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是學習書法藝術的最為有效的途徑。從古到今的書法家,都是經過了臨帖這一關,以之來打牢扎實的根底,才能進行創作和創新。融百家之長取其精華、去之糟粕,以資借鑒;用自己的內心情感、天性、本能、激情去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故此,筆者總結了臨帖三要素,敬請同道賜教,愿初習書臨帖者從中有所收益。
首先要讀帖,注重觀察力和理解力。一讀筆畫、二讀結構、三讀特點,凡書不可急于落筆,必須用眼觀察。理解字的形態,從而心中熟記字形、筆畫和章法,用手做比劃直至領會法帖的氣勢、筆意、神韻、風格等內涵。也就是只有經過感性認識的過程,才能達到正確臨帖的目的。學書者在認真分析筆畫、結構特點時應把握法帖的形和神之特色,同時還要注意書法能力與理論素質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把法帖上的每一個字臨寫的血肉筋骨融為一體,博大雄渾其氣勢和藝術風格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其次是臨帖,提高感受力和表現力。臨帖應從唐楷碑帖入手,它可以使初學者少走彎路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傳,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騎馬路過索靖書寫的碑前,立即下馬觀看,竟宿碑下三夜,潛心觀摩、臨習,終有所悟。可見,臨碑帖對后人學習書法是多么重要。或許有人問,學習書法不臨帖行不行?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為學不是讀書,然不讀書又不知所為學之道。”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寫字不是臨帖,然不從臨帖入手,又不知寫字之道。”臨帖的意義正和讀書一樣,從書中吸取到前人為學的經驗,得到他們用筆和結構的繩墨規矩,便于入門,踏穩腳步。所謂臨帖就是學書者按照自己所選的碑帖字形、點畫去寫。對帖中的字的用筆、點畫、筆勢、結構等等進行認真細致地臨摹領悟,強調觀察力和表現力。初學者要用墨與用筆并重,臨創交叉、倒置進行實臨(對臨),強化靈活性和思變意識,形象與意象相結合。這樣才能激發興趣,見效明顯,能使臨帖者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這是臨帖學習書法入門的最佳途徑之一。
最后是背臨與意臨,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習書法,臨帖只是手段,創作才是目的。而臨與創這中間的過渡應該怎樣來過渡呢?如何處理好呢?筆者在此簡述如下:
1、背臨:學書者經過長期的臨帖,基本上掌握了所學范字的筆法及構造原理,能大概臨寫出范字的面貌和精神,這只是一個寫字的過程,而書法的創作必須運用藝術思維進行深入的創造性勞動。故從臨帖到創作是一個非常艱難復雜的過程,在“臨”與“創”之間存在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期間必須要背臨和意臨。何謂背臨?即學書者在臨帖階段必須認真分析筆畫、結構特點,把握帖形、特色,理解并熟記字形、筆畫和章法,而后以目導心、以心運手,務求領會法帖的氣勢、筆意、神韻、風格等內涵,之后不再看字帖,即在對臨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對法帖中字的理解和記憶,使書爛熟于心,然后動筆而就,這就是背臨即默寫。
2、意臨:就是在背臨(默臨)的基礎上,完全脫離了字帖,用心、腦意臨法帖的形態神韻、法帖風格,化帖為“己”,由“似”逐步變成“不似”,發揮自己個性和創造精神,有法而能變法,變法又不失法度,此謂意臨。在意臨前,習書者至少要默坐三分鐘方可動筆,不可以隨心所欲,要形存于心,意在筆先,預想字形大小,用目測來定位,話不出口,氣息調勻,精神集中,真正達到入心入腦之目的。
綜上所述,學習書法臨帖至關重要。臨帖是學習傳統的模仿階段,是打下堅實基礎的首要條件之一,背臨和意臨是求離求變的出帖與創作的過渡階段。臨帖不容易,意臨更難。臨帖又稱入帖,意臨又稱出帖,已逐步形成創作的意念,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融入個人的感情色彩,久而久之,習書者自然能悟出一番道理并且產生新的書法風格,這是筆者從事書法研究和書法教學幾十年來所總結的一些經驗。然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免手不隨人使,字不隨人意。只要經過長期不斷反復地讀帖、臨帖、背臨和意臨這三個過程,掌握臨帖三要素以及臨創交替、大、中、小字及榜書反復倒置進行,先大字然后中字、后小字,最后是榜書練習,不信創作不出好的作品來。
最后還要告誡習書者,臨帖不可死練,要動腦筋在自然、舒放上下功夫,把大字當作小字來寫,尋求法帖內在的神韻;臨帖不可求數量,但求質量。有人臨習千百遍也寫不出好字來,只有一個真理:多看、多讀、多練、多想,力爭以“熟”生“巧”,盡快入帖出帖形成自己的風格。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書法基礎知識書法教程2006-10-30
書法技法常識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常識:書法概述書法教程2010-12-20
書法的幾種書體及代表人書法教程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