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環藝論文 >

淺淡公路環境景觀設計

作者:佚名 來源:建筑網 時間:2006-09-23

    一、公路環境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

  近十幾年來,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道路系統的不斷完善,為國家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對精神文明和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最初的以最小工程量獲得最大通行能力的原則,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道路建設的要求。與此同時,道路建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受到重視。

  因此,公路的建設應綜合考慮其功能性要求、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司乘人員的心理,通過合理的環境景觀設計,把公路建設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并綜合環保、美化、歷史人文等因素,使公路成為自然景觀的新亮點,實現公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二、公路建設與景觀

  公路作為一種帶狀的工程構造物,它的區域跨度大,沿線的景觀也不斷變化,總的來說,公路景觀包括沿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部分。自然景觀,是指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環境的總體外觀,如高山、平原、河海、沼澤等;人文景觀,是指人類通過改造自然創造出來的景物,如城市、村落、雕塑、水利電力設施等等,而公路本身也是一種人文景觀。

  公路建設,必然會對原有的自然景觀造成一定的破壞,公路工程對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自然風景破壞、占用土地、拆遷建筑物、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噪聲、水質、澇漬等。據調查,即便在氣候溫和的亞熱帶地區,在公路路域環境條件下,被破壞的環境經自然恢復演替到草、灌叢植物群落至少需要20年,而公路建設對自然風景的破壞則往往是不可恢復的。

  但是,通過合理的景觀設計,我們可以將公路建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盡量減少,同時在公路建成后,形成新的外觀優美,行車安全舒適的公路景觀。

    三、公路景觀設計的原則

  高等級公路是功能性很強的基礎設施,但具體的公路項目,又有其偏重的性質,如可分為國道主干線、地方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鄉連接線、旅游景區公路等等。公路景觀設計必須在滿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根據其特定的性質和目的,結合道路沿線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生態環境等自然因素和區域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人文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主要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因地制宜,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盡量結合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使公路與周圍環境相融合,避免割斷生態環境空間或視覺景觀空間。

    2 .考慮司乘人員的交通心理要求和視覺效果要求。

  安全舒適是公路景觀設計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視覺空間大小、安全設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覺的多樣性、視覺導向和視覺連續性等交通心理因素。另外,司乘人員是在高速行駛的汽車上感覺公路景觀的,尤其司機的注視點遠,視野狹小,因此要求沿途的景觀必須大尺度、大色調、流線型,同時比例協調。

    3 、風格鮮明,統一中變化。

  公路一般穿越不同區域,因此,充分地結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點,才能創造出風格鮮明的道路景觀。另外,在設計上應將中央分隔帶、路堤路塹邊坡、互通立交、服務區、收費站等公路設施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確定統一的主題。同時,又根據其功能和服務對象在設景的風格、造型、色彩規模等方面有所變化,使沿途景觀富有節奏韻律,有基調有高潮,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達統一,使司機和乘客處于一個良好的行車環境中,從而產生愉悅的心理,消除疲勞,保證安全。

    四、公路景觀設計的內容

  公路景觀設計是在公路技術設計的基礎上開展的,因此公路景觀設計的內容也和公路的各項設施緊密關聯,主要包括了下述幾個方面:

    1 .公路線形設計的美學要求

  公路線型美是公路景觀的基礎。在選擇路線方案時,通過仔細的踏勘,調查每個路線方案的沿線地形地物、風景特點,確定一些風景控制目標(如名勝古跡、險峰奇石、優美的海邊風景、百轉千徊的溪流等),同時確定一些須回避的特征目標,如森林保護區、農田保護區等,然后反復比較線位,充分利用這些風景資源,使沿線視野景觀多樣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風景中。

  公路平面線形應以曲線為主體,以更好地適應地形,另外,長直線路段也容易導致司機注意力分散而引發交通事故,縱面線形應盡量避免高填深挖,而嚴重破壞自然環境,最后確定的立體線形應盡量適應地形,與周圍的景觀相協調,總體線形應是連續、順暢、可以預知的。

