)良好的交通體系

  步行街的成功與否,交通問題是關鍵。設計中應考慮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況、停車的難易(我國特別要考慮自行車的停放問題)、路面的寬窄、投資渠道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資料表明,我國城市自行車出行率達60%~70%,故在規劃中須特別考慮停車場的設置,包括城市臨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層群為停車場地,以解決自行車停車用地緊張的矛盾。另外還應考慮自行車與公交換乘的停車場,在這種規劃下,遠期可考慮設置小車與中巴車專用道,使公交與自行車聯系更密切。在步行等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導非瀏覽、非購物人流通過,作為它的輔助道路進貨,也作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車分流、以汽車道(僅考慮公交線路、專用車輛、必須的貨運等)為聯系路,與城市道路網相聯,以自行車步行道為內核,獨立形成網絡狀,加上必備的環境設計,可形成環境質量高,集購物、娛樂、文化、飲食一體化的城市新型商業步行街區。

  (二)完整的空間環境意象

  美國著名城市設計理論家凱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提出了構成城市意象的五個要素:道路、邊界、區域、結點和標志。實際上就是人們認識與把握城市環境秩序的空間圖式。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進行描述。從城市設計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區空間環境的綜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間環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質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間環境比建筑更宜體現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賴于空間環境特色。

  ①道路

  作為城市商業環境中的道路,其作用體現為渠道(人、車的交通、疏散渠道)、紐帶(聯結商店、組成街道)、舞臺(人們在道路空間中展示生活、進行各種活動)。規劃中對道路與兩邊建筑物的高寬比以H/D=1為主,穿插一部分H/D=2的建筑。這樣的空間尺度關系既不失親切感,又不顯得過于狹窄,從視覺分析上是欣賞建筑立面的最佳視角,容易形成東主獨特的熱鬧氣氛的空間。

  ②區域

  作為城市中心區,由于城市商業活動本身的“集聚效應”,公建布局相對較為集中,由于人們生理與心理因素的影響,步行街長度取600―800米為宜。(即城市主干道的間距),加上購物的選擇性與連續性,銷售的集合性和互補性,最終形成集中成片的網絡化區域系統。

  ③中心

  中心即一定區域中有特點的空間形式,結合步行街的特點,規劃以一至二個廣場,可作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為其帶來特色與活動。

  ④標志

  入口,對于步行商業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在連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設置牌坊等作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進出,不許機動車輛進入,入口處設靈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設管理標志符號。由于它起著組織空間、引導空間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個沒有屋頂的內部空間,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間中的重要景觀,它是整個街道空間序列的開端。既可適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給人們以明顯的標志,還可突出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

  (三)豐富的空間形式

  城市是人類文化的長期積淀,并以一定的物質空間形式表達其文化特征。現代城市追求適居性的空間環境、追求界定鮮明、比例適宜的積極空間。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環境氣氛和空間特色,它是一種內在的構成要素,其表現力和感染力是豐富、深刻的。如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獨具的空間特色使美國第一個步行街建設獲得了成功。設計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動區為指導思想,把街道做成彎彎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統一設計的街道家具,創造了強烈動感和節奏感的街道空間,成了美國步行街中競相仿效的佳作。

  步行街區建筑內外的界線可以是虛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種向內吸引的感覺,也體現了我國傳統空間特征中“虛”的意境,并不像蘆原義信作為“圖”、“底”空間理論引證的意大利傳統街道。

  步行街區的布局形態可以是豐富多變的,①線狀沿街道布局―店鋪沿街道兩側呈線狀布置,鱗次櫛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間呈現一定的不規則狀。如北京琉璃廠、天津古文化街,②線面組合布置――大都有明顯的步行商業街,與路段上某些商業地塊聯系起來,形成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廟步行商業街;③面狀成片布局――商業街區在城市主干道一側集中布置,形成網狀形態,如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等。根據我國的功能和環境要求,步行街可分為多種形式:封閉式、半封閉式、轉運式和步道拓寬式。

  隨著歷史的發展,步行商業街的空間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綜合化發展。但在順應社會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應保留自身應有的傳統空間與風貌。可規劃設計適合當地文化脈胳特色的騎樓、過街樓、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內步行街等,以建構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步行購物系統,使城市空間具有歷史的延續性,以提高其價值觀念和深層意義。

  (四)獨特的景觀構成

  步行街具有獨特的構成因素,這些因素也是滿足現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構成城市環境風貌和組成部分。步行街由兩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鋪磚、標志性景觀(如雕塑、噴泉)、建筑立面、展示柜臺、招牌廣告、游樂設施(空間足夠時設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郵筒、休息坐椅、綠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頭獻藝等活動空間,其設計繁雜程度決不亞于設施建筑,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城市環境的整體連續性、人性化、類型的選擇和細部。

  三、結語

  步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空間易地方式,城市街道最初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街道空間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盛天的禮儀、競技、狂歡、市場交易都是在步行前提下存在的。我國古代的《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中記述的市井生活、京城看燈,街頭買解、法場劫人、茶棚獻藝等都構成了一幅幅街道生活的畫卷。在城市中設置步行街(區),根本目的就是把空間留給市民,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環境。據資料表明,中等城市市民平均出行2.245次/人*日,出行耗時24分鐘/次,自行車出行比重65.05%,步行出行比重32.95%。城市規劃設計必須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交通體系與休憩系統。今天,歷史走了一個“之”字形,街道重新回到市民的身邊,步行街(區)――作為一種富有活力的街道開敞空間――已成為現代城市設計中最基本的要素構成之一。

标签:規劃設計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