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工業設計 > 電子產品設計 >

Apple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欣賞

作者:未知 來源:設計之家整理 時間:2006-04-10

   1976年,兩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設計出了一種新型微機(蘋果一號),受到社會歡迎。后來,風險投資家馬克首先入股9.1萬美元,創辦了蘋果公司。從1977年到1980年3年時間,蘋果公司的營業額就突破了1億美元。1980年,公司公開上市,市值達到12億美元,1982年便邁入《幸福》雜志的500家大企業行列。一家新公司在5年之內就進入500家大公司排行榜,蘋果公司就是首例。1983年初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宣稱,蘋果公司創造了300位百萬富翁。

蘋果電腦的傳奇發展史
蘋果公司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這里簡略介紹一下他的發展軌跡。
•Steven Wozniak和Steven Jobs這兩個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時候已經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Wozniak有機會涉足計算機設計領域,并在1976年設計出后來被成為Apple I 的電腦,附有遠見的Jobs堅持要試著去賣這臺機器。于是1976年4月1日,蘋果破土而出了。
Apple I市場反應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II誕生并作了第一次商業展示后才引起人們的注意。蘋果的銷量大幅增加,公司的規模也自然而然的擴大,
•1979年Jobs和其他幾個工程師慕名訪問了施樂公司的PARC試驗室,并從那里“偷學”到了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并將其應用于蘋果電腦。
•1980年蘋果已經有幾千名雇員,并且產品開始銷往世界各地,蘋果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1983年,Jobs開始聘請前百事可樂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任蘋果的CEO,相信他會讓這棵未老先衰的蘋果“枯木逢春”。
•1985年Jobs和Sculley的分歧越來越大,蘋果的Jobs不得不離開了蘋果。Sculley獲得了蘋果絕對的領導權。
•1987年,蘋果發布其Mac II,功能強大的家用計算機,月銷售達到5萬臺。蘋果又過了幾年好日子。
1991年蘋果電腦的操作系統是:Mac OS,但其與流行的兼容機軟硬件不兼容。這大大束縛了它的發展。這曾經非常成功的市場策略,現在卻讓它吃盡了苦頭,微軟的操作系統很快占領了廣大的市場。
•1993年6月他們免除了Scully的職務。
•1994年蘋果發布其家用機PowerMac。第一臺基于IBM和Motorola合作開發的高速處理器PowerPC芯片的機型。但因為其封閉的市場策略,只有少數廠家得到有限的技術許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開市場。面對開放的兼容機市場,蘋果的大門卻越關越緊,路也越走越窄。
•1995年微軟WINDOWS95發布,這更令其雪上加霜。蘋果的冬季來臨了。
緊接著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蘋果急需一名能引領其走出低谷的帶路人,但遲遲沒有挑選出來,面對奄奄一息的蘋果,眾多的商界驕子們望而卻步。
•1996年在眾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開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為事實上的領導人,被稱為“過渡總裁”。但此時蘋果的股票降到5年來的最低點,Jobs面臨有生以來最大的挑戰,挽救心愛的蘋果。
•1997年11月10日,蘋果宣布將通過電話和網絡開展直銷Power Computing,結果銷路很好,緊接著又推出了一款新機型:PowerMacG3
復蘇的跡象慢慢的顯露出來,蘋果終于制止了下滑,開始連續幾個季度微利。Jobs繼續著他的復蘇計劃,又推出了真正的劃時代蘋果傳奇產品:iMac(1998年)、iPod(2002)


蘋果的傳奇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蘋果之所有能有傳奇般的發展,開發出傳奇般的產品,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公司傳奇般的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傳奇人生得從他的出生前講起。
1955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生于硅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輕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將他送給別人收養。養父母是典型的藍領工人,并沒有優越的環境。
1972年喬布斯17歲,他來到位于波特蘭大的里德學院上大學,在那里開始探索印度佛教,從學生宗教領袖那里學會了如何做推銷。在那里讀了六個月后,喬布斯決定退學,并且堅信日后會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1974他到印度朝圣,漫游后反而有了新的認識,認為愛迪生對世界的貢獻比佛教大師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參加了沃茲尼阿克創立的自制電腦俱樂部,才有了個人機的面世。
1976年在 20 歲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沃茲(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Wozon)在喬布斯父母的車庫里辦起了蘋果公司。十年后,蘋果公司就從車庫里我們兩個人發展成為一個擁有 20 億元資產、4,000 名員工的大企業。
1986年30歲時,喬布斯被自己辦的公司解雇了。怎么會被自己辦的公司解雇呢?原來隨著蘋果公司越做越大,蘋果公司聘了百事可樂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與喬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隨后我倆對公司前景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最后我倆反目了。這時,董事會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邊,所以在30歲那年,喬布斯離開了公司。
從蘋果公司被擠出后喬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來。他雖然不是技術人員,但卻是獨具慧眼善于開拓新產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賣掉所有蘋果股票重新創業,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獲得年度財務報告,并用以寄托他對蘋果的深情。
  喬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準備開發新一代電腦,同時買下影視動畫公司Pixar(后來成為世界最有名的三維動畫公司)。
蘋果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術,于1996年底用4億美元收購了Next。但經營不得法,并沒有獲得應有市場。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虧損。
1997年7月因連續5個季度虧損,最高執行官阿默利歐只好辭職,當時蘋果已接近破產邊緣,人們又想起了喬布斯,于是在緊急關頭他又被聘任為臨時總裁兼最高執行長官。(1985年喬布斯被董事會解職,美國電腦產業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康柏和戴爾都在此期間脫穎而出。而作為個人電腦的始祖,蘋果卻步履蹣跚,十年內它換過3任CEO,年銷售額卻從110億美元縮水至70億美元。)
  喬布斯回到蘋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縮短戰線,把正在開發的15種產品縮減到4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其次,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他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著手開發iMac,使得電腦非常適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開拓銷售渠道,讓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第四,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并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件。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蘋果扭虧為盈。現在人們談論的是恢復青春活力后的蘋果將會怎樣推動電腦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蘋果行將破產。使蘋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剛43歲的喬布斯。

