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平面設計 > 文案集粹 > 畫冊樓書文案 >

芙蓉古城樓盤樓書文案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8-03-23
“人性――建筑――自然”的思考
我們需要真正的文化生存(“芙蓉古城”是文化的)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以化成天下。”
――《周易?賁?彖》
“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胡適
一種居住文化的回歸
世界上最嬌氣的動物是什么?
人。
人不能直接暴露、生活在大自然中。
文明程度越高,人就越需要同大自然隔著一層。
文明人用各種材料,通過各種方法,把自己從大自然中圍隔出來。
夏天,人們戴上太陽鏡,避開陽光直射的傷害,這就是“圍隔”。
雨傘、雨衣(也包括避孕套)是“圍隔”,衣服、空調更是“圍隔”。
工業、農業、醫學……的目的,都在“圍隔”。
人只有把自己從大自然界圍隔出來,人才會感覺舒適、自在。
人,說到底,是一種圍隔了的動物。圍隔即文明。
建筑也是“圍隔”,人借助于建筑材料,從大自然空間圍隔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人造空間來,用于居住、辦公、飲食、娛樂、玩耍、標榜成就……
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是什么?
人。
人時時處處要依賴大自然,但又時時處處刻意要同大自然隔著一層。
人性是物質的。
人從呱呱墜地起就從未間斷過對物質的索取,從“生存”到“生活”,這種對物質的貪欲在無限地膨脹,而這種物欲只能在極度文明化的世界里才可能得到滿足,只有在極度險惡的經濟社會關系環境中抗爭才可能得以實現。
人性是精神的。
人從第一次享受贊美之辭時,便開始了精神欲望的過程。人吮吸的第一口乳汁,索取物質精神的同時,也在索取精神母愛。愛與恨、尊與卑、成功與失意、認同與排斥……共同構筑了人性的精神世界。既然是征程,必然伴隨著流血與犧牲,于是人性總是“很受傷”,征服與目標的無限交替,游戲總是“比較煩”。于是人性開始懷念、向往它的最原始的、最純樸、最簡單的狀態――無欲無爭,無拘無束,和睦友善,互相關懷。這便提出了令人與自然間的這種“圍隔”單純化的要求,反映在空間上是回歸人誕生之初的建筑起點,反映在時間上是再回到那個刻骨銘心的、魂牽夢繞的無比幸福的“純真年代”。
這種時間與空間上的人性回歸,共同構筑了一種居住文化的回歸――“芙蓉古城”。
“芙蓉古城”――“文化生存的回響。”
我們需要真正的自然生存(“芙蓉古城”是自然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
“宅者,人之本。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黃帝宅經》
一種自然精神的皈依
人類經常處于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向著科學與文明大步邁進,凱歌高奏;另一方面又在精神上頻頻地返顧舊鄉,尋歸自然。理性的高唱入云,常伴著自然的幽咽,因此人類的記憶里總有一個往古的家園之夢。《舊約?創世紀》里那流淌著清泉、生長著繁茂大樹和結著鮮美果實的伊甸園,耐人尋味,叫人魂牽。如果我們不是以宗教眼光來看待,那豈不象征著人類對大自然家園的親切記憶嗎?“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人――住宅――環境(自然)本應和諧相處,共生共榮,而現代工業文明卻將人類推離自然愈來愈遠。人口密集,交通擁擠,噪音刺耳,空氣污染,環境惡化,現代都市病灶無情地壓抑、扭曲著人性的本真需求,人們掙扎著、呼喊著,無時無刻不在渴望回歸生態的居所,皈依自然的樂園,享受花紅照水,柳綠飛翻,鳥鳴澗關,疊泉生煙……
芙蓉古城――“卜筑因自然。”
我們需要真正的和諧生存(“芙蓉古城”是和諧的)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莊子
“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
――《黃帝宅經》
一種和諧之美的重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擁有美是一筆財富,
欣賞美是一種享受,
創造美是一種義務,
美如“錯采鏤金,雕繢滿眼”,
美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美為何物?
美是霧里看花,
美是隔簾望月,
美是細雨下,點碎落花聲,
美是微風里,飄來流水者,
美是人類優雅而溫馨的一脈詩意和芳魂。
美在何處?
美在你我的眼里,
美在你我的心里,
美在“芙蓉古城”生存的和諧里……
“芙蓉古城”――“和諧之謂美。”
我們需要真正的自由生存(“芙蓉古城”是自由的)
“我自由,所以我的靈魂像蝴蝶的翅膀一樣五彩繽紛。”
― ―《方舟》
“美將我們俘虜,但更美卻將我們釋放。”
――紀伯倫
一種人性自由的依存
生是一種狀態,活是一個過程,
生活就是尋求一種真正的擁有――
忙碌時我們留戀安閑,
喧囂時我們守望自然,
炎夏方知碧波珍貴,
寒冬始悟赤日多情。
人生的道路正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
一出生便是自己,
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
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
也可能在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在熙熙攘攘為名利的都市中,
要實現后一種可能極為不易,
為此,人們常常“逃離”紛繁城市,
長途跋涉,借山川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
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尋找自己依存的座標,
