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石窟位于甘肅省張掖地區肅南裕固自治縣馬蹄區的馬蹄山中。馬蹄山古名臨松山,又名丹嶺山、青松山,遠在西漢初年,是匈奴阿育單于的避暑勝地。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每個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兩窟,總共有七十多窟。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晉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后人擴而大之,增塑像佛,鼎盛時期曾有僧眾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的御物。馬蹄石窟由于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陜西的榆林窟并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甘肅武威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南約40公里的中鄉燈山村。東晉義熙八年(412),北?王沮渠蒙遜由張掖遷都武威,自稱河西王,修繕宮殿,大興佛教,并在武威南部天梯山上開鑿石窟,大造佛像。此后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間均有擴建,至明、清已成為喇嘛教寺院。目前天梯山石窟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其中一大型洞窟殘高30米,窟內有高15米的釋迦牟尼大像,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兩旁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迦葉、阿難等6處尊造像,造型生動,神態威嚴。窟內南北兩壁繪有大幅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為佛教的傳播培養了人才,而且為石窟的開鑿造就了技術力量。后來北魏在開鑿云崗石窟時,所用工匠都是從姑臧去的,主持開鑿的也是姑臧憎人昊曜。
甘肅蘭州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于甘肅省永靖縣境內的積石山中,距縣城50公里。“炳靈”為藏語“千佛”或“十萬佛”的音譯。石窟開鑿于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上,共分上下四層,主要為西秦、北魏、北周、隋、唐直至明、清各代的作品,其中唐代作品居多。共有窟龕183個,大小佛像694尊,泥塑82尊,壁畫900平方米,石雕方塔1座,泥塔4座。其中編號為169的洞窟“唐述窟”,十六國的西秦(385年―431年)時期,內有西秦造像,造型剛健挺拔,線條流暢,揚繪壁畫,構圖古雅,畫中人物衣袂飄逸,栩栩如生。窟北部有墨書題跡一方,上書“建弘元年”(420年)字樣,系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石窟題記。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壁畫
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始鑿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后又經歷代開鑿修建,共有洞窟194個。現存歷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畫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價值的洞窟有牛兒堂、萬佛堂、天堂洞、123窟、84窟等。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麥積山石質不宜于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米,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甘肅黑山峽巖畫
黑山峽巖畫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北約20公里處的黑山峽崖壁上,共發現有自戰國至明代的巖畫5處,共計153幅。黑山,古稱洞庭山,是馬鬃山系的一個小支脈。巖畫就分布在石關峽口、四道溝、紅柳溝和摩子溝等處,綿延2公里的黑山峽兩側的峭壁上。黑山巖畫距坡底低者半米,最高者在5米以上,畫面大小不一,鑿刻技法雖極簡單,但畫境古樸,形象生動,粗獷有力,具有獨特風格。黑山巖畫分人物和動物畫像。動物有馬、牛、羊、雞、犬、魚、鹿、虎、狼、蛇、龜、鷹、駱駝等多種。描繪的場面有舞蹈、圍獵、射雁、騎馬、騎駱駝、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獵、列隊練武射箭等等。其中狩獵分為單獵、圍獵和群獵三種。畫面反映了古代牧民對精神生活的強烈追求。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新疆石窟藝術雕塑教程2007-09-05
甘肅石窟藝術雕塑教程2007-09-05
中國佛教三大石窟:龍門石雕塑教程2006-11-24
中國佛教三大石窟:敦煌石雕塑教程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