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環藝設計 > 環藝理論 >

建筑文化與建筑環境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 時間:2006-07-07

摘要: 建筑是經濟、技術、藝術、哲學、歷史等各種要素的綜合體,作為一種文化,它具有時空和地域性,各種環境、各種文化狀況下的文脈和條件,是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時這種文化特征又與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自然條件密切相關。

一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環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風勢、氣溫、氣壓、食物、土地、水質、植被等等。作為人與自然中介的建筑,對外應有利于形成小區外部環境,對內應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內環境。這些建筑像植物一樣,落地生根,合天時,合地利,適宜于地區自然環境的要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在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在中國的海南島和臺灣島,椰林茂密,氣候炎熱,人們用椰樹葉、棕櫚葉蓋起了適應熱帶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樓,通風、涼爽、輕盈、簡潔,建起了熱帶雨林建筑。

  在中亞、西亞,在中國的西部高寒地區,人們用石塊壘砌、依山就勢蓋起了石板建筑,避風、擋雪、保溫、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國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數民族在中國西部依山就勢建起了各式各樣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國的黃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氣候干燥,人們利用山邊、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肅敦煌藝術陳列館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開敞式入口,山坡擋墻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顯。

  在美國的東部,在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南方,雨量充沛,氣候溫和,人們用木材、磚瓦依山就勢,因地制宜,蓋起了遮陽避雨、通風透氣、造型別致的濕熱地區建筑。

  這些建筑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適宜于不同地區自然環境,與風景、林木、地形融為一體,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環境的各種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環境,又要服從于自然環境,這是建筑師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

二 社會時空環境差異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會歷史形態。歐洲國家、美洲國家、亞洲與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國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各地區的文化習俗也不同。不同地區的人居社會時空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時空性和多元性,因而產生了古代的或現代的中國建筑文化、俄羅斯建筑文化、東南亞建筑文化、歐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歐洲的古希臘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亞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國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歷史源流。天主教、耶穌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發展,深刻地影響到信仰宗教的國家和地區,也深刻地影響到這些地區建筑,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國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沿襲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來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禪宗等思想倫理的影響。特別是儒教統治中國2 000多年,根深蒂固。這種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種思想觀念兼收并蓄,融為一體,光輝燦爛,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國際性建筑文化,國際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區與民族性建筑文化。在當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轉化,也包含后者對前者的吸收與融合。這兩者既對立又統一,相互補充,彼此影響,共同發展,只有保護和發展豐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進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構成,最終才能建立一個“和而不同”的人類社會。

三 中外建筑文化的發展與交融

  建筑文化處于全球“大文化”系統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榮,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響曲。全球化的社會進程給文化交流帶來了碰撞與會合,沖突與交融。

  幾千年來,中國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淵源流長。佛教文化本來發源于印度,隨著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傳經,佛教影響中國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內容,佛祖的像貌,佛廟的形制與中國文化交融,形成和發展了獨特的中國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近代出國留學歸國的建筑師,大多數是留美的學者,他們受當時西方學院派建筑文化觀念和中國國粹主義建筑文化觀念的雙重影響,強調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點在建筑風格上,第一次創造性地設計出了一批精品,開創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紀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師呂彥植先生20年代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當時中國建筑界的確起到了石破天驚的影響,推動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進程。

  新中國建國初期,中國政體、機制照搬蘇聯模式,中國各地建設了一批具有俄羅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發展了中國50年代“社會主義”建筑文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又一次打開國門,引入西方經濟管理模式,模仿“歐陸風格”、港臺建筑,后現代主義幾乎風靡全國,形成和發展了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國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當時當地政治體制、經濟狀況、技術水平的約束,相互沖突,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樣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經受得起時空的考驗?只有那些吸取了東西方文化精髓,融合為本民族的地區與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四 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為今用,用什么?必須分析“古”與“今”在建筑內容上所發生的變化。這些質的變化是社會制度、生產技術、生活習慣、工作方式、文化觀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領域引發的必然結果。正如吳裕容先生在評價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設計的艾菲爾鐵塔時指出的:“人們試圖讓每一種藝術適應人類生活發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類活動與迅速變化中的時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適應。”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相結合的問題。我國傳統建筑文化有著許多特點,如建筑群的總體布局,因地制宜,富于變化;建筑造型,豐富多彩;空間分隔,靈活多樣;室內裝飾,講究內涵;色彩運用,五彩繽紛;庭園綠化,更是含蓄活潑,變化萬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在創作現代建筑當中,當代建筑師應吸取古代建筑文化豐富的營養,按現代化多方面的要求,從分析各種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適應人們生活發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們的建筑活動與迅速變化中的時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適應。

  新中國成立以來,圍繞繼承中國傳統,發揚民族形式,創作建筑藝術美的問題經歷過多少次探索和討論。經歷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頂”的懷舊復古時期;經歷了批判復古主義,照搬蘇聯“模式”的教條主義階段;經歷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學,推行“干打壘”窮過渡的年代;經歷了改革開放初期崇尚西方,風靡“歐陸風情”時期。經過反復摸索的艱難曲折以后,中國建筑師開始走繼承傳統,適應功能,采用高新技術,探索古今交融,實現建筑創作現代化的正確之路。

  本文所談建筑文化的環境與交融只是初步探討,許多深層理論問題還須進一步研究。我們這一代建筑師應當牢固地樹立起“科學的建筑文化觀”,以中國文化為主體,加速建筑文化與環境、與民族、與社會、與時代的交融進程。

标签:環境

相關文章: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