把自己抓住。
人是自然(物質)的,人是社會(精神)的,人更是自由(人性)的,
自由的人才是屬于自己的。
自由是對人性的最大尊重,是對生命的最大關愛。
“自由生存”是人性對生存時間和空間的至善追求,是生存的至高境界。
“芙蓉古城”――“你的心是自由的”。
“芙蓉古城”四大人性功能分區
在“芙蓉古城”,以居家、餐飲、娛樂、休閑、旅游、度假為主體的系統工程,構成了“芙蓉古城”內部的現代生活享受。“芙蓉古城”在整體規劃上處處昭示對生命的摯愛, “居住區”、“文化區”、“商業區”、“酒店區”四大人性功能分區,有效地使動靜區隔,達到了四大區域 “和諧共處,互為良動”的完美境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有文化底蘊的“1+1”生活模式),一種全新的投資方式(一種“增值的期望”)”的全新模式。
“芙蓉古城”“居住區”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讓人們從喧囂 “塵”世的鋼筋混凝土高樓中“解脫”出來,回到親情充盈、古韻流香的“院宅”,身心與自然 “親密接觸”,自然之子璞返真歸,感受詩意的棲居。眾所周知,乘坐馬車是昔年中西方貴族引以為榮的出行模式,在今天的“芙蓉古城”,馬車將喚起人們對遠古城鎮的遙想,在清脆悠遠的馬蹄聲中神游八極;溶洞式(室內)溫泉,日式(室外)溫泉,讓你享受“源自天然的‘洗禮’”;中心休閑廣場,成都古代名人雕塑屹立其間,時空仿佛倒轉,名人大家一一浮現眼前,讓人領略思想的博大,感悟智慧的無邊,不覺間與古人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對話;占地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高尚豪華會所,設置大堂、餐廳、會議廳、商務中心、MBA學術論壇中心、美容美發中心等,超凡品味,彰顯身份;小型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沙灘排球場、高爾夫練習場等運動場所,掩映在重重花木間,讓心靈在此放飛,讓生命之樹常青;老年健康中心,門球場、太極拳演練基地設備齊全、關懷備至,“最美不過夕陽紅”的真諦在此得以深刻詮釋;專線公交車的開通,讓人們從“芙蓉古城”進出成都市區更具時速;以及專家門診、護理中心、美容中心、購物超市、“綠色”菜市等的設立,全方位照顧和呵護業主的居家生活。
“人類文化是人類賴以生存并超脫其動物性和區別于動物生活的一切。”(弗勒伊德語)文化同人類自身一樣古老,類人猿用石塊磨制第一把斧,第一次使用音節清晰的語言,就表明人類產生了,同時文化開始出現了。自然之流,歷史之流構成了人類文化之流的源頭。文化作為人類的生存手段,用以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文化作為人類的生存方式,它是人類生存的手段和工具。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任何城市的魅力均可概括為“三分山水,七分文化”。在物質世界中,文化滿足是一種幸福,人生的成就離不開文化的成就。文化是人性的光芒,是人與人心靈的交流,在找尋物質的居住空間時,現代人也在努力尋求精神的共享空間。對“文化生存”的追求成為一種趨勢,有了文化共享共存空間,我們的住宅才成為真正的心靈棲息之所。
“芙蓉古城”“文化區”,人文郁起,各類藝術協會常年活動于此,進行學術講座與交流,以及博物館內高品味的書畫作品與傳統工藝品展覽,讓人們足不出戶便能親領文化名人的風采;大型閱覽室,各類雜志、圖書、報刊云集于此,根植傳統文化,匯聚先鋒時尚,讓人們在知識海洋里盡情遨游,樂而忘返,可謂“鉛華墨香載年厚,名葉讀進茶韻間。”;戶戶寬帶上網,讓你一“網”情深,在第一時間內了知天下事;幼稚園,縷縷書香氣,濃農文化味,傾注大師深意,賦予下一代智慧開啟的必備土壤;青少年素質教育中心,特邀專家名師,各種愛好培訓,琴棋書畫及文體項目應有盡有,真正的成長平臺,大器之行始于足下,教育不再忙碌奔波,生活一切從容不迫。
“芙蓉古城”“商業區”,規模弘麗,商氣十足。“成都之好,游樂燕集”的習俗在此得到了極至發揮――“小吃一條街”,網羅成都名小吃:冷食熱菜,面食類,糕團甜點類,零食類等品種繁多,全由名師主理,讓人大飽口福,品味無窮;“藝術品一條街”,蜀繡、蜀錦、竹簾畫、漆器、剪紙、泥塑、刺繡、挑花、木雕等傳統手工制品不勝枚舉,嘆為觀止,疑是夢回唐朝;老成都曾有的陀螺、響簧、鐵環、毽子、風箏、彈子等飽含濃郁鄉土色彩的玩具也將在“芙蓉古城”街市上重現,肯定會讓長期匿于都市的孩子們找到新的樂園,那些懷舊的中老年人,肯定也會因為與童年玩具情節的重逢而百感交集,思緒翩遷……
“芙蓉古城”“酒店區”,富麗堂皇,酒店、茶館、咖啡屋、卡拉OK廳、舞廳應有盡有,令人艷羨不已。每至夜幕時分,尤其是在銀勾高懸,月光如洗的夜里,“芙蓉古城”宛如一位古典而又現代的絕代佳麗,恬靜而飽含風情,從各個側面向人們展露著她的韻味。酒店里,流光溢彩,杯光觥影,紳士淑女,淺言笑兮,空氣中朦朧著香檳的芳馥,讓人如醉如迷;茶館里,男女老少品茗聊天,看川戲、聽評書,其樂融融;咖啡屋內,情侶們出雙入對,忘情于梁祝撥弦的溫馨之中,幸福誰與其說;卡拉OK廳、舞廳,勁歌熱舞,開啟活力,釋放自己,盡得風流……
“芙蓉古城”,和諧的生存,生存的和諧,二者水乳交融,宛如一曲永恒的樂章綿亙不絕,令人蕩氣回腸,真可謂“除了誘惑,我什么都能抗拒。”
江南水系園林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宋?郭熙
“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深或淺,不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沈復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
――《詩經?小雅?鶴鳴》
“曲徑通幽處,園林無俗情”
――清?王貽運
“萬物莫善于木,故樹木也”。
――《詩經?小雅?小弁》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老子?八章》
木與石,生命與水的對話――園林藝術的人格化

