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書法藝術 >

林散之書法作品欣賞

作者:林散之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05-14

 

林散之(1898一1989),安徽和縣烏江人。原名以霖,號三癡,后改名散之,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 “草圣”的桂冠,不是自封的;它自然形成并得到社會的承認。林散之先生被稱作草圣,有其特殊的社會因素和歷史淵源。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鴉,十四歲喪父,由筆者外祖父曾梓亭介紹,至南京跟張青甫學習工筆人物畫,練就基本功。此后隨鄉親范培開先生學習書法,范先生授以安吳執筆之法,雙鉤懸腕,中鋒豎管,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三十以后,由含山進士張栗庵引薦,負籍滬上,拜黃賓虹為師,得“五筆七墨”之秘。一九三三年,遵黃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導,開始影響一生的萬里之行。 散之晚年歷數自己學書歷程道:“余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后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后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始啟之者,范先生;終成之者,張師與賓虹師也。此余八十年學書之大略也。” 秋水老師謂:“散老慣長鋒羊毫,蘸水,后掭墨,力運筆端,墨注紙上,水墨交融,滲化洇散,有意想不到的情趣。鋒長則彈強,含墨量多,他以嫻熟的手法,提按轉折,澀進疾阻,似欹反正,將倒復起,曲處見直,圓中寓方,濃纖長短適度,燥潤枯濕合宜,但覺一片化機,滿紙精彩。”



林散之作品藝術特色

林散之的書法被稱為“散體”草書。他的字極其講究用筆,重視用筆。他用長鋒羊毫作書,并保持中鋒用筆而求瘦勁,這不僅須善于擇取古學之長,而且更需千錘百煉,把握到其中的奧妙。林散之用筆變化多端,據目睹他作書的人說,他有時行筆緩慢,如作楷書,線條凝重,沉靜,枯澀,似春蠶吐絲;有時行筆疾厲,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轉直下,如藤蔓檐,一氣呵成。正是這種豐富而微妙的變化,造成雄偉飄逸姿態,磅礴放曠的氣勢,劃沙折股的筆意,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林散之作書,注重變法。他說:“審事物,無不變者。變者生之機,不變者死之余,書法之變,尤為顯著。”正是這樣,他保持著常新的藝術追求,從學唐碑到學行書,六十歲以后學草,兼收諸家。自童年摹習,白首而成。自清代至民國時期,碑派書法較盛,大家輩出,相比之下,帖派顯得式微。林散之投入帖派隊伍,并成為帖學巨擘。如果說在現代帖派中的一些大手筆還依然保留著某種傳統中的纖細、柔弱,更偏重于秀美的美學特點,而在林散之的書法中,則極大地加強了雄強、奇變、蒼辣的成分,從而加強了一種力量感,特別在晚年的作品中,具有天然渾成的樸厚與灑脫。從這種意義上說,林散之實踐他所謂的“變者生之機”的藝術觀念,對顯得有些萎靡的現代草書,進行了一定的突破與改革,而且這種創造性的努力已經成功了。

林散之書法的意義不僅在于富有個性的“散草”的創立,以及有關相應的結字、章法、用筆等方面的創造性的價值,而且還在于,啟示現當代書家在繼承深厚傳統的基礎上,如何與新的時代共同邁進,是否敢于并能夠作出雖是循序漸進,但卻是不斷地突破性的變革。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