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書法藝術 >

徐悲鴻行書聯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整理 時間:2006-04-18
 

 

  1934年8月17日徐悲鴻從歐洲回到上海,轉道南京。此次歐洲之行,徐悲鴻將中國近代書畫藝術第一次傳播到歐洲,受到了歐洲人的熱烈歡迎。回國后不久,也許正是這種“藝術沖動”和高尚的愛國熱忱使得徐悲鴻在得知田漢被國民黨逮捕并羈押在南京后,立即為其奔走呼救,最終在徐悲鴻和宗白華的極力保釋下,田漢才得以回到其奮斗的藝術事業中來。同時,田漢愛國救國的極大熱情和感染力極強的歌詞也深深地震撼了徐悲鴻,他曾非常激動地寫過這樣的話:“垂死之病夫,偏有強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漢之呼聲,其音猛烈雄壯,聞其節調,當知此人之必不死,此民族之必不亡。”對苦難民族的極大責任感和深切期望,使徐悲鴻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期間,身體力行,嚴于律己的同時,要求廣大學子一定要勤奮,要對生活誠實,不要去追求那些背離真實的投機取巧的東西。

  徐悲鴻作為近現代一位卓越的藝術家和教育家是世所公認的。他對對書畫藝術的詮釋以“情”為宗,書畫傳情,情鑄書畫。這種情包含他對藝術的執著和求真之情、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患之情、對朋友和愛人的忠信之情、對中國書畫藝術發展和弘揚的責任之情、對學子和后人殷切教誨的愛撫之情、對中國書畫藝術忠貞和虔誠的景仰之情……因此,今天欣賞徐悲鴻的書畫作品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其藝術水平的高下和境界的寬狹,而應當從其藝術理念和藝術精神出發,全面考慮,這樣對理解他的作品可能會更深入一些,更本真一些,更實際一些。

  就這副行書對聯而言,用筆、結字和章法非常傳統,一點一畫無不牢守法度,特別是一些細微的地方更顯出徐悲鴻在書法上突出的特點,如“考” 的彎鉤提和“墳”字土字旁的短提非常見功力和力度,在人們大都認為徐悲鴻的字有些“軟”的背景下和評論中,能從這兩點細微的地方可以看出徐悲鴻書法藝術“綿里裹劍”的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也與徐悲鴻為人的謙恭和做人的剛直相輔相成,更體現了他對于書法藝術中注入個人情感的理解與表現。

  下聯“秋華”二字整體有些向右傾斜,但是,傾斜而不偏,左右開張的“秋”字與左右緊縮的“華”字上下呼應,并且對比鮮明,筆畫的處理也很精到、嫻熟,將力量融于飛揚的筆畫之中,非常精彩!對“臨”字的處理凸現了徐悲鴻作為一名美術家的獨特眼光和審美情趣在書法上能做到“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必須要有扎實的傳統功力和對書法藝術美學含義深層次的理解。在“臨”字左右兩部分的安排和書寫中,能做到五個“口”字形不一樣而又十分和諧地組成一個完整的字是很難的事!徐悲鴻都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通篇觀看對“臨”字的處理和書寫很有意味。

  藝術源于生活,源于歷史的積淀,源于藝術家聰慧的天賦。徐悲鴻對于生活的關心,對于藝術來自生活的理解,深深地灌輸在他的教學之中:“大幅的創作都是由小幅的速寫組成的,必須堅持經常畫速寫。要隨身攜帶速寫本,把自己在生活中感興趣的人物和事物隨時畫下來。”向生活學習,向歷史上優秀的成果學習,是任何在藝術上有作為的人的必由之路。當然,徐徐悲鴻的成功還與其自身天分有關。一個人的天分不是天然就釋放出來的,必須要有適合的環境,而適合的環境的形成與其自身的努力有直接的關系。徐悲鴻用真情、專情鑄就書畫藝術的發展之路,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和天資的恩助。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幼年刻苦學畫,后去法國留學。抗戰期間,曾多次鬻畫籌資濟民。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擅長油畫、國畫,中西結合,自成風貌。書法亦有一定造詣,頗見個性。

 

标签:徐悲鴻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