樹木的“文化情結”
從古羅馬的“金枝”到中國的“社樹”,從古代的“祭木”風俗到詩意的“森林意境”,積淀著森林――樹木的“文化情結”。人類在離開森林家園之后,愈來愈呈現出矛盾而復雜的心理,一方面人們追求進步,日益邁向文明,而另一方面又在精神上頻頻返顧舊鄉,留戀原始家園。尤其是當文明社會愈來愈暴露出矛盾沖突的時候,就更是詩化原始情境。作為原始家園象征的森林,便成為現代人遠離塵世,尋找身心自由的精神憩園了。悠悠往古,夢牽魂縈,森林意境被回味著,也被創造著。
自古以來,人類便“法天營居,參天作城”,以求達到“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至善境界。在建筑布局上講究“負陰抱陽、背山面水”、“藏風得水”、“藏風聚氣”等傳統居家文化之要義。在建筑材質方面則追求石質階墻、路面+木質抬梁式結構,由此亦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獨特風格。芙蓉古城――這座“塵”外之城,“原天地之美”,傳承了中國傳統建筑之精髓,古韻悠雅,靈性十足,堪稱“中華一絕”。
人類甫一誕生,便以小心翼翼的目光審視著自然。在這樣的目光里,大自然充滿生命的光輝,生命的色彩。于是人類把自身的生命普及萬物,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自然是神秘的,驚奇的,令人激動的,這種情感,化作了對自然的虔敬與崇拜;既然自然是神秘的,充滿生命力的,因此它是可以與之對話,與之交流的……
“芙蓉古城”是置信房產開發者在深諳“環境之于人,猶水之于魚”的前提下,竭力為現代人營造的璞返真歸的居家環境,讓人們“從建筑森林回歸生態自然”,符合人的生存需要和心性發展。在這里,你總會有這樣的感覺:住在“芙蓉古城”真的“很成都,也很中國”。
有人說:愛是一支離弦的箭。她是不顧一切的!
有人說:真正喜愛一樣東西,你會愛到她的血液里。
假如你對“芙蓉古城”情有獨鐘,你便能感到你對“她”的那份愛便是屬于這種,強烈失控,除了沖動,什么都能克制。因為你的心是自由的!
在“芙蓉古城”,推開厚重的木門,我們能感覺到心情迅速趨乎平和,平靜;古韻悠雅的院宅,亦莊亦諧,那勾心斗角,瓊樓玉宇,雕梁畫棟,親水廊子,美人靠,讓我們欽羨不已激動不已。沿著悠回斗折的長廊,我們的視覺不斷應對迥異的空間;觸摸渾圓的柱身,我們仿佛感觸到生命的律動;嗅著木質散發的味道,我們能夠斷定這是一種叫“樹”的生命的味道。
這樣的建筑總能讓人找到生命與自然的投影:原木,蠻石,隨彎就曲,生自天然,是本性,本色,本形之美,是一種靈性的美,彌散著天籟地韻的音律。
一幢真正稱得上“靈性”的建筑,它是能很好的處理好生命與水的關系。“芙蓉古城”深諳“上善若水”,“有水則靈,有水透氣”的真諦,從“天水”、生活用水、排污水到觀賞、嬉戲之水的處理方式延及建筑與水、人與水、植物與水的親密程度,都拿捏得恰如其分。“橫向之水帶環抱之勢,流去之水盤桓彌留,匯聚之水清凈悠揚”,“一方人筑一方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芙蓉古城”,生命與自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通與和諧。可謂“八極可圍于寸眸,萬物可齊于一朝。”回望處,你能深切地體悟到――那柱礎,那飛檐,在清風明月下生;那粉墻,那斗拱,在鳥啼蟲鳴中長,她們是大自然的親骨肉……
可游――“夢回蘇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一種推崇,更是一種共識,也難怪幾千年來中國的遷客騷人反復吟詠一個不變的主題――“憶江南”。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行旅江南的人,誰不為“白云怡意、清泉洗心”的蘇州園林而驚嘆不置,誰不為“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杭州圣景而嘆為觀止?誰不為徽州鄉土建筑及楠溪江中游古村落這兩大中國鄉土建筑的代表之作而魂縈夢繞?若不至此,又怎有“生在揚州,玩在杭州,死在徽州”之民諺呢?
作為成都人,坐擁“錦城絲管日紛紛”的“天府”,心向“曖風曛得游人醉”的“天堂”,然而“海天隔隔”,我們只得以旅游或度假的方式暫寄山水,略釋情懷,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天生”的遺憾。
其實,有的夢想并非在蘇杭才能實現,“芙蓉古城”的應運而生,不得不說彌補了成都人這一美麗的缺憾。“芙蓉古城”汲涵麗江、蘇杭、周莊等建筑精華和老成都文脈傳統,兼收并蓄,厚積薄發,力圖做到“很成都”也“很中國”。
在“芙蓉古城”,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曲徑通幽處,園林無俗情”。湖、島、山、堤、亭、榭、廊、橋、軒、閣、塔等為主要語素的“江南水系園林”,采用“壘土成坡,掘土成溪,移木成林”的方式,達到了“山水并置,自由曲折”的園林至境。園內和風如蘭,花開四季,綠樹成蔭,桃露春濃,荷云夏凈,桂風秋馥,梅雪冬妍,燕啄晴泥,蝶飛芳草,石枕蒼流,光揉細波,呈現出“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歌?如畫”的唯美意境。置身其間,或憑攔顧影、望月坐石,或寄興觴詠、拂席開樽,頓覺逍遙自得,游心太玄,真可謂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樂中有伴……
可居――宅院情結
什么建筑最適合中國人居住?
現在人們常常談論歐美的生活方式,什么歐陸風情,港式風格,好像那就是品味和格調,其實是很膚淺的認識。實際上西方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適合我們,西方傾向個性化、私密化、形式化,生活內容和生活行為較為單一。表面輝煌下的局促拘謹,宏大建筑之中的孤獨,對中國人就很不適應。許多老一輩華僑在國外生活了多年,都無法融入當地社會,發出“鄉神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的無限感嘆。其實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對“詩意的棲居”的夢想從來就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忘,在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記憶深處,其樂融融的傳統居住方式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我們很在乎生活的實質性內容,講究集體氛圍和個人隨意性以及相互交流溝通,中國式的生活方式的是很具有歷史感和影響力的,還具有一種親和力,它有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真正適合我們的,還是中國本土文化范圍的生活形態和生活方式,這種方式體現在建筑上就是“院式建筑”。
“芙蓉古城”正是將“院式建筑”的精華提煉出來,巧妙組合各種特色建筑(江蘇風格建筑、云南風格建筑、川西風格建筑、臺灣風格建筑、日本風格建筑等)符號,并成功移植了老成都建筑文脈精華。無論是擺龍門陣的“院壩”,還是“四水歸堂”的天井,無不散發著深遂的人文氣質和文化底蘊。
時過境遷,滄桑巨變,昔日老成都身影早已不復存在,矗立于眼前的是嶄新而又陌生的城市,人們終日面對如浪挑戰,有些忙碌,有些疲憊,有些慵懶。昨天印象雖已消逝,但今天我們仍帶著過去的記憶積淀,抑或憧憬想象,深存于感覺和內心對于“生存空間”的欲求中。“芙蓉古城”的開發者正是基于現代人(現代城市中的老、中、青)三代對人性生存空間的強烈欲求,投其所好。尊重傳統文脈和精華,修舊如舊,古為今用,營造了這樣一個“城外之城”――一個與眾不同的現代人共同分享和諧的家園。
具有中國本土文化范疇的生活形態和生活方式的“院宅建筑”,構成了“芙蓉古城”外部復古建筑形態。“宅者,人之本”,這是院宅建筑思想的精髓,人作為個體,在“芙蓉古城”沿襲的江南“四水歸堂”建筑風格中推崇備至,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外轉合,內開放”的結構體系,在營造了“納陽、通風、采光”的生活空間同時,亦構筑起了牢固的防御系統,使個人的安全和隱私得到了周密保障。
人是自然的,“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是華夏子民傳統居家的上善境界,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在“芙蓉古城”的四合院中表現為“有宅必有園”。或房前屋后,或天井后院,移花植木,壘石掘土,相材度木的匠心獨運都力圖達成自然空間與居家空間的無縫鏈接,堆蘭疊翠,潤澤可人。
