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環藝論文 >

植物景觀設計的一些思考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12-05-12

一、前言部分

1 寫作目的

城市化表現為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工商業的發展。它是一個生態學變更的全球動因,是除了南極洲以外的每個大洲所面臨的問題,并貫穿了整個生態系統[1]。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們的生活環境卻 每況愈下――森林植被遭嚴重破壞,土地荒漠化等問題頻頻出現,而同時卻又有報道:波蘭的華沙市有大小花園56處,人均占有綠地面積78平方米,成為占有綠地最多的花園城市;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各住宅之間都有200米寬的空地作為綠化區。凡私人建房者必留有1/3的空地作為草地或種花種樹。由此可見,在環境遭到破壞的同時,亦有很多人有意識地去維系它。

而庭園綠化是構成整個城市綠化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重視庭園植物景觀設計亦是提高人民生態意識的一種方式,從而達到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的目的。

2 有關概念

庭園(courtyard garden):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圍的場地通稱為庭或庭院。在庭院中經過適當區劃后種植樹木、花卉、果樹、蔬菜,或相應地添置設備和營造有觀賞價值的小品、建筑物等以美化環境,供游覽、休息之用的,稱為庭園。簡單的說,就是房屋建筑的外圍院落。你可以在立面設置人工山水,種植各種花草樹木,以供人們娛樂、觀賞和休憩。

住宅庭園,又可稱為家庭庭園或私人庭園。是生活空間中擴大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其意義為利用住宅空地,加以有計劃的布置,栽種各種觀賞性植物及其他裝飾、休閑、娛樂設施。對家庭成員助益頗大,其重要性如下:由于庭園的美化布置,使它可作為社交活動的場所;其次,可作為家庭生活的環境;再次,可作為特定用途的場所;最后,可作為個人嗜好所需的環境[2]。

植物景觀設計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藝術原理,充分利用植物素材在園林中創造出各種不同空間、不同藝術效果和適宜人居室外環境的活動[3]。

3 綜述范圍

本文針對庭園植物景觀進行專題研究,通過對國內外的庭院植物規劃設計的資料查閱,結合目前庭園植物景觀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總結國內外的研究和探索,比較分析各種不同觀點,進行歸納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4 有關主題或爭論的焦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地得到提高。隨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私人別墅,庭院文化再度受到關注。因此,庭院景觀的設計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但同時,在植物景觀設計方面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過分注重硬質元素,或過分注重植物色彩造型等方面要素,亦或是沒有根據庭院的實際規模、形狀以及本地的氣候和地理位置,就把國外的庭院風格直接照搬照抄等等。因此,如何依靠植物在庭院中的造景功能來創造出一份“光、色彩、線條”與“功能、美觀、比例”取得平衡的庭院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成了一個重點。

二、 主題部分

1 歷史背景

中國園林是一種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自然天趣是中國園林的特色。它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結合起來,融藝術境界和現實生活于一體,把社會生活、自然環境、人的審美情趣與美的理想水乳交融般地交織在一起,形成可坐可行,可游可居的現實物質空間。它是人們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偉大創造,“自然者為上品之上”,“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成為評價中國園林藝術的最高標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成為中國造園藝術的基本信條。中國園林的總體布局,要求庭院重深,處處鄰虛,空間上講求“隔景”、“藏景”,要求循環往復,無窮無盡,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營造出無限的意趣;在審美情趣上,則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特別講究因地制宜,因勢隨形[4]。

2 植物景觀設計的傳統

2.1 國外植物景觀設計的傳統

2.2.1 日式庭園

日式庭院可分為枯山水庭院、回游式庭園和茶道庭園。其中,枯山水庭院庭園內基本上不使用任何開花的植物,在精神上追求“凈、空、無”的終極狀態。而回游式庭園中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有株干不大,且生長緩慢的槭樹(槭樹為落葉植物,春季萌發時為紅色,夏季轉為綠色,秋季為橙紅色,因其優美的樹型和斑斕的葉色而深受人們喜愛,是秋季理想的景觀樹種),有造型優美的五針松,形態多姿的小喬木,有叢生灌木和覆蓋于巖石之上的地被植物以及羅漢松、日本鐵杉和常綠杜鵑(典型的有形體密實緊湊、生長良好的小葉杜鵑,將杜鵑修剪成為柔和的山脈,以比喻海浪波紋)。在回游式庭園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綠植物。常綠植物不僅可以保持園林的景觀風貌,也可為色彩淺亮的觀花或色葉植物提供一道綠色背景,而使園林色彩更為豐富多彩。

