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書法藝術 >

中國書法發展史之魏晉書法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整理 時間:2006-04-19

 

完成書體演變的魏晉書法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咸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后,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鐘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范,此后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 “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為“書圣”。又有王洵(羲之侄) 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著名代表書家及作品介紹
鐘繇(151-230)
  字元常,三國魏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因為做過太傅,世稱“鐘太傅”。他的書法,以曹喜、蔡邕、劉德升為師,博采眾長,兼善各體,尤精小楷。結構樸實嚴謹,筆勢自然,開創了由隸書到楷書的新貌。和晉代王羲之并稱“鐘王”。他的書法歷代為人所重視。鐘的真跡,早已失傳,宋代以來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薦季直表》等都是晉唐人臨摹本。

其主要作品有:


宣示表:小楷,梁武帝蕭衍譽道“勢巧形密,勝于自運”。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

薦季直表:小楷,寫于黃初二年(二二一)。其布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瑯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晉懷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后世稱為“王右軍” 。他出身于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后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對后世影響很大他的正體世稱“書之圣”。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圣 ”。他把散見于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其主要作品有:


樂毅論 :王羲之書,小揩字體。筆勢流麗,神采煥發,肥瘦相稱,極合楷書的法則。隋智永稱它為“正書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極為稱贊。

黃庭經:小楷,關于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于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后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蘭亭序 :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舉行“修契”宴會上,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后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行書第一”。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書。行書四行,字體流利秀美。元趙孟俯曾稱此帖為 “天下第 一法書”。《石渠寶笈》收晉人三帖,號稱“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為人所重視,由此可見。

孔侍中帖:《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王羲之行書,二帖連為一紙。紙本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跡摹本。《頻有哀禍?孔侍中帖》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又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喪亂帖:《喪亂?二謝?得示帖》均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書。紙本。現藏日本帝室。帖上還引有朱文“延歷敕定”三印,延歷相當于我國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永貞元年,可見此帖是唐代傳入日本的。《喪亂?二謝?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內容是他所寫的尺牘。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跡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為“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為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于“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范的草書體勢。
  

王獻之(344-386)
  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后來取法張芝,別創新法,自成一家,與父齊名,人稱“二王”。南朝宋,齊,梁,陳之間,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態嫵媚雍容。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為清內府 “三希”之二,筆劃連續不斷,世稱“一筆書”。

其主要作品有:


洛神賦十三行: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只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今只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鴨頭丸帖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于上海博物館。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中秋帖
  《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現藏故宮博物院。《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護。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官至尚書令。他是“書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個精于書法,幾代不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導均善書,所以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范世學,洵之草圣,亦有傳焉”。其草書《伯遠帖》,一直被后代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是因為它是十分難得的東晉名人書法真跡。

其主要作品有:


伯遠帖
  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后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

  《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