人是社會的,大門之外的“壩子”是人們納涼消暑的好地方,亦為人與人、戶與戶之間提供了交流與溝通的社會活動空間。因大門又叫“龍門”,人們就把這種在大門口溝通與交流稱作“擺龍門陣”。或則車笠舊侶,或則萍水相逢,機緣巧合,有心無心,觸景生情,話發天籟,于是三三兩兩,自然而然,擺擺雜,進而說說笑,又進而談談心,不知話從何談起,也無所謂如何收場。但覺過眼云煙,一陣清風,身心勞煩頓失,更感和諧融融。“院子”所體現出來的親情關系就像空氣一樣彌漫于生活的整個空間――父子有尊、母女有別、夫婦有恩、子弟有學、鄉閭有禮、孝以事親,友以處鄰、毋作非為,淳樸自持……這些素質涵養將以無比頑強的生命力,繁衍下去,實乃蜀人之幸。
成都的茶館
“不喝茶還能成為中國人嗎?”
――林語堂
“茶是中國人的飲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荼,聲近于X,來源甚古,
流傳海外,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
――梁實秋
“喝茶……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
――知堂老人
有句老語:北京的衙門多,成都的茶館多。
如果說北京的城門是解讀北京的“入門之門”,那么成都的茶館則是解讀成都的一把鑰匙。
茶,原本是中國人的發明,自然也是中國人的愛物。不過最愛喝,又數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這么認為的。江浙有綠茶,廣東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閩南有烏龍茶,北京有大碗茶,但成都人都看不上:綠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以茶代飯,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為配角,大碗茶則只能叫“牛飲”,只有成都人的蓋碗茶,才既有味,又有形。有味,是因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濃又經久,一碗茶沖七八遍水也無妨;有形,則因為它是茶碗、茶蓋、茶船三件頭俱全的“蓋碗茶”,而且是在茶館里喝的。從這一點觀之,成都人是把“愛茶主義”理解為或者表現為“愛茶館主義”的。成都的茶館恐怕也是四川之最,中國之最,世界之最,在成都,鬧市有茶樓,街巷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處處有茶館。
林文洵《成都人》一書所言:“環境隨意,場地簡單,來往之人也就隨意。”或喝茶聊天,亂擺一氣;或讀書看報,閉目養神,互不干擾,各得其所。話可以隨便說,水可以盡管添,瓜子皮不妨滿地亂吐,想罵娘就大罵其“龜兒子”,豈不快哉!
成都茶館的氛圍雖是隨意的,沏起茶來,可是一點也不含糊。第一,茶具一定得是茶碗、茶蓋、茶船三件頭,謂之“蓋碗茶”,三件頭好處不少:茶碗上大下小,體積適中,便于沖茶;茶蓋保溫透氣,攪水隔葉,便于飲茶;茶船穩托碗底,隔熱免燙,便于端茶。三件頭的設計,可謂用心良苦。第二,水一定得是燒得鮮開的滾水,頭道水只盛半盞,叫“養葉子”。等到干干的茶葉滋潤舒展開了,才沖第二道,這時,滾滾的開水從長嘴大茶壺中飛流直下,
舒眉展臉的茶葉在開水的沖擊下翻身打滾,再沉于盞底,一盅茶湯,便黃綠噴香,誘人極了。
這是成都茶館的功夫,也是成都茶館的藝術。
小資料:
蜀中有八大名茶:雅州之蒙頂,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漢州之揚村,綿州之善目,利州之羅村。川茶佳品,以蒙頂茶為最,有“仙茶”之稱,唐為貢茶。白居易詩曰“琴里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更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蓋世佳譽。
龍門陣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一個城市如果也很古老,話也會多起來。成都,年齡不算“年輕”,話自然不少。話多的多半上茶館,更何況成都人說話,不是說,也不是侃,而是擺。
擺,也就是“鋪開來說”的意思,如司馬相如、揚雄的“賦”,龍門陣其實就是成都市民的“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同樣, 成都人之所以愛進茶館,主要原因是那里可以大擺其“龍門陣”。只有茶館,才如賈平凹所說,是一個“忘我的境界”。茶既能解渴生津,又能健腦提神,一盞清茶下肚,頭腦靈光了,舌頭也靈便了,那原本就擺不完的話,也就更加滔滔不絕了。
愚公移山,靠的是鋤頭;“擺”爺移山,靠的就是舌頭了。
龍門陣之所以要到茶館里去擺,則因為只有在茶館里,頂尖高手們才有用武之地,所講之人也才能真正一飽“口”福。茶館日夜開放,茶客多半有閑,時間不成問題,此為“得天時”;茶館環境寬松,氛圍隨意,設備舒適,可站可坐可躺,時時茶水伺侯,擺者不累,聽者不乏,此為“得地利”;茶客多為龍門陣之“發燒友”,目標一致,興趣相同,擺者有心,聽者有意,一呼百應,氣氛熱烈,此為“得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龍門陣自然應運而生,越擺越火。既有遠古八荒滿含秘聞逸事古色古香的老龍門陣,也有近在眼前出自身邊頂摩登頂鮮活的新龍門陣;有鄉土情濃地方色重如同葉子煙吧噠出來的土龍門陣;也有光怪陸離神奇萬般充滿咖啡味的洋龍門陣,有正經八百意味深沉莊重嚴肅的素龍門陣,也有嬉皮笑臉怪話連篇帶點黃色的葷龍門陣。
嘴巴有兩大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說話,成都人把兩者都發揮到了極致。只是前者在飯館,而后者則在茶館。
成都名小吃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孔子《中庸》
“塵世間沒有庸俗的飲食,只有庸俗的飲食者。”
――沈宏非《寫食主義》
“余遍歷諸邦,無有如胃頑且固者。”
――張打田
懂享受的現代人都知道,成都是除廈門之外中國少有的幾個特別好過日子的城市之一。有趣的是,他們也都和“蟲”有些瓜葛;廈門屬閩,是“門中之蟲”;成都屬蜀,是“腹中之蟲”。這大概是廈門人比較“戀家”,所以與“門”有關,而成都人比較“好吃”,因此與“腹”有關的緣故吧。
其實對于成都人的“好吃”,連成都人自己也不諱言的,而且有絕對的自信。你和成都人聊天,只要說到吃,即便再木訥、再疲憊的人,也會立馬來了精神,眉飛色舞,如數家珍,而且恨不得立即拉你上街去吃,或者立即做出來給你吃。的確,成都街面上飯館小吃店之多,簡直多如牛毛;成都人烹調手藝之好,可謂舉世無匹。如果說同樣“好吃”的廣州人“人人都是美食家”,那么,“會吃”的成都人便“人人都是烹調家”。
對于成都人來說,吃早已不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吃在成都”,也可以理解為“在成都吃”。一是方便,大街小巷;二是便宜,豐儉由人;三是精美,講究滋味和做工。最講究的餐館,不但講究“美食美器”,而且講究“美景美名”。
“錦城小吃甲天下”,此話一點不假。“味道面前人人平等”,成都人最能理解。
《追憶似水年華》序章里關于“小馬德蘭點心”的著名段落形容道:“氣味和滋味會在形銷之后長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毀,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跡,惟獨氣味和滋味雖說脆弱卻更有生命力。”這不是對飲食文化的經典詮釋?
“成都名小吃”、“中華老字號”名揚巴蜀、譽滿神州。色、香、味、形俱全,是能夠嚼在口里吞進肚里的“文化”。它經歷了由平常到絢麗的軌跡,來自民間,又盤桓于民間,即便登峰造極,也始終不失樸素自然。如果要加以形容,說它是小家碧玉最為妥貼:沒有盛裝麗人的嬌艷逼人,也不似富貴小姐的矜持規范,當然又比鄉野丫頭多了些修飾教養……總之是可人可心,可以親近,不可輕褻。
小孩、婦人、男人、老人、成都人、外地人,誰能抵御它的誘惑?它是最能匯聚人氣、留住人氣的東西,在“芙蓉古城”,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你無法說服“女人和孩子”的胃腸。“民以食為天”,“天”大于一切,腸胃領導了大腦和腳。
品味歲歲年年,滋味如一的天府美食文化,“芙蓉古城”讓人頻頻回眸,心馳神往。
“真正的美食是不應獨享的”,在“芙蓉古城”你會有此深刻體悟。
小資料:

