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是人們為了書寫便捷而創造的一種筆畫連綿、結構省簡的字體。草之本意,在古時含有草率、急就、草創、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草書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起源于西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章》,因名“章草”。也有說是東漢章帝愛好這種書體,因而得名。唐張懷?說:“章草即隸書之捷。”因而章草還保留了某些隸書筆畫形跡。章草產生于秦末漢初,盛行兩漢魏晉,唐始衰落,元明復興,入清沉寂,清末又再中興起來。漢朝,杜度是史載最早的章草藝術家,崔璦也以章草稱著,時人并稱“崔杜”。張芝章草學杜、崔,又有出藍之譽。三國時,皇象章草冠絕一時,鐘繇也擅精此體。西晉,索靖的章草藝術登峰造極,和衛?并稱“一臺二妙”。東晉,羲獻父子、衛鑠俱是深諳章草能手。唐宋時,書家輩出,但工章草者絕少,章草之法若存若亡。元朝,惟趙孟兆頁復古工章草。明朝,以“三宋”稱著,其中宋克獨善章草。清末,章草復興,涌現出了沈曾植、王隋等一批章草名家。
傳世的著名章草碑帖有:史游的《急就章》、索靖的《月儀帖》、《出師頌》、陸機的《平復帖》、皇象的《急就章》等等。
章草的歷史并不長,但它對代之而興的今草起著很大積極作用,歷史上的草書家們也從中吸收了很多營養。
代章草而起的就是今草。習慣上,我們把今草直接稱為草書。據史書記載,今草始創于漢末的張芝。然而,從流傳下來的他的作品來看,不盡可靠。普遍地認為,晉代的王羲之是草書的集大成者,由于王羲之在 書法史上的功績,人們將他奉為“書圣”。
他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也是一位卓有成績的書法家,歷來將他們父子倆,合稱為“二王”。
二王父子奠定了今草的基礎,歷代學習草書者,雖亦有建樹,然無不法宗二王。二王的草書作品也是后人學習草書的楷模。王羲之的草書可以舉《十七帖》(參見圖2―53)為代表,此帖是唐太宗李世民購得的王羲之書,因卷首帖有“十七日”云云,故名《十七帖》。王獻之的草書,可以以《中秋帖》(參見圖2―54)為代表。此帖在清乾隆時收藏在內宮,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的《伯遠帖》,合稱“三希”,后由清宮流出,輾轉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來同志直接關懷下,有關部門以重價收回,現藏故宮博物院。
草書發展至隋唐,基本上還是沿著二王體系發展,其中出現了不少草書家,卓有成績的如智永、虞世南、孫過庭、顏真卿等等,他們雖然沒有沖破二王的蕃囿,但在書法史上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的作品也為世人所重,為一代楷模,尤其是孫過庭的《書譜》,它不僅堪稱我國書法理論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本身也是藝術水平相當高的草書作品。
在唐朝中期出現了狂草;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礎之上,更加潦草和奔放,甚至很顛狂。狂草不計一筆一字的工拙,力求氣勢暢達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羈。它的創始人可以算是張旭。
張旭,字伯高,他的字和李白詩歌、裴?的劍術,時稱“三絕”,他常常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筆,甚至醉后,以頭濡墨書寫。
其次是懷素和尚,他也是一個狂草書家。懷素,字藏真,書法史傳說的“筆冢”的佳談,就是說他,用壞的禿筆掩埋成一個大冢,他也好飲酒,醉后奮書,有如急風驟雨,瞬息萬變。所以書法史上,將張旭和懷素稱為“張顛懷狂”。
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是當時有名的“飲中八仙”之一,文書俱佳。賀與張旭是忘年之交,且兩人都以草書著稱。
黃庭堅的草書如同他的楷書、行書一樣稱譽于后世。他的草書代表作主要有《諸上座》、《李白憶月游》、《花氣詩》等。
祝允明,號枝山,與唐寅、文征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其狂草書,尤為當世所重。
張瑞圖,明末著名書法家,擅長草書,代表作有《驄馬行》、《后赤壁賦》、《樂志論》等。
文征明,各體兼工,尤精草書。其草書猶如風舞瓊花,泉鳴竹澗。傳世草書作品很多,如《玉泉千尺瀉》、《文征明四體千字文》、《桑母王安人墓表》等。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書法基礎知識書法教程2006-10-30
書法技法常識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常識:書法概述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的幾種書體及代表人書法教程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