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國外戲劇 >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Moliere(1622年~1673年)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5-03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Moliere

 

    莫里哀(1622年~1673年)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他的喜劇在種類和樣式上都比較多樣化。他的喜劇含有鬧劇成分,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強調以社會效果進行評價。他的作品很有影響力,影響了喜劇的發展。在法國,他代表著“法蘭西精神”。其作品已譯成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是世界各國舞臺上經常演出的劇目。 

    生平與創作  

    本名讓-巴蒂斯特?波克蘭。1643年與朋友組成“盛名劇團”。1644年起取藝名為莫里哀。1645年劇團倒閉,受到債主控告,一度入獄。出獄后加入一老藝人的劇團,到法國外省巡回演出13年。1650年起擔任該劇團的負責人,并開始創作,早期劇本有《冒失鬼》、《愛情的怨氣》等。1658年率劇團返回巴黎,在盧浮宮為國王路易十四演出喜劇《多情的醫生》(失傳)。
    1658~1664年是莫里哀回到京城后戲劇創作活動的第一個時期。1659年公演的獨幕劇《可笑的女才子》諷刺17世紀貴族矯揉造作的風氣,奠定了他作為現實主義喜劇家的地位。接著,他演出反對封建夫權思想、歌頌戀愛自由的社會問題喜劇《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后一部分幕詩體喜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引起他同保守派文人長達兩年以上的論戰。莫里哀接連寫出短劇《〈太太學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駁斥對手們的污蔑。這次“喜劇之戰”在法國舞臺上開辟了喜劇以及歌舞劇的新時代。1664~1666/1669年是莫里哀一生創作中最重要的階段。1664年1月演出的《逼婚》,嘲笑了唯心主義的經院哲學和不可知論的荒謬悖理。同年5月,在凡爾賽宮的盛大節日晚會上演出《達爾杜弗》(初演時為3幕)。這部喜劇大膽地諷刺了封建社會的基礎之一――天主教會,被國王下令禁演。莫里哀經過5年不懈的斗爭,利用教皇頒布“教會和平”詔書的機會,使這個劇本以5幕詩體喜劇的形式于1669年公演。在這部思想深刻、藝術成熟的政治喜劇里,莫里哀塑造了一個性格突出而又有極大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騙子達爾杜弗,后來這個名字就成了“偽君子”的同義語。在此期間,莫里哀還寫了兩部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劇本《唐璜》(或名《石宴》)和《憤世嫉俗》。1666~1673年是莫里哀創作生涯的最后階段,他對喜劇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取笑的主要對象是上層資產階級,批判他們努力把自己貴族化的可笑企圖   。主要劇作有《屈打成醫》、《喬治?當丹》、《吝嗇鬼》、《浦爾叟雅克先生》、《貴人迷》、《司卡潘的詭計》等。《吝嗇鬼》是莫里哀最深刻的性格喜劇之一,劇中致富的渴求和吝嗇強有力地支配著放高利貸的阿巴貢老頭,他寧可放棄想娶的姑娘,也要要回被人偷走的金幣,在法語中他的名字已成了“吝嗇鬼”的同義語。1673年,莫里哀在主演他最后一部杰作《沒病找病》時病逝。
    

莫里哀劇作《貴人迷》劇照

   
     成就與影響 

    莫里哀共留下33部劇作(其中1部與高乃依、P.基諾合寫)。他的喜劇種類和樣式是多樣化的,已超越古典主義的范圍。他強調喜劇要反映現實,寓教于樂,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莫里哀的喜劇已成為典范性作品,影響了許多國家喜劇事業的發展。在法國,人們認為莫里哀代表著“法蘭西精神”,他的劇作常演不衰。中國已出版李健吾、趙少侯等的譯本,多次上演過《太太學堂》、《達爾杜弗》(一譯《偽君子》)、《吝嗇鬼》(一譯《慳吝人》)等戲。

    莫里哀的喜劇笑料,并不是表面的滑稽和可笑的對話和情節,而是對社會陋習和諷刺,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他的喜劇比同是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高乃怡(Pierre Corneille)及拉辛(Jean Racine)的悲劇更具永久性和普通性,到現在還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出。他同時也是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共寫了10幾部把音樂、舞蹈與故事情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喜劇。并開風之先,創設芭蕾舞蹈院,使芭蕾舞在法國流傳開去。

生平

1622年1月15日年生于巴黎一個具有"王室侍從"身份的宮廷室內陳設商家庭。

1643年放棄世襲權利,與貝雅爾兄妹等朋友組成"盛名劇團"在巴黎演出。

1644年起取藝名為莫里哀。

1673年2月17日死于結核病。



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1659)

偽君子》,(1664)

唐璜》,(1665)

《憤世嫉俗》,(1666)

吝嗇鬼》(1668)是深刻的性格喜劇之一。

《浦爾叟雅克先生》,(1669)

《貴人迷》,(1670)

《沒病找病》,(1673)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