四川風味名小吃

陳麻婆豆腐:始于清朝同治年間成都萬福橋旁一家開小店的陳森富之妻所創,因她臉上微麻,故稱“陳麻婆豆腐”。用料為石膏豆腐、牛肉末及各種配料,具麻、辣、燙、囫、嫩、鮮的特點。

夫妻肺片:成名于20世紀30年代,由成都人郭朝華夫婦創辦。用料為牛肉、牛心、牛舌、牛肚和頭皮等切成片雜燴在一起,稱“燴片”,諧音成“肺片”,被稱為“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

龍抄手:創立于本世紀40年代,因由“濃花茶社”老板籌辦,借“農”為“龍”,取龍鳳呈祥之意,有“薄如紙,細如綢”之美譽。

賴湯圓:因賴源鑫于1937年開辦而得名,最初是在總府街一帶擺攤設點,以賣“雞油湯圓”為業。所做湯圓皮薄滋潤,心子香甜可口,日久而出名,以“賴湯圓”稱之。

鐘水餃:是四川水餃的代表,初創于成都荔枝巷鐘少伯開的“協森茂”。餃子皮薄、料精、餡嫩、味鮮,為其他同行所不及,遂打出“荔枝巷鐘水餃”招牌,蜚聲遠揚。

燈影牛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相傳唐代詩人元稹任四川通州(今達川)司馬時,在達川落花溪一鄉間酒店飲酒時,發現店里賣的牛肉薄如紙張,舉于燈前,隱約可見燈影,細品之麻辣鮮香,元稹即景生情,取名為“燈影牛肉”。
韓包子:南蝦包子――采用從南河(錦江)打撈的鮮蝦,去皮擠出蝦仁,與剁碎的鮮豬腿夾肉,配以香油、花椒、姜汁、料酒等輔料拌勻為餡心。用上等面粉(精粉)加豬板化油、白糖揉熟搟成皮子,包好后捏出清晰的花紋,其形、味皆優;鮮肉包子――將半肥瘦的豬腿夾肉剁細后,分一半在紅鍋中煎酥,再與另一半鮮肉合在一起,配以上等醬油、胡椒粉、姜汁、川椒粉、料酒、雞湯等十余種調料拌勻。捏包子時,除捏出清晰花紋外,還要在中央露出一點點細嫩的餡心,皮薄而泡,麥香撲鼻,入口化渣,鮮香可口。形、色、氣、味俱佳。
川北涼粉:清朝末年創立于南京,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名氣。

肥腸豆花:城隍廟小吃,肥腸洗白燉熟,加上燉開花的豌豆,撒蔥花。

四川特色名菜:

回鍋肉:也稱熬鍋肉,選用豬腿肉,放入鍋內煮至肉熟皮軟時撈起,切成薄片,再爆炒,并放入郫縣豆瓣、醬油、蒜苗等,炒出香味即成。

水煮牛肉:川菜中“麻、辣、燙”的代表,源于鹽都自貢。

張鴨子:70多年歷史,要求鴨子殺口小,燙鴨水溫適度,一只只鴨子必須人工拈毛;然后碼鹽、花椒、料酒等腌至第二天下鹵鍋,其鹵水是用十多種香料熬制而成;鹵熟后抹上飴糖,再下油鍋炸至金黃色。色澤金黃、皮酥肉嫩、入口化渣、鮮香味美。
川戲
川劇亦莊亦諧,幽默潑辣,寫得透辟,演得生動。

