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伊門多夫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02

 



    約爾格?伊門多夫(Jörg Immendorff)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大師,1945年生于德國布勒卡德,70年代他曾屬于一個崇尚毛澤東思想的黨派,這在當時歐洲青年反思社會時是有代表性的傾向。他曾被冠以“政治卡通大師”、“社會現實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名頭,當時的東德還曾稱他是“修正主義”,從這些名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極強的政治性的藝術家。這些冠名隨著世界政治的變化都漸漸失去意義,而他的藝術本身依然是世界藝術中有持續影響力的語言之一。

    關于伊門多夫的研究總是從他在1966年的繪畫開始。60年代他是博伊斯的學生,新潮運動紅紅火火的時候,1965年博伊斯表演了《如何向死兔子解釋繪畫》,這對伊門多夫有強烈的催化作用,他深感畫面和語言的局限性,試圖找到一種有效的藝術方法,用以抵制資本主義的美學,表現得比博伊斯還激進。“別再畫畫了”的話被涂抹在床板上,床腿上扣著博伊斯簽過字的帽子,使用政治話題,利用偶發事件和示威活動來引人注意,還在繪畫上標上口號來加強效果,其實就差不多是畫了很多宣傳畫。現在他說那時候他有點“左傾機會主義”。1971年他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從社會主義政治研究回歸到藝術創作,他相信藝術可以是社會變遷的載體,“藝術家的拳頭也是拳頭”,要表達一種社會責任只有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才能,不能只搞運動,對于他,還是刷子更利于表達。70年代,他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怎樣做一個政治風景中的畫家似乎成了他在20世紀后期的一個問題。他一直關心著藝術家應該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的問題,是社會的邊緣,還是文化的延續者?他說藝術家應該是文化的舌頭。




    70年代,伊門多夫生活在西柏林,而他的好友,也是后來的新表現主義重要人物彭克在東柏林,他們不能見面,只能寫信。在這期間,他開始創作《咖啡館德國》系列,不同于彭克在視覺上探索一種理想語言,伊門多夫是在故事化的形式下描繪現實和政治意識的狀況,在描繪當時受分裂之苦的德國狀況的這個系列作品中,他設置了種種隱喻的形象。1978年,他在第三幅《咖啡館德國》里畫了一個擁擠傾斜的空間,他把自己畫在正中間,睡著了。他身后鑲滿鏡子的柱子映出當時東西德之間最明顯的分界點??布蘭登堡大門。Hu是《咖啡館德國》系列中的一幅,其中的人物和符號都是從德國社會和歷史中取材的,是德國藝術家涉及第三帝國題材這個禁區的最初作品之一,在左下角有希特勒在解說歐洲的崩潰,旁邊是興登堡,列寧被畫得很突出,桌子后面是伊門多夫的朋友們,其中有彭克、巴塞里茨,以及他本人。

    有人以這個系列為題做過博士論文,主要探討的是藝術家在社會環境下的藝術態度,而當時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分裂。伊門多夫說,“不僅有東西德的分裂,還有因為美蘇冷戰而導致的世界的分裂”。自然景象很少出現在他的畫面,因為現代的現實生活中的確少有自然景觀。政治和當代歷史是他繪畫的主要素材。

    伊門多夫屬于德國新表現主義流派藝術家。德國新表現主義是80年代歐洲藝術中最有影響力的流派,這個流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作為對美國波普藝術和極少主義的一種反動。直到今天,伊門多夫雖然不再愿意就歐洲和美國藝術的區別泛泛而論,但他依然愿意說,安迪?沃霍利用大規模生產的模式,大批量生產,那是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的藝術家。而他依循的傳統更多是出于哲學和倫理的思考,以及達達派社會批判的態度。歐洲在經歷了美國的極少主義、后極少主義、意大利的貧困藝術、德國的新潮藝術后,80年代,是一個由貧困的藝術到渴望繪畫的時代,德國的新表現主義繪畫正當其時中斷了抽象藝術在德國的直線發展。他們要重返畫面,重返形象,在畫面上追求一種粗獷的、原始稚拙的風格,而且他們所畫的內容總與那個年代社會現實息息相關。

