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法國印象派繪畫介紹(2)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05-19



 

4.《日出?印象》 莫奈 1872-1873 馬爾莫當?莫奈博物館藏


  父母是英國人因而是英國國籍的西斯萊,他是博寧頓水彩畫的崇拜者。他應當算是一個英國畫家呢還是更多地屬于法國的風景畫派?西斯萊直到1899年去世也未取得他強烈要求的法國國籍。西斯萊一生都住在法國(除了幾次回英國小住),并致力于描繪巴黎大區的風景。他善于在其令人陶醉的、細致入微的作品中表現巴黎大區的迷人風光。盡管如此,西斯萊終究沒有去掉英國人的痕跡,這使他在印象派畫家中與眾不同。

  最初,這些未來的印象派畫家對前輩畫家鐘愛的寫生地表現出近乎子女對父母的忠誠。他們重走楓丹白露森林小路或是去諾曼底。后來他們另走自己的路。放棄一年一度的沙龍(他們中仍有一些人入選沙龍),轉而熱心于“印象派”畫展,或舉辦個人畫展(一般是在支持印象派的畫商杜朗-盧埃爾的畫廊舉辦),同時前去更符合他們這個時代的新的寫生地。距離巴黎的遠近,是選擇寫生地、同時對19世紀下半葉風景畫的演變構成一個決定性因素。當時水陸交通網得到大大發展。此外,還出現了汽輪、尤其是火車等快速交通工具,這使那些城里人想避開城市的喧鬧、到“郊區”或周圍的農村度過幾個小時時光成為可能。

  作為自己時代的人,1870年的畫家們畫的是離巴黎不遠、從巴黎很容易去到的地方,從而表明他們對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寫生地分布在鐵路或塞納河沿線,這與道路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完全吻合。年輕的畫家們首先選擇的是布吉瓦爾、沙圖、魯弗申和馬利勒魯瓦地區。后來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時期,他們分成幾派。莫奈在英國經多比尼的介紹認識了杜朗一盧埃爾。1871年12月,他從英國回法國后居住在阿爾讓特依,而畢沙羅則選擇了蓬圖瓦茲和瓦茲河畔的奧維爾,當時塞尚也在這里創作。雷諾阿則幾個地方都去,有時和莫奈,有時和西斯萊一起作畫。

  在19世紀下半葉,這種對法國農村的發現,表現田野風光的畫占主導(在畫室創作的“英雄的”和“歷史的”風景畫減少),對應了法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導游們向游人介紹值得一看的地方和值得注意的景點,很多城里人沿著弗雷德里克?莫羅和羅薩內特在楓丹白露森林走過的路漫步(福樓拜:《情感教育》,1869年)。列昂?薩伊在1867年出版的《巴黎指南》關于鐵路的一章中寫道:“巴黎人夏天都到離巴黎四五十公里遠的郊區去,其出行的遠近取決于時間和價格。”

  新的繪畫題材: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法國形象

  印象派畫家不僅僅是利用出現不久的道路和交通手段。他們更是將其看作值得他們去畫的創作題材,與房子、磨坊、池塘和森林一樣重要,并將其搬上畫面。過去法國和意大利的大師們的傳統做法是在畫中利用道路造成一種三維空間的幻覺,而17世紀荷蘭派的風景畫家則把道路作為一個正式的創作對象。印象派畫家效仿荷蘭畫家的做法,不滿足于描繪正在整治中的鄉村和“郊區”,反映那里的休閑活動,而是執意地描繪通往那些地方的交通手段。有多幅油畫都以一種特別的亮調子表現出印象派畫家對工業化的贊頌。莫奈常常駐足于(《阿爾讓特依的鐵路橋》(1873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5)前面,而雷諾阿則在《沙圖的鐵路橋》(1881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6)前支起了畫架。新修的道路不斷給畫家們以靈感(畢沙羅《魯弗申的馬車》,1870;《魯弗申大街》,1872,奧賽博物館藏)。

