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繪畫藝術 >

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2)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 時間:2006-11-13
 

 

 

晚鐘  1859年,布畫,66×55.5CM,巴黎盧浮宮

    1858~1859年間,米勒創作的杰作《晚鐘》。一個叫《晚鐘》,另一個是《晚禱》,常常引起混亂。這兩個名字,一個虛,一個實,無論哪個名字,都不能夠高度概括繪畫的內容,但既然大家約定俗成,那就兩個都叫吧!這幅畫深刻地反映了一種復雜的農民精神生活:畫面上,夕陽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勞作結束了。一對農民夫婦剛聽到遠方的教堂鐘響,便自然而然地、習慣地俯首摘帽禱告。畫家著重于描繪這兩個形象對命運的虔誠。在充滿黃昏霧氣的大地上,立著兩個農產品的創造者,他們感謝上帝賜予他們一天勞動的恩惠,并祈求保佑。這個恩惠就是農婦身旁小車上的兩小袋馬鈴薯!這樣的恩惠竟是他們一天勞動的報酬?形象在畫上是顯得那樣孤立無援,他們體現了農民那種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性格。 簡陋的生產工具,左側一把挖馬鈴薯的鐵杈,兩人中間一只盛物的破籃子,除此以外,只有他們身上那件襤褸的襖衫。日落給大地蒙上一層蕭瑟的氛圍,畫家在這里傾注全部心血去刻畫這種蕭瑟氛圍,讓它來籠罩這對可親可憐的勞動夫婦的形象。 他著重描繪了農夫婦的虔誠和質樸,寄托了他對農民生活境遇的無限同情。
      色調上,暮色沉沉,農夫脫帽少婦合掌祈禱,黃褐色調莊嚴溫暖,地平線與人物恰組成兩個端肅的十字,可用上溫克爾曼用來評述古希臘雕塑的名句,“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這樣的情懷后來我們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關于農鞋的描繪中遙遙感應了,他們同是偉大的農民畫家,在日常勞動與儉樸生活中感受詩意。

 

 

牧羊女與群羊  1864年,81×101cm,畫布油彩,巴黎奧賽美術館

    在這幅畫中,畫家捕捉了一個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場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禱著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線,平坦與遼闊無垠,牧羊女披著舊毛氈披肩,圍著紅頭巾,孤獨地與羊群為伴……這個頭上包著暗紅色繡花?帽,身上披著厚重毛氈的牧羊女,背對著羊群與彩霞,兀自編織著手上的毛線衣,她微躬的身影與專注的神情,宛如禱告般的虔誠。
    其實融合了《拾穗》和《晚鐘》的長處:低頭祈禱、感著上蒼兕予她工作機會的牧羊女,和其他畫作同樣都包涵著農民單純的心與虔盞淖誚糖榛場D裂蚺?駒諑淙沼嗷岳錚?淙灰蛭?婀猓?巢亢蛻硤灞戎芪У木吧?⒀蛉憾家?璋狄恍???牽?桌樟鞒┏輛駁納?剩?巖蛭??鈦沽Χ?壞貌晃⑽⒇褓偷哪裂蚺?砬??杌嫻孟袷且蛔?A⒃詿蟮厴系牡襝瘢?萌嗣嗆苣巡歡囁醇稈郟瘓」芩?囊律禮蕎冢?袂橐埠芷1梗??諉桌昭壑校??推淥?吶┟穸際恰溉嶄匆蝗綻投??囪??馕按竺褡濉⒗吹拊煺餉覽齬?搖溝撓⑿郟?幸環N平凡的詩情畫意。
    有人說那個虔誠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說是他的精神化身,貫穿終身的是作者自己對大地、對自然的虔誠。憂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陽的余輝中,站立在曠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禱告著。米勒由于自身的體驗,感受到貧苦勞動者的辛酸與痛苦,所以他以悲憫和同情的心態創作了這幅畫。
    “農民畫家”米勒從小就看著農民在近乎不人道的嚴格勞動中求生存,因此,當他在眺望自然時,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與大地結合為一的人類。與荷蘭風俗畫相比較,在這幅畫中毫無任何戲劇性的偶發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兒和低首祈禱的牧羊女。乍看之下顯得隨意的構圖法,透過深沉的暮色實更加深了畫面的靜謐氣氛。這幅畫意外地讓米勒在官方展覽中獲得一致的好評,也許正因為畫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實”,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時代深深地感動我們。  一八六四年米勒以這幅<牧羊女>參加法國巴黎沙龍美展,獲得極高的贊譽。這幅畫無論就色彩,還是牧羊女形象都處理得比較細致、統一、和諧。抒情的憂郁,加強了全畫的感人力量真實感加強了全畫的鄉土氣息。

 

 

扶鋤的男子  1863,油畫,60×76cm, 舊金山私人收藏

    1862年米勒完成《倚鋤的人》,強烈地表現出生活痛苦的分量。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一個青年農民正在扶鋤喘氣。這個人從早到晚難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來,喘一口氣。鋤地的年輕人在暑熱的田間倚鋤而立,仰首喘息,抬頭遠望。似乎生活和勞動沉重的分量已經耗盡了他精力,而眼前還有大片的麥田等待著耕耘,遠方則是城市朦朧的身影,那是不屬于他的另一種生活。這無疑是一幅向社會挑戰的作品,他描繪的是一個莊嚴的勞動者形象,畫家在這里發出了一聲凄厲的吶喊。
    米勒《扶鋤的男子》是美的.雖然,在畫面上那一片雜草叢生,亂石成堆的貧瘠土地上,他扶著鋤頭,喘著粗氣,疲憊得直不起腰來.但是"美不是用臉上的形和色所能表現的",他那抬起的頭,那遙望遠方的雙眼,流露著內心的悲苦和命運的艱辛,表現著對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标签:抽象繪畫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