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景觀設計 >

中國古代園林的欣賞

作者:未知 來源:未知 時間:2006-03-26

一、中國古代園林的起源與發展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澤、水泉、樹木、鳥獸進行初期的造園活動。最初的形式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圍內讓草木和鳥獸滋生繁育;還挖池筑臺,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享樂。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曾建“靈囿”。

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已經有了成組的風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臺。自然山水園林已經萌芽,而且在園林中構亭營橋,種植花木。園林的組成要素都已具備,不再是簡單的囿了。

秦漢時期出現了以官室建筑為主的宮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長池,并在池中筑蓬萊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中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崇尚自然。私家園林逐漸增加。

唐宋時期園林達到成熟階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園林或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園林的布局與造景中,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層地主階級的詩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寫意山水園在體現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疊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時期,園林藝術進入精深發展階段,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北方的帝王宮苑,在設計和建造上,都達到了高峰。現代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于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園林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二、中國古代國林的特色

(一)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在造園藝術上包含兩層內容。一是總體布局、組合要合乎自然。山與水的關系以及假山中峰、澗、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觀規律。二是每個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組合要合乎自然規律。如假山峰巒是由許多小的石料拼疊合成,疊砌時要仿天然巖石的紋脈,盡量減少人工拼疊的痕跡。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狀。花木布置應是疏密相間,形態天然。喬灌木也錯雜相間,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間,融于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其中主要是用建筑來圍蔽和分隔空間。分隔空間力求從視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現自然。為此,必須處理好形與神、景與情、意與境、虛與實、動與靜、因與借、真與假、有限與無限、有法與無法等種種關系。如此,則把園內空間與自然空間融合和擴展開來。比如漏窗的運用,使空間流通、視覺流暢,因而隔而不絕,在空間上起互相滲透的作用。在漏窗內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竹樹迷離搖曳,亭臺樓閣時隱時現,遠空藍天白云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三)園林建筑,順應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樓、臺、閣、館、齋、舫、墻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紋、石洞、石階、石峰等都顯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邊曲折自如,水中波紋層層遞進,也都顯示自然的風光。所有建筑,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地下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并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四)樹木花卉,表現自然

與西方系統園林不同,中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卉的處理與安設,講究表現自然。松柏高聳入云,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數里盛開…… 乃至于樹枝彎曲自如,花朵迎面撲香……其形與神,其意與境都十分重在表現自然。

師法自然,融于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獨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三、中國古代園林分類。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筑色彩富麗堂皇,建筑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國、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二)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

1,北方類型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由于風格粗擴,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

2,江南類型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范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致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為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積小,略感局促。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類型

因為其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筑物都較高而寬敞。現存嶺南類型園林,有著名的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東榮的可園、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四、中國古代園林的組成要素

一、筑山

為表現自然,筑山是造園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征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東漢梁冀模仿伊洛二峽,有園中累土構石為山,從而開拓了從對神仙世界向往,轉向對自然山水的模仿,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

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們,采用概括、提煉手法,所造山的真實尺度大大縮小,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這種寫意式的疊山,比自然主義模仿大大前進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詩、山水畫的發展,玩賞藝術的發展,對疊山藝術更為講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愛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巧、以石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藝術,更為成熟和普及。(明)計成在《園冶》的“攝山”一節中,列舉了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魚缸、峰、巒、巖、洞、澗、曲水、瀑布等17種形式,總結了明代的造山技術。清代造山技術更為發展和普及。(清)造園家,創造了穹形洞壑的疊砌方法,用大小石鉤帶砌成拱形,頂壁一氣,酷似天然消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疊山倒垂的鐘乳石,比明代以條石封合收頂的疊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為表現自然,理池也是造園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自然式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森的寂靜深遠的境界取勝。人們或觀賞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觀賞水中治然自得的游魚,或觀賞水中芙蕖睡蓮,或觀賞水中皎潔的明月……自然式園林也表現水的動態美,但不是噴泉和規則式的臺階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頭、礬口,以表現經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為如此,園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

(一)掩。以建筑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臨水建筑,除主要廳堂前的平臺,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論亭、廊、閣、謝,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猶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邊的視線局限;或臨水布蒲葦岸、雜木迷離,造成池水無邊的視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橫斷于水面,或隔水凈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怪石縱橫、犬牙交齒,并植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么雖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風致的審美感覺。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猶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準,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技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樹.葉的形狀,都追求自然優美;二講色美,樹葉、樹干、花都要求有各種自然的色彩美,如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白皮松,斑駁的糧榆,白色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三講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綠,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臘梅最為淡雅、蘭花最為清幽。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起襯托作用,又往往和園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松柏象征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征潔凈無暇,蘭花象征幽居隱士,玉蘭、牡丹、桂花象征榮華富貴,石榴象征多子多孫,紫薇象征高官厚祿等。

古樹名木對創造園林氣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樸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與古樹名木矛盾時,寧可挪動建筑以保住大樹。計成在《園冶》中說:“多年樹木,礙箭檐垣,讓一步可以立根,研數椏不妨封頂。”構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樹艱難。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标签:園林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