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景觀設計 >

日本園林之枯山水庭院(2)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06-13

 

    15世紀建于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最有名的園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細卵石鋪地所構成。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石組以苔鑲邊,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紋。同心波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看是白砂、綠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純色,從此物的色系深淺變化中可找到與彼物的交相調諧之處。而砂石的細小與主石的粗獷、植物的"軟"與石的"硬"、臥石與立石的不同形態等,又往往于對比中顯其呼應。因其屬眺望園,故除耙制細石之人以外,無人可以邁進此園。而各方游客則會坐在庭園邊的深色走廊上--有時會滯留數小時,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龍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義。

    你可以將這樣一個庭園理解為河流中的巖石,或傳說中的神秘小島,但若僅從美學角度考慮亦堪稱絕作;它對組群、平衡、運動和韻律等充分權衡,其總體布局相對協調,以至于稍微移動某一塊石便會破壞該庭園的整體效果。 由古岳禪師在16世紀設計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東北庭,通過巧妙地運用尺度和透視感,用巖石和沙礫營造出一條"河道"。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風,或交錯如門扇,或層疊如臺階,其理石技藝精湛,當觀者遠眺時,分明能感覺到"水"在高聳的峭壁間流淌,在低淺的橋下奔流。


     江戶時期,日本庭園中出現了以低矮灌木為主景的修剪式枯山水,其中,以17世紀滋賀縣的大池寺庭園為代表作。它將杜鵑灌木叢修剪為幾何形體,象征一艘"船"在波浪中航行,從而展現了一幅禪宗海景圖。
同樣位于京都的東福寺方丈北庭是日本昭和時代的枯山水庭園。它雖然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卻仍然遵循古代的禪宗法則。其最具特色的是,這一庭園中,由苔蘚和石塊構成棋盤似的小方塊,宛如退潮時海岸邊的泡沫。它以一條曲線收邊,邊緣處種以成片的低矮灌木叢,配上星星點點靜靜開放的杜鵑花,給寧靜的庭園添了幾分生氣。









 

标签:日本園林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