新川劇不使人噎悶,不是霧里看花,而像爆出的脆生生的爆竹,道破人情世故。
――曹禺

川戲的鑼:在戲前,深紫紅或大紅色絨幕還未拉開,一陣陣鑼鼓便先營造著氣氛,響亮、悠揚、明快,或連擊重擊,或間歇小敲,渲染成或濃墨重彩,或滑稽輕快的曲調,常常還伴有高腔獨唱和合唱幫腔,把觀眾的期待高高地懸吊起來,場內尚有的交頭接耳便立即啞靜;在戲中,這響亮的嗓鑼與小錘敲一直起著重要作用,每至關節,便以不同的亮度、組合、節拍或疾或徐,或重或輕,或密或疏地響起,是表現人物心理、行為、制造場面氣氛和劇情轉折時的常用手段;在幕間轉場和劇終幕落后,鑼聲仍派上很大用場,把觀眾有所分散的心思收攏,或追著退場的看官沁人心脾,大有繞梁三日不絕耳之效。
川戲的“說”:平時習以為常,甚至覺得不大好聽的成都方言,經過戲臺上的提煉,經演員口說出,其清花亮色、生脆悅耳的程度,恰如清澈無比、鮮活奔瀉的山泉之沐眼、潤肺。清爽宜人的聲腔,加上幽默、辛辣、生動的方言俚語風格,使川戲的“說”脆聲十足,別開生面,產生很強的感染力。
川戲的服裝:川戲的劇裝非常富麗、典雅、優美,無論是皇帝、官員的龍袍官服,武將差役的“制服”,還是才子佳人的長衫裙裝,都是綾羅綢緞彩繪錦繡,璀璨奪目。

川戲的“變臉”:“變臉”是川戲不外傳的絕活,堪稱“國寶”,同一個角色,或為表現厲鬼的嚇人伎倆,或展示人物的高超本事或不同心情,一轉臉就能幻化出一副新臉譜,一兩秒鐘換,能連換十余張新臉,令觀眾不迭聲叫絕之余,又驚疑不已。不僅小孩看得驚詫,連大人也為之迷狂。

川戲的特殊魅力不僅在于形式設計和表演形式的別致、創新上,也不限于濃郁的川味說唱,更體現在它處處閃耀的民間智慧,通透練達的人情世故,是世事人生的別一看取,紅塵亂麻的另一類解法。
“芙蓉古城”樓書文案3
童趣文化
兒童 天真無邪 眸子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兒童 貪玩好耍 花樣紛呈樂此不疲
童年的時光充滿了歡笑和想象
童年的時光讓今天的你我仍不能釋懷……
在“芙蓉古城”,老成都曾有的兒童玩具――陀螺、響簧、鐵環、毽子、風箏、彈子等將“重出江湖”,長期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將找到屬于他們的新的樂園,睹物思情的中老年人,也定會為與童年玩具情節的重逢而感動不已。

跳拱
為男孩所熱衷,即由人扮鞍馬,輪流做鞍或跨跳。常用的規則是由低到高,從易而難的“升級”,“鞍馬”先跪伏于地,再矮蹲,又直腿平背,背領漸抬,直至僅微屈頭頸的近乎直立,能跳過低易的再逐級跳高難的。“鞍馬”通常側對跳騎者,但也可以從身后翻跳或身前逼跳。凡跨跳不過、掀翻“鞍馬”,或腿胯觸及對方身體,落地跌倒為輸。跨跳者可用雙手按鞍,也可單手或不用手,不用手者最高超。可一人做鞍馬眾人逐一跨跳,也可以眾排成鞍馬行列,由一人逐一愈越,這種鞍列也可排成由低到高的階梯式,還可每人跨跳后便自動變成下一個鞍馬,循環不已。

斗雞
男孩子喜歡的無器械運動。數人“金雞獨立”,手抱另一條盤曲至膝或胯部的腿,彼此挑逗沖撞,既要自己陣腳牢固,又要撞垮對方防線。可單對單,單對眾,或成群捉對搏擊,不準用手,先放腿者為敗。

跳房
女孩節目。用粉筆在地上畫,長方形的房陣,內分對稱或大小不一的多格,先手擲瓦塊,或均由第一格跳進房中,邊踢瓦塊邊前進,只用單腿,腿隨瓦至,禁用雙手。兩腳觸地,踩線,踢瓦磚不出本格或瓦至腳不能到等為負。也可不用瓦塊,打亂方格順序,需要跨跳。故意設置一些不規則小格,目測和腳落點不準便輸下場。

打彈子
即在地面上叩擊玻璃球。這種彈子通常直徑約1厘半,以內嵌花色者為佳,多為白、黃、綠、紅、藍等單色,實心、不透明或半透明。彈者蹲在地上,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彈發,可擊打別的彈子,也可彈入微凹的小坑,可蠃彈子或賭別的東西。
取火柴棍
桌面進行,將一盒火柴自由拋落,逐一取走,不能觸及別的火柴梗。如是彼此重疊時,則取某根不得“驚動四鄰”,真有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味道。是鍛煉小孩耐心的絕好游戲。
拍紙煙盒
將紙煙盒紙折成方形、三角形或長條形,并以煙價高低規定“價值”,可稍使之略成弧形,增加難度,輪流用手掌在旁邊震拍,拍翻為贏,可連拍。旁邊煙紙因“受驚”而仰翻者,則再拍翻成府趴狀或以一拍數翻為上乘。

跳繩
男女皆好,花樣繁多。可一人兩手執繞繩雙腳并跳,分腳跳,跑著跳,一繩兩人面對面跳,第二人站在舞繩者身后跳,可一起從靜止開始,也可后加入舞繩者的“圈套”,高明的還可一繩跳者伺機尋隙跳過,或者在繩網中跳完一支歌謠的時間,期間要一直在繩子上下翻飛中跳避纏繞,頗講究靈活機巧。