5.《阿爾讓特依的鐵路橋》 莫奈 1873 奧賽博物館藏


6.《沙圖的鐵路橋》 雷諾阿 1881 奧賽博物館藏


  印象派畫家把道路、鐵路、河流和橋梁以及各種相應的交通工具(馬車、火車和船)搬上畫面,從而創作了一種風景畫的新圖像,描繪一種由于當時的工業化而“變得更美的風景”。他們用通俗的畫面讓同時代的人了解工業化。但是除了像左拉這樣一些有遠見卓識的評論家外,很多觀眾看到的只是顯然無意義的主題和一種由特殊的技法、全新的風格所產生的視覺刺激。然而,印象派的作品遠比其讓人以為的直接易懂復雜得多。其實畫家們選擇創作題材是很用心的。他們畫的風景畫中有一種法國的傳統形象與進步帶來的新事物之間的平衡。工業進步使法國具有現代化的面貌;畫家們把“現代性”引入繪畫。

  盡管巴比松派關于回歸大自然的主張吸引印象派畫家,但他們在接受的同時,并不截然反對正在給法國農村帶來許多變化的工業化。相反,他們從人類對風景的變革影響中找到了美。畫家們以自己的方式贊美法國在遭到普法戰爭的破壞(道路、橋梁等)之后進行的重建。盡管他們部分地繼承前輩畫家,畫森林、畫古老的莊園和磨坊,但同時伴以現代建筑、工廠,反映了他們國家一個準確與完整的視覺形象。

  正當有一些印象派畫家仍面向過去,另一些則為進步和“現代文明”所吸引。畫家們選擇不同的寫生地,影響了他們的作品以及他們給我們描繪的當時法國農村的形象。

  印象派畫家中最固執于創作大量農村和田野風景畫的,當屬畢沙羅。奇怪的是,他也被看做是一個“城市風景畫”大師。他注重反映交通道路的經濟、工業和商業風貌,這使他選擇了蓬圖瓦茲市和附近有農民居住的地區為寫生地。固然他對鐵路運輸方面的創新很感興趣,但他的畫面更反映農村老式、傳統的一面,有馬車和馬行駛的路。他在其“鄉野”作品中,常常畫有農民,沒有任何現代化的痕跡,而是更樂于描繪傳統形式的農業。印象派畫家在其作品中再現的法國農村顯得不符合時代,遠離農業經營方式的進步。這種態度與他們對待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采取的態度截然不同。畢沙羅的風景畫中總是有人,猶如西斯萊反映巴黎大區的小村子的通俗畫始終有人物一樣(《弗瓦贊村》,1874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7)。他們畫中許多細節表現人的存在,與塞尚無人的風景畫(《縊死者之屋》,1873年,奧賽博物館藏)(附畫8)正相反。

7.《弗瓦贊村》 西斯萊 1874年 奧賽博物館藏


8.《縊死者之屋》 塞尚 1873年 奧賽博物館藏


  畢沙羅(《蒙福科的收獲季節》,1876,奧賽博物館藏)和莫奈(《草垛?夏末》,1890,奧賽博物館藏)都擅長表現人們耕作的農村以及那里的田野。莫奈和雷諾阿也創作更反映人工的“現代化”的作品,這與當時畫巴黎郊區“農村一景”的時尚相一致。

  最后,某些印象派畫家也利用了1850-1890年間的園藝熱。當時,園藝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人們熱衷園藝成風,以致一些花園的主人編寫出版游覽指南。畢沙羅畫的是“實用花園”(《蓬圖瓦茲,春天,果樹和菜園》,1877,附畫9;《獨輪車?果園》,約作于1881,奧賽博物館藏)。而吸引印象派畫家注意的尤其是“休閑花園”,如莫奈(《花園中的女人》,1866-1867,奧賽博物館藏),巴齊耶(《家庭團聚》,1867,奧賽博物館藏),以及住在蓬圖瓦茲的畢沙羅(《赫米達奇花園一角》,1877,奧賽博物館藏),還有卡耶博特,他與莫奈一樣都喜歡花。

 

标签:印象派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