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呂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27

 

    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名“化裝揚琴”、“琴戲”。系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坐腔揚琴)發展演變而來。1953年戲曲改革中由省戲改組定現名。流行于山東以及河南、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

源流沿革

    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歷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于古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于魯西南,并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臺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至今。

    光緒初年,廣饒縣(舊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后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云霞,長期在煙臺、青島一代演唱,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琴書藝術的代表人物;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于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光緒二十六年(1900)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扎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由于《王小趕腳》首次采用驢形道具,群眾又稱此類戲為“驢戲”。此后,時殿元又陸續將一些琴書篇目改為化妝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眾喜愛。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臺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臺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鑒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臺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民國六年(1917),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里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臺、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后,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后,演出狀況并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并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后,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并涌現出郎咸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后,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攝制成黑白影片;《半邊天》于1976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記》于1979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于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藝術特點 

    呂劇音樂是在從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做腔洋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


    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伴奏多采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鑼、小鑼、大鐃鈸、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為主,個別高音之處則采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寫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普通話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臺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標準的基礎上偏重于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于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群眾語言作為劇詞,并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如《小姑賢》劇中刁氏上場后的一段開場白:


(白)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婆婆

(唱)隔一天老身我要不打架,用菜刀剁案板罵俺自家。

眾街坊都給俺起下外號,合莊上都叫我是個夜叉。

角色行當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無嚴格的行當區分。藝人們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呂劇傳統的舞臺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腳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現行呂劇的腳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諸行。小生多扮演劇中年輕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唱腔講究情緒變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當》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漢喜等人物;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須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袍帶、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楊六郎、《玉清樓》中的宋江;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掛帥》中的楊文廣等;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把子套路。

    旦行:包括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武旦、老旦等類。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并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李榮花、《井臺會》中的藍瑞蓮等;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花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臺詞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后娘等;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陶三春、《打焦贊》中的楊排風等;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態,要求唱做念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掛帥》中的佘太君等。

    凈行:花臉,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后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武花臉表演。

    丑行:包括小丑、老丑、武丑。小丑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丑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詼諧、刁鉆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老丑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武丑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并不多見,只是后來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