回游式庭園吸取枯山水和茶道庭園的造園特征,將庭園的四時觀賞性景觀與靜謐自然的鄉土氣息的風景融為一體,驚詫于其植物形體的高雅、沉靜,以及植物色彩的生動多姿,顯示出中國園林所沒有的天然和野趣[4]。

2.2.2 意大利臺地式

由于意大利半島三面瀕海,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園林建造在斜坡上[4]。意大利臺地園自高而低,隨著地形的變化植物配植也不盡相同。從建筑物開始,向外逐漸減弱整齊圖形的控制,而融于自然環境之中,在園林植物的配植上獨具特色。早期的庭園中植物種類繁多,以后注重植物本身的個性美。羅漢松挺拔蒼翠,常作為林蔭樹或列植;傘松具有圓錐形樹冠,作背景樹,是庭園中最富特色的植物。在平坦地帶運用整形的黃楊等作矮綠籬構成幾何形圖案,將花木分開,形成植壇。

由于意大利國土上陽光閃爍耀目,少用光亮色彩的花卉,而多用整齊修剪的常綠灌木,園路兩旁常列植絲蘭遮陰。文藝復興后期對整形的植物運用更多:有的修剪成門柱;有的修建成紀念柱;或在一定的地點把整形綠籬作成凸出、凹入的綠色背景,甚至修建剪成鳥獸、塔、亭等形式。意大利庭園中寶坎、臺承的運用變化很多,有的與壁泉相結合,有的與花壇相結合,轉折變化,高低錯落,形式十分豐富。庭園中也有用盆載植物來點綴;用黃楊綠籬修剪成主人的姓名;用修剪的植物布置在小徑的兩旁。園內植物常用意大利柏、月桂、水青岡、棕櫚、懸鈴木、白楊、檸檬、橄欖等。植壇內作為修剪成型的植物有黃楊、冬青、月桂樹、紫杉等[5]。

2.2.3 法國規整式

法國園林受到意大利規整臺地造園藝術的影響,也出現了臺地式園林布局,但法國地勢平坦,在園林布局規模上,顯得更為宏大而華麗。剪樹植壇,大量地運用花卉,在造型樹的邊緣,以時令鮮花鑲邊,成為繡花式花壇,在大面積草坪上,以栽植灌木花草來鑲嵌組合成各種紋理圖案[4]。

1638年J.布瓦索在他的著作《論依據自然和藝術的原則造園》中,明確地講:“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原則是變化的統一[5]。

2.2.4 英國自然式

英國是一個丘陵國家,地形有微差,呈緩坡丘陵。氣候溫暖多濕,從客觀條件上促使其園林形成自然風景式。其庭園花卉主要用紅色的天竺葵、藍色的半邊蓮、濃黃色的蒲包花[5]。

2.3 國內植物景觀設計的傳統

中國式庭院,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內營造出無限的意趣。

2.3.1 中國傳統園林中植物景觀的創造

植物的擬人化;將植物的詩情畫意寫入園林;用植物來命名建筑或園林景點;木本植物應用多、草本植物應用少,重現植物形體造景[3]。

2.3.2 花木培植的藝術原則

選擇自然屬性美與精神屬性美兼具的花木;貴精而不貴多。中國風景園林在配植花木時,特別強調“貴精不貴多”的藝術準則,務以簡潔點綴取勝,力避堆積蕪雜、主次不分,一般均以孤植和二四株叢植為主,對植、列植較少采用;月月有花,季季有景;選擇葉子具有觀賞價值的花木[6]。

3 國內外現狀

3.1 線條與比例的不平衡

沒有明確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過分注重鋪地等硬質元素,并且與建筑不協調;或沒有很好地進行場地勘察與測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栽種植物,結果,使得面積原來就不大的庭院更顯擁擠。

花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了中心,到處都塞滿了園藝精品。這個毛病使我們養成了一個致命的習慣,光憑一時沖動就把東西買回來了,全不考慮它的大小和是否適用。充斥在花園里的,除了植物外,還有許多的東西,結果,許多花園變得雜亂無章、毫無特色可言[7]。3.2 光與功能的不平衡

大多數的人都會憑一時沖動,將自己喜歡的植物從園藝中心購買回來,或是接受朋友或親戚饋贈的整盆植物或插枝。如此來說,植物多了,其結果就常常是植物隨意擺放,沒有真正地考慮過它的需求和最終的大小[7]。

