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昆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2-16



  

    昆劇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簡稱“昆腔”,元末明初,作為南曲聲腔的一個流派,在江蘇昆山一帶產生,清代以來被稱為“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是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該劇種于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作為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昆曲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當時,江蘇的昆山(轄今昆山、太倉兩處)地區經濟繁榮,貿易興盛,黎民富庶,城鄉各個階層群眾對文化娛樂有所追求,當時流行一種以地方音樂為基礎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現也和當時的顧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詞尚曲有很大關系。而對昆山腔的誕生有直接影響的人物是顧阿瑛的座上客顧堅,他將昆山人唱的南曲與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的歌唱方法,進行改進,形成了一種受當地人歡迎的曲調,到明初正式被稱為“昆山腔”,它與起源于浙江的海鹽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昆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于蘇州一帶,到了萬歷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漸流布到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萬歷未年還流入北京。這樣昆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這種“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變革發展。當時,居住在江蘇太倉的音樂家魏良輔痛感昆山腔的不協音律,于是借張野塘、謝林泉等到民間藝術家的幫助,參照北曲的演唱成就,對昆腔加以改革。經過十余年的努力,終于總結出了一整套昆腔曲唱的規范,形成了昆曲曲唱體系。經過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遠,柔媚細膩,被稱為“水磨腔”。所謂水磨調,是說音調極其細膩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來的最細膩滑潤,所以用“水磨”來稱呼其因經過各種處理而變得細膩柔婉的曲調。新昆曲博得了眾口一詞的稱贊。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發展了南曲的演唱藝術,而且在曲調運用上,也吸收北曲結構謹嚴的長處,但它還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戲曲舞臺。

    完成昆山腔的又一重大革新,將昆山腔推上戲曲舞臺,成為戲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昆山梁辰魚是一個著名的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魏良輔改腔的成就使他頗受鼓舞,但他還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局限于曲壇清歌,必須擴展到舞臺之上占有更廣闊的天地,于是與精通音理的鄭思笠、陳梅泉、唐小虞等人發揮文學優勢寫作了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音樂方面彌補了水磨調“冷唱”的不足,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以及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臺之場面形態,第一次將昆曲搬上劇壇。昆山腔在劇曲中的首次運用,引起了轟動,并很快壓倒了其它一切聲腔,一時成為最引人注目的戲曲,并流傳南北各地,這就是昆劇。

    昆山腔的影響迅速在文人士大夫中擴大,文人雅士爭相為昆山腔寫作傳奇劇本,致使明清時代的傳奇基本上都是為了昆劇而作的,大半部明清傳奇史其實就是昆山腔演劇史。昆劇獨占戲曲的鰲頭長達兩百余年,期間沒有任何一個劇種能與之抗衡。到了明后期的萬歷年間,昆劇的影響已經是從吳中一帶擴展到整個江浙地區,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為之傾倒,一躍而為諸腔之首。昆腔傳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群眾的歡迎。明末清初時又流傳到四川、貴陽、廣東等地,在各地演變出了不同的流派,形成了昆劇昆腔腔系,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由于它的獨尊地位,因之被稱為“官腔”。

    昆劇盛行的早期,演的都是全本大戲,往往有四五十出之多,一旦上演,往往連續兩天或更長,人們仍然樂此不疲,當時人的狂熱由此可見一斑。

    從明天啟至清康熙末年,是昆劇發展的鼎盛期,新作不斷涌出,表演日趨成熟,身段表情,說白念唱,服裝穿戴也日益講究,角色齊全,分工細致,一般劇種,難與抗衡。但由于傳奇體制較長,全本演出需要兩個晚上或更多時間,隨著清代花部諸腔的興起,倚重生、旦格局,講究詞曲典雅的昆劇受到沖擊,經過藝人的演出實踐,刪除了一些場次,選擇精彩的一出或數出,加以充實豐富,作為短劇獨立演出,于是,折子戲應運而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玩花主人編選的折子戲總集《綴白裘》的問世,標志著昆劇由演出全本傳奇