就在蘋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喬布斯被診斷患了癌癥。一次掃描檢查,結果清楚地表明喬布斯的胰腺上長了一個瘤子,確診這是一種無法治愈的惡性腫瘤,最多還能活 3 到 6 個月。喬布斯做了手術,現在好了。這是喬布斯和死神離得最近的一次,這次經歷之后,喬布斯對人生的感悟體會的更加深刻,他說: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別人的意愿去活,這是浪費時間。不要囿于成見,那是在按照別人設想的結果而活。不要讓別人觀點的聒噪聲淹沒自己的心聲。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無論如何,感覺和直覺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這也是喬布斯一直想做到的。

人們認為喬布斯具有技術、管理和文化的三張面孔。在技術方面,他是使電腦成為消費產品的倡導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于隨機應變的企業家;在文化方面,他是電腦文化的革命家。
  1985年他被里根總統授予國家科技勛章,1987年獲杰弗遜杰出公共服務獎。
  蓋茨對喬布斯的評論是:“我不過是喬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蘋果電腦的飛速發展給人以太深的印象。”

蘋果的傳奇設計
1998年后蘋果公司復興,雖然蘋果公司的每個產品幾乎都是藝術品級的設計精品,但蘋果公司真正的能稱得上傳奇產品只有兩個:這就是 iMac 和iPod,這兩個產品真正實現了蘋果巨人的復活,使得蘋果時代又一次到來了。
iMac電腦


(上圖為 蘋果電腦iMac G3 1998年)

(上圖為 蘋果電腦iMac G3 2001年)

1998年6月上市的iMac,這款擁有半透明的、果凍般圓潤的藍色機身的電腦重新定義了個人電腦的外貌,并迅速成為一種時尚象征。推出前,僅靠平面與電視宣傳,就有15萬人預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內,它一共售出了500萬臺。其中一個秘密是:這款利潤率達到23%的產品,在其誘人的外殼之內,所有配置都與此前一代蘋果電腦幾乎一樣!
這是一次工業設計的勝利,但同時也體現了喬布斯的無奈:由于長期流失了大批優秀員工,蘋果的技術能力已經難以迅速推出他一向強調的“insanely great”(酷斃了)的產品,同時失去了公司成員賴以凝聚的文化。所以蘋果一方面大規模吸納技術天才,另一方面,創意了“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他希望這個斥資上億美元宣傳的廣告不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蘋果,更重要的是,喚醒公司內員工的工作激情。
每當蘋果的重要產品即將宣告完成時,蘋果都會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將產品推倒重來。以至于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品質,完美主義控制狂的標志。
當第二代iMac的模型被送到CEO喬布斯的手中,它看起來很像縮水后的第一代,“沒有什么不好,其實也挺好”,但喬布斯討厭這種感覺。當天喬布斯找來了蘋果的ID實驗室負責人喬納森•艾韋(Jonathan Ive)――第一代iMac、iPod、鈦合金外殼的PowerBook和冰塊狀的Cube的主要設計者。兩個人在喬布斯太太的植物園里走來走去,喬布斯逐漸將自己的理想清晰化:“每件東西都必須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你可能需要從它后面看,為什么必須要一個純平顯示器?為什么必須在顯示器放一個主機?”置身花園內,喬布斯建議,“它應該像朵向日葵。”他用一天時間勾勒出了新產品的概念,但工程師們種出這朵“向日葵”用了2年的時間。

(上圖為 蘋果的iMacG4向日葵電腦 2002年)

(上圖為 蘋果的iMacG4向日葵電腦的鍵盤 2002年)

(上圖為 蘋果的無線鼠標 2004年)

(上圖為 蘋果電腦Power Mac G5 及配件 2004年)

從設計形態學看iMac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它那一體化的整機好似半透明的玻璃魚,透過綠白色調的機身,可隱約看到內部的電路結構,奇特的半透明圓形鼠標令人愛不釋手。色彩用了亮麗的海藍色,大面積使用弧面造型,有一種無拘無束的令人震撼的美感,給電腦業和設計界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從1901年第一臺電子打字機面世,到一個世紀以后已經不可思議地變成了這個小綠蛋。一時間,敢于表達個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優秀產品設計相繼出籠。

從色彩設計上看iMac鮮艷的色彩使它從乳白色的海洋中跳出來。
在iMac設計中色彩與具體的形相結合,便具有極強的感情色彩和表現特征,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CarolynBloomer)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則認為“色彩能夠表現感情,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因而“色彩是一般審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為設計人性化表達的重要因素。在現代設計秉承包豪斯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為表達語言,體現出冷靜、理性的產品設計時,iMac的色彩設計使消費者的心理便為之一振,并豁然開朗起來――原來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五彩斑斕的。在現代設計的色彩運用中,融入了設計師和消費者個人的情感、喜好和觀念。

 

标签:Apple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