沒有根據本地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亂栽種自己喜歡的植物,結果,植物根本無法生長。或者沒有根據庭院的實際規模、形狀,就把國外的庭院風格(例如日本枯山水庭院)直接照搬照抄。卻未想過此園林中兩種重要的標志性元素就是沙礫和石頭,植物景觀在這里完全是次要的,這個庭院或許是供冥思和靜靜欣賞的,而不是供孩子們游玩的家庭式庭園。它不一定會滿足園主的功能需求。

3.3 色彩與美觀的不平衡

即不考慮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不考慮藝術構成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2]。或是不了解植物色彩美原理在造景中的重要性,植物完全亂搭配。完全憑主觀意識亂栽種植物。結果植物搭配粗放不精細,配置存在甚多問題,形式要么過于雷同,要么缺少個性或太過復雜,整個庭院顯得雜亂無章,更無美觀而言。

4 庭園植物景觀設計的對策

“如果世界想要再度創造出偉大的園林,我們就必須從已經改變了的現代生活環境中,發現和應用那些曾經引導過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設計師的基本原則,并且積極學習科學在藝術表現規律方面給我們的教導。”

通過對于園林設計玄學的古典實例的研究,我意識到今天的園林設計玄學應該在比例、功能、舒適、節能和被動式設計的交織中取得平衡[8]。

4.1 線條與比例的平衡

絕大多數的庭園基址比較狹長,但往往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柵欄,似乎使空間變短,庭園變小了[9]。庭園小不僅使我們難以種植自己所喜歡的各種植物,而且在設計過程中也會因為缺乏空間而使我們的設計受到制約[10]。

事實上,植物自身就是一個三維定位,在庭園中是組成空間結構的主要成分,具有構成空間、分隔空間、障景作用[11]。在規劃植物的時候做到尺度宜人、比例協調,將可取得平衡[12]。

在一些成功的庭園植物景觀設計中,他們以不同高度和不同類型的地被植物來暗示空間邊界,構成了整個空間的地平面、垂直面及頂平面[12];其次,利用植物形成多種遮擋物,使觀賞者注意力集中到景物中,這樣使空間有較大的深遠感[12];再次,植物本身是組織庭院空間結構的重要部分,在配植過程中,做到與庭園總體布局及周圍的建筑物相協調,并與因地造景,因勢造景[11]最后達到烘托和完善建筑的作用。

4.2 光與功能的平衡

景觀設計師Sheila Wertimer說過,有時候,一個人會偶然來到一個顯然不是某個景觀設計師創作的最佳花園,而那些花園經常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變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和原來的設計幾乎沒有任何類同之處。它們的功能已不再適合當地,或者因為太過荒蕪和雜亂而不得不重新組建[13]。

而一個不能滿足園主使用需要的庭園,肯定是很差的庭院。形式必須服從功能,對庭園設計者來說是至理名言[12]。

此外,選擇一個開陽的區域或是一個多綠蔭的坐標的位置,顯然是很重要的。陽光從早到晚的移動變化也將決定你對植物的選擇及對池塘、植物區域及其他東西的位置的確定[7]。

古羅馬利用空氣降溫的別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供人們在溫暖的冬日里凝視著地平面沉思的防風并由日光取暖的石制座椅……暴君彼得的自加熱的室外步道……利用泥土、草地和鮮花塑造成的乘涼用的夏日座椅,再加上來自地中海島嶼上的古典庭園的蝴蝶和微風[8]。

這一切都說明了氣候影響著植物,同樣植物亦影響著氣候。而我們的目標正是建造一個美麗而又能滿足功能要求的被動微氣候,來滿足人們身體和靈魂的雙重需要[8]。

4.3 色彩與美觀的平衡

植物的和諧色彩搭配是形成成功景觀的關鍵。舉個例子,有一花園一角的植物景觀――以深紅的杜鵑花為基底,向上過渡到稍顯輕快的淡粉色,最后過渡到有明快感的灰白色木蘭樹。大塊濃重色彩的運用能掩蓋掉每一片樹葉,但另一方面,把濃重色彩當作微小的亮點來運用,效果就不一樣了,不會那么觸目驚心[14]。