栽鏢
用家中扎鞋底的鐵錐子,或削尖的竹筷子等一頭尖銳,長約10厘米之利器,擇一柔軟泥土前,用兩指相夾,或手背,乃至手彎、肩部、嘴巴、頭部等托持尖鏢,讓其立插泥中,未插穩為敗,敗者需從頭步驟重來,晉升緩慢。
打彈弓
俗稱“打彈繃子”,乃簡易的射擊。用鐵絲卷曲為高腳酒杯狀(豎剖面),兩端“桿沿”折卷成洞,穿入橡筋,用力繃直橡筋,將裹挾其中的小石子、泥彈等向目標射擊,遠可達幾十米。或用丫形樹杈,則更粗壯有力。
抽陀螺
陀螺,也叫“陀羅”,是老成都孩子們十分喜愛的民間傳統玩具。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河堤上的柳樹兒一片嫩綠,孩子們三五成群,找一塊平地,尋一席綠蔭,做抽陀螺的游戲。陀螺在飛快地旋轉,孩子們的心在歡快的跳躍,他們一邊抽打,一邊唱著富有韻律的兒歌:“楊柳兒活,抽陀螺!”孩子們的活潑天真,歡鬧快活,有時會逗得大人也躍躍欲試,想重溫一下兒時的快樂。抽陀螺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幾個人一起比賽。最常見的游戲是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先停先倒的算輸;還有一種對抗性游戲,各自將陀螺抽得飛快,向對方的陀螺撞去,誰的陀螺被撞翻撞倒,或者被撞得老遠,誰就算輸,整個游戲極為有趣。
傳統民俗節日采風
民俗文化 今又復興
逝者如斯夫,我們從不敢忘記我們是成都人,我們用心追憶并記錄父母之邦、桑梓之鄉,人何純樸,物何近人,這是我們共同的民風民俗,是故園燈火,是老屋炊煙,任歲月飛逝,也不滅不散。
花朝會
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日是花朝節,即百花的生日,又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兩個生日攪在了一天,于是青羊宮的廟會也就成了花會。趕花會是老成都的一大盛事,是成都人迎接春天的儀式。
成都本就是花城,五代時的后蜀主孟昶下令在成都遍植芙蓉,使成都有了“芙蓉城”的美譽。平民百姓素來有愛花的風雅。成都人趕花會是一件興師動眾的事。春天的成都,通向青羊宮的大路上游人如織。花會是風車的海洋,(它是老成都人發明的玩具)滿世界的風車自然成了花會的標志和吉祥物。五彩的車輪在駘蕩的春風中悠然旋轉,于是人也擁有了五彩的心情,地上的風車,天上的風箏,春天的成都就有了一種動人的靈氣。
花會也是婦女的節日,一年之中難得露臉,觀花,她們自身也成為花會的一景。人面桃花,陌生男子趕著看她們。 “怪他多少采花客,不看群花看艷姿”,熱鬧喜劇的場面精彩紛呈,令人盡興開懷。
祭祖?踏青?清明
每年初春,萬物復蘇,“春風似剪刀”,柳樹垂下“綠絲絳”。就在這春曖花開的時節,人們迎來了又一個民間流傳甚久的節令――清明。
清明是我國農歷上所制定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三月初,按照歷書上公歷的4月5日或6日為清明。清明節為何叫“清明”呢?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每當此時,大自然拉開了春天的序幕,和風送曖,芳草萋萋,燕飛鶯啼,春意盎然,這大概就是“清明”二字的含義。這天,成都人來到室外,奔向郊野,或祭祀先祖,上墳掃墓,或踏青春游,折柳插門。清明節有著許多民俗活動――
祭祖:清明節有的地方稱為“鬼節”,可見這是個祭祀先人的節日。清明前后,家家戶戶到墓地祭祖,以盡孝道,后人為墳墓清理雜草,加添新土,燃上香燭,焚燒紙錢,叩拜或默哀。
踏青:清明節是大地回春的時節,雖然起始于祭祀先人,但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摻進了游娛的內容。“清明日,都市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園囿之間,杯盤酬勸,抵暮而歸。”這種郊游活動,后來便被稱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還叫“探春”、“尋春”。所以有的地方還稱清明節為“踏青節”。
清明時節,古人還有放紙鳶、拔河、蕩秋千、插柳植樹等習俗。
放生會――積善行德的快樂
四月初八,傳說中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放生會又將成都人聚集到府河邊,《竹枝詞》中“一到東門擠不開,放生看會盡都來”就是明證。
老成都樹木森森,田野開闊,是鳥兒們的樂園。那些心懷善心的人們買來雀鳥,拋上天空。魚、鰍、鱔、螺、龜、蟹、蚌,都是放生的對象。從九眼橋頭的白塔寺到望江樓畔的雪神廟,約半里長的府河邊,木腳盆,竹笆簍鱗次櫛比。岸上游人如織,江中彩船花舫,笙歌繚繞,紅袖綠鬟,恍如秦淮。
佛誕之日川西還有個奇特的風俗:嫁毛蟲。舊時沒有滴滴畏之類的農藥,成都人對付蟲的辦法,便是干脆把“嫁掉”。人們用紅紙二條架成十字,做成“毛蟲架”,上寫“佛祖生辰,毛蟲遠行”之類的話,于室內倒貼。只是不知毛蟲們是否真的嫁得遠遠的了?不過從此也能窺出成都人的風趣和天真。
粽子?龍舟?端午
“端”是“初”的意思,“初五”也可稱為“端五”。古時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也叫“端午”。又因為午時是“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有兩個“五”,故稱“重五”和“重午”。
端午節最重要的民間習俗是吃粽子,相傳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亡,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粽子也因此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成都人在端午節這天不僅要包粽子,還要包鹽蛋皮蛋,門上掛菖蒲陳艾,給小孩子洗藥水澡。
賽龍舟是端午節另一項影響極大的民俗活動,大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傳說屈原投江之后,被當地百姓發現后拼命劃船前去相救。后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的風俗。每逢龍舟賽,都有數只龍舟參賽,每只船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艷,形態各異,有金龍、黃龍、白龍、烏龍等。比賽開始,船如離弦之箭、出山之虎。各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河岸上,彩旗飄揚,喊聲震天,萬眾歡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將端午節推向高潮。
七夕――牛朗會織女
鵲橋仙(秦少游)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15中秋?賞月?月餅
一年分為四季,農歷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而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
仲秋八月,月桂馥郁,月色皎潔,萬里澄徹,有如明鏡高懸。每逢中秋佳節之夜,親朋團聚,拜月、祭月、賞月、吃月餅,此乃人生一大樂事。