    1976年,伊門多夫在威尼斯說過:“我贊成這樣一種藝術形式,它能夠成為改變人類社會的眾多途徑中的一種。”他很確信藝術在改變社會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他的藝術不單是政治問題,“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我的畫面里還有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每天人們是如何和別人鬧崩的;一個人和他的女朋友的關系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無非是一個問題,從民族分裂中可以看到是什么東西使世界分裂,這些才是我的藝術的深刻理由”。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畫不能賣,也不能展覽,他當了11年的美術教員,養活自己。柏林墻倒下了,伊門多夫現在變成了歐洲最富有的藝術家之一,他的畫室占了一大片街區。而他作品要運出德國到中國展覽還要向政府提供巨額擔保,保證返回德國。

關于新表現主義

    所謂新表現主義,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從德國開始的一個新流派,顧名思義,它是以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為楷模的。當然,它不是簡單的重復,更不是機械的摹仿。作為波普藝術和極少主義的反動,新表現主義以表現自我為主旨,在畫面、筆法、情調等方面顯示了對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的回歸傾向,但由于兩者發生的時代不同,故在藝術思想、題材選擇、表現手法上并不同。新表現主義是德國政治危機和恐怖主義混合構成歷史環境的產兒,它在理論上接受存在主義的哲學觀念,在實踐中學習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傳統,講究繪畫過程的情感突發和即興處理,追求一種粗狂的、原始主義的簡單踴躍的美學風格,竭力主張還繪畫以本來面目,注重繪畫性、探索內容、色彩、形式的自我語言。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緬懷民族傳統的抑郁情境和反思戰敗歷史的悲愴心態,有的作品鞭撻社會的丑惡現象,有的作品則嘲笑自己的無能。

    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雖然各具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自覺地將自己的藝術創造與德意志觀念緊密相連。他們抓住德國的創傷,試圖探索德意志文化的根基。早在60年代,盡管還鮮為人知,但德國的表現主義已經開始復興,或可以說新表現主義開始萌芽。東德的維爾納?蒂布克和維利?西特的作品已開此先河,他們的作品混合了畢加索、古圖索和德國第二表現主義的特征,盡管內容粗俗,但卻是強有力的政治宣傳和交流的媒介。同時,出生地在東德卻因“政治不成熟”被子驅逐的巴澤利茲,在西德也開始以他的個人畫展向人們展現這種新的藝術風格。它們奠定了德國新表現主義思想上的基礎,這就是不可能保持脫離政治的態度,而是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對民族命運和政治風云的反映,這對80年代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產生了影響。呂佩茲七作十年代作的《酒神頌歌》系列作品,有效地利用鋼盔、谷穗、軍帽等典型的德國素材。而約爾格?伊門多夫的《德國咖啡館》系列則通過分割的畫面表現出對德國分裂的批評態度。被公認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的美術家的安塞爾姆?基弗的作品中出現了更濃厚而微妙的政治內容。70年代他就創作了一系列神化戰時德國冒險行為的作品,既含諷刺,又有歌頌。80年代基弗反復表現的主題是對大屠殺的記憶。相比之下,戰后出生的費廷的作品政治內容較少,人們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個畫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他存在的社會,既便如此,他也一直抗議柏林墻的存在。對于新表現主義畫家來說,藝術不是用來裝飾的手段,而是經過周密思考的宣言。這也決定了在表現手法上他們必須要打破傳統,選擇最適合表現自己內容題材的物質材料來突出主題,如基弗就常用稻草、鉛等材料,從內容到表現手法上都突出和表現個性,展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只是近幾年來,這種過于激進的趨勢有所減緩。50年代出生的畫家們,如彼得?舍凡利耶、托馬斯?辛德勒的作品比起他們的前輩來顯得有所克制。他們更喜歡離奇、充滿詩意的題材,作品更強調線條、趨向古典意味,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師長光芒四射使他們另辟蹊徑。另一方面不關心政治也與當代青年游戲人生、尋求刺激的態度有關。

"德國咖啡館"系列

  

 

标签:伊門多夫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