此外,植物獨特的姿態、色彩、風韻之美都能給庭園帶來不一樣的景觀。

采用觀花、觀果、觀葉等各種喬灌木、藤本、宿根花卉與草本植物,利用它們的色彩美、形體美、線條美,則景色萬千。既可孤植以示個體之美,又能按一定的方式配植,體現群體美。或是種植諸如黃玫瑰一類的芳香植物,又使整個花園充滿了浪漫的氣息并增添了濃郁的感覺[15]。一年四季,植物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撩撥起人們不同的興趣。植物給花園帶來了生氣,也使園內堅硬的景觀建筑變得柔和起來[7]。如果說硬質景觀就像骨骼一樣,那么正確的植物配置會使你的庭園在一年四季都充滿了生機[10]。

5 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前景

一位美國設計師說過:“園林設計歸根到底是植物材料的設計,其目的是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其它的內容只有在一個有植物的環境下才能發揮出來。”

植物是園林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物質,與人息息相關,前些年曾流行一時的“草坪熱”、“彩色地被”終因其生態效益低、景觀模式化、維護費用高等缺陷而限制在局部區域使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必須懂得:

植物種類極其豐富,每種又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學特征、生態習性及觀賞特性,利用植物季相、形體變化、色彩變化等方面的特性及植物的地域性、親人性、組合的多變性、景觀的多樣性等特點,創造各種富有生機、舒適而美觀的人居環境;隨著栽培、育種技術的不斷提高,在株形、葉色等方面新品種的增加,植物景觀也會越來越豐富;中國植物文化底蘊深厚,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和高科技條件,可創造出人意料的效果。在充分掌握植物的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將它們靈活多變地組合成相對穩定的栽培群落,可得到無數的景色各異的植物景觀,這亦是園林設計師一生的孜孜追求[3]。

三、 總結部分

植物景觀設計要求在了解每一種園林植物的生態學特性和生態習性的基礎上,模擬自然群落設計出與園林規劃設計思想、立意相一致的各種空間,創造不同的氛圍。它是融科學與藝術于一體的應用型學科,它既是一門意境營造藝術、視覺造型藝術,同時又是一門應用科學。一方面,它創造顯示生活的環境;另一方面,它又反映意識形態以及表達強烈的情感,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要。

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其后果日漸顯露,人們正面臨著日益惡化的居住環境。城市居住要提高生活環境的質量,就主要靠植物來改善。而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教育部主管鮑萊表示: “現在的庭園風格是屬于野外式的, 比起傳統、靜態展示的庭院, 我們與環境的關系更為密切,也兼顧生物進化的需求。所以,現代庭園植物景觀設計的側重點在于推崇園林生態化。其次,庭園植物配植應該根據總體形式 ――地域的特點,包括氣候、地形確定的。再次,植物配置應注重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注重用整體性的原則來構建一個植物種類繁多、結構穩定、功能強大的相對穩定生態系統。最后,在植物選擇上注重“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

四、參考文獻

[1] Richard M. Smith, Kevin J. Gaston, Philip H. Warren and Ken Thompson.Urban domestic gardens(V):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cover composition, housing and landscape[J] .Landscape Ecology (2005) 20:235~253.

[2] 盧圣主編.植物造景[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278~281.

[3] 陳月華,王曉紅主編.植物景觀設計[M].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5.

[4] 高永剛著.庭院設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15~35.

[5] 劉少宗主編.園林植物造景〈上〉景觀設計縱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45~86.

[6] 章采烈編著.中國園林藝術通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58~261.

[7] 戴維?斯蒂文森.花園設計[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20~40.

[8] [美]奇普?沙利文著,沈浮,王志姍譯.庭院與氣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20.

[9] [英]約翰?莫爾蘭登著,王曉春,周曉峰譯.家庭花園彩色圖說[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20.

[10] [英]彼特?麥霍伊編著,姬文桂譯. 小庭院規劃指南(百通集團) [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69~197.

[11] 關蓓,何蔚.植物在庭園景觀中的造景功能[J].資源與環境,2006,(9):185~186.

[12] 王庭熙主編.住宅庭院設計圖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15.

[13] Suzanne McDaniel VanDeMark.What to retain, What to emulate, What to toss[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6,(2):38~45.

[14] [英]卡羅琳?博伊塞特著,劉德江,徐勇譯.園藝設計大全(1)[M].廣東:廣州科技出版社,2002:1~10.

[15] Hermann Weis,ASLA .Cheating A Private Haven[J]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6,(4):52~61.

标签: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