自古以來,中秋被人們看作是親人團聚的節日。“月圓”象征著“團圓”,即使有時雖親人各在異處,但當一輪明月普照九州時,人們仍可兩地遙望圓月,彼此默默為對方祝福。正如蘇東坡的詠月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的,每至中秋之夜,天涯游子無不倍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剪不斷的理還亂的鄉愁;“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這是一樣的祝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相同的享受。
重陽節
陰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是雙九,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因古稱九月為“菊月”,不少地區又稱菊花為“黃花”,稱重陽節為“黃花節”;還有些地方到重陽節這天將嫁出的女兒接回來吃糕,故又稱這天為“女兒節”;最近一些年來,人們又將它同國人尊老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取“九月九日”的“久久”諧音,祝福老人健康長久,故又將這天定為“敬老節”。
一提重陽,我們便會馬上想到王摩潔最膾炙人口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
金秋時節,風高氣爽,人們扶老攜幼,或飲酒賞菊,吟唱“菊花酒里找尋歡”;
或登高游覽,體會“登山則情滿于山”;
或佩插茱萸,祈禱“好人一生平安”;
或蒸吃花糕,祝福“一年一年步步高”
……
如此內涵豐富的日子,也難怪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重陽》一詞中留下“佳節又重陽”的美妙贊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重陽宴席上借酒助興,寫成傳唱千古的名篇《騰王閣序》更不足為奇。
一元復始話春節
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為春節是最喜慶的日子,是民俗活動最集中的節日,一元復始,新的希望也從此燃起。
守歲
“新歲將臨舊歲回,家家守歲意低徊。兒童相伴天明坐,笑問年從何處來。”
夜深,“辭年”開始,兒女輩趕忙拿出草蒲團跪下向老一輩磕頭祝福,雙手接過“壓歲錢”,歡天喜地壓在枕頭下,“壓睡”諧音“壓歲”。睡前洗足期待來年“好運”。年終“守歲”一般是大人的事,娃娃們逞能爭先恐后要參加,用擲“升官圖”之類的活動,消磨時光,從“二等兵”升到“總司令”很不容易。不到兩盤,眼皮合下,只好去睡。次日,從陣陣鞭炮聲中醒來,起床后立即向老一輩磕頭拜年。說“四季發財”,又一個名曰“進財喜”的紅包。娃娃們從頭到腳一身新,包包里有錢,出門玩耍,隨心所欲。鄰里之間互相“恭喜發財”,相贈禮物;我給他家一把花生,他給我家幾塊糖,禮輕情義到,一切顯得那么和諧、融洽。逢上天氣晴朗,少年邀約走“喜神方”,無論走到哪里,人山人海;中老青年人樂得在家清靜,有吃有唱,談天說地,或打牌或下棋,為生活一年累到底,難得幾日閑。
鬧元宵
正月十五是春節后的第一個節日,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古時候人們認為這一天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正月又稱“元月”,夜在古代也作“宵”,“元宵”便由此而得名。古時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別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所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由于元宵節有張燈結彩的習俗,因此也稱為“燈節”、“燈夕”。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日的歡騰、熱烈,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他節日的不同之處。元宵節成都人“鬧”的方式很多,有張燈、觀燈、放河燈、舞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等。鑼鼓喧天,滿街鼎沸,游人摩肩接踵,笑逐顏開。所以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
說元宵節,不能不說吃元宵。元宵俗稱“湯圓”,每到正月十五,成都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元宵的外形團團圓圓,正月十五的月亮也團團圓圓,月圓人團圓,因此元宵作為節令食品,還具有象征團圓、和睦、美滿、幸福之意。今天臺灣還流行一句婦孺皆知的民謠“吃了湯圓好團圓”。從古至今,元宵節負載了人們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望!
芙蓉古城街市文化
一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成都古今記》
蜀繡、蜀錦、竹簾畫、漆器、剪紙、泥塑、挑花、木雕等天府傳統街市文化在“芙蓉古城”“文物一條街”的出現也讓人嘖嘖稱奇,疑是夢回唐朝。
小資料:
蜀錦:歷史悠久,與南京云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齊名。漢代以來,在蜀地生產的錦被稱為“蜀錦”。其主要錦樣有方方錦、月華錦、浣花錦、雨絲錦、鋪地錦、散花錦及“民族緞”。
蜀繡:同江蘇蘇繡、湖南湘繡、廣東粵繡并稱中國四大名繡,針法嚴謹細膩,色彩淡雅清秀,線條優美流暢,中國水墨畫格調。《華陽國志》中,把蜀繡譽為蜀中之寶。布置在人民大會堂四川廳內的蜀繡“芙蓉鯉魚”、“熊貓”等,是蜀繡的代表之作。
漆器:成都漆器,產生于秦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以“雕花填彩”見長。紋樣常用梅、蘭、竹、菊、一支蓮、海棠、牡丹,有“四季花鳥”、“蜀宮夜樂”等選入中國美術館。
銀絲工藝:清代末年,四川銀絲產品已遠銷歐美。成都是“花絲”工藝的集大成之地,有很高水平。白銀抽絲,用填、壘、穿、搓等手法,無胎成形,工藝精絕。代表作品有“麻姑獻壽”、“仙鶴行云”等。
瓷胎竹絲:被譽為“東方藝術之花”,最早產生于光緒二年(1876年)。選料嚴格,瓷胎來源于景德鎮,竹絲選自邛崍的兩年生慈竹,節距在兩尺以上。經選片、烤片、鋸節、起薄、定色等工序,制成竹絲。
自貢竹絲扇:民間藝人龔玉璋家傳絕技,又名“龔扇”,也有“素絲織錦”之稱。選料為優質“一年青”陰山黃竹,先將原竹刨青去蠟,反復劈刮,使之細如發絲,薄如蟬翼。
四川其它著名工藝品:錦竹年畫、成都絹扇、成都竹簾畫和火繪畫、閬中絲毯、榮經砂器、隆昌陶罐、廣元白花石刻、中江花石工藝、江安竹黃、劍閣手杖、馬邊羅漢竹手杖、榮昌折扇、樂山清溪宋筆、夾江大千書畫紙等。
标签:樓書文案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