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建筑是歐洲建筑史上繼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現的一種建筑風格。十五世紀產生于意大利,后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了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筑。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在文藝復興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藝復興建筑最明顯的特征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筑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筑,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觀著和諧與理性,并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但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筑師絕不是食古不化的人。雖然有人(如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在著作中為古典柱式制定出嚴格的規范。不過當時的建筑師,包括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本人在內并沒有受規范的束縛。
他們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靈活變通,大膽創新,甚至將各個地區的建筑風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們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上的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律、新的施工機具等等,運用到建筑創作實踐中去。
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類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師在創作中既體現統一的時代風格,又十分重視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總之,文藝復興建筑,特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個大發展和大提高的時期。
一般認為,十五世紀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成,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開端。而關于文藝復興建筑何時結束的問題,建筑史界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學者認為一直到 十八世紀末,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屬于文藝復興建筑時期。另一種看法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到十七世紀初就結束了,此后轉為巴洛克建筑風格。
意大利以外地區的文藝復興建筑的形成和延續呈現著復雜、曲折和參差不一的狀況。建筑史學界對其它各國文藝復興建筑的性質和延續時間并無一致的見解。盡管如此,建筑史學界仍然公認 ,以意大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建筑,對以后幾百年的歐洲及其他許多地區的建筑風格都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影響。
佛羅倫薩主教堂通常也叫做圣瑪麗亞百花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以后,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它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技術成就和藝術特色,都體現著文藝復興這個嶄新時代的進取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教堂的大穹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它是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1379-1446)的杰作,高91米(僅比現代建筑中超高層的概念少不到10米),最大直徑達45.52米,在幾百年前從設計到施工可以說都是一個奇跡。進入教堂,爬經436級樓梯,通過狹窄的螺旋形階梯到達頂部,更可以俯覽整個佛羅倫薩。與穹頂相比,教堂的西立面則更呈現出一種活潑歡快的氣氛――普拉托的綠色、卡拉拉的白色及馬雷馬的紅色,來自三個不同地方的三色大理石也演變為今日意大利國旗的顏色。
主教堂及其穹頂是一個永遠的標志物。無論距離遠近,在任何街道,白天還是夜晚,它突出的輪廓和尺度都能給人一種特別的感動。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致敬!建築大師磯崎新作建筑設計2022-12-30
H Code|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建筑設計2020-05-13
日本建築界最高榮譽 | 2建筑設計2020-04-20
波蘭建築設計師Karina Wic建筑設計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