  在完成線形設計后,利用CAD系統、地理信息等手段,采用圖形疊置法將公路環境景觀逐段顯示與評價,并進一步修正,以獲得最佳的路線設計方案。

    2 .結構物景觀造型

  公路結構物主要是橋梁、涵洞、立交、跨線橋、支擋結構物等。結構物是公路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上,我們不僅要考慮其技術經濟的合理性,還要有新穎、優美的外觀,還要配合所在路線的其它結構物的造型,以及和該地區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相互呼應。景區中的公路結構物如過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風景,而一些成功的橋梁,如南京長江大橋,廈門海滄大橋、東莞虎門大橋等,以其特殊的歷史意義、雄偉的氣勢、優美的造型,其自身已成為一道極其美麗的風景。

    3 .路基路面的景觀設計

  通過合理地采用路基立面和斷面造型,在必要的路段采用分離式路基,在良好的線形設計基礎上,使公路結構更好地與自然地形、現有地帶的地 貌相適應,與綠化相適應。

  路面對于司乘人員來說,是占據視野的重要景觀要素,除了要保證路面主車道與路肩的合理比例外,還可以采用不同顏色的路面材料來分別修筑路肩、行車道和分隔帶,既加強了公路的修飾性,又提供了良好的視覺誘導。

    4 .中央分隔帶的綠化

  中央分隔帶綠化的重要目的是遮光防眩、引導視線;以利于車輛的安全通行,因此其高度和寬度必須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對防眩樹種的選擇是:

  低矮 (1.5m左右)、緩生、抗逆性強。間距總的原則是以車燈的擴散角、人的動視覺和行車速度三者的函數關系計算而得,單行間距一般以2―3m為宜。

  地表綠化部分以鋪草坪和植地被植物為主,可通過選擇不同葉色、花期的地被植物,并分段設置,使中央分隔帶的色彩有所變化,增強美化效果。

    5 .兩側綠化帶的綠化

  通過設置公路兩側綠化帶、使公路沿線形成一條綠色長廊,是景觀環境再造、防塵隔聲、協調公路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有效手段。如綠化帶占地較寬,可以設置多行、多樹種、喬灌結合、色彩多樣的花木,形成壯觀絢麗的綠化帶。但一般在綠化帶用地有限的情況下,以單行栽植,落葉和常青 ( 喬木 ) 間隔 (5 ~ lOm) 為佳,樹種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這樣既不會因間隔太密造成視覺屏障而影響觀光,又可四季見綠,同時還能防止因樹種單一而易受病蟲侵染。

  設置兩側綠化帶時,應注意在彎道內側及路口附近保證通視條件,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6 .邊坡及垂直綠化

  邊坡綠化具有很好的護坡功能,對穩定路基、防止沖刷、保持水土具有直接作用。邊坡綠化要求覆蓋率高,青綠期長,但由于邊坡坡面土質為 路基填筑用土,或路塹開挖后暴露的土體,土質不宜于種植,且備灌溉條件差,養護難度高,因此要求做好草種選擇、種植方式、前期養護等工作。根據公路邊坡綠化的實踐情況,在草種選擇方面,以本地適于綠化的野生草為宜,既容易成活又成本低廉,根系深的草種優于根系淺的草種。在種植方式上,條播優于撒播,種草優于栽草,秋播優于春播。另外,近年來了引進的濕式噴播和客土噴播技術,能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活率,且能適宜公路邊坡土質貧瘠的特點,還能完成高陡邊坡的施工作業。垂直綠化部位主要有漿砌護坡、擋墻等,可通過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凌宵等,或在其頂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構造物,減少構造物的壓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7 、互通立交、服務區,收費站的景觀設計。

  從景觀構在的角度來看,互通立交、服務區、收費站都是公路景觀設計中占地最大,景觀設置可塑性最強的部位,因此可以將之作為公路全線景觀設計的高潮部分來考慮。這些位置的景觀設計應綜合建筑形式、地形特點、當地人文特點及園林布局等方面總體規劃,全線各立交、服務區之間的風格應互相呼應。近年來,國內很多公路在這些部分的景觀設計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風格鮮明、構思各異、內涵豐富,概括起來主要有園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類型。

    五、結語

  公路環境景觀問題在我國還沒有成熟的規范和管理機制,它涉及了公路技術、園林美學、環保、社會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識領域,因此,需要社會各部門攜手研究,在實踐中總結出有效的經驗,使我國的公路建設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提高,為司乘人員提供更舒適的行車環境,為社會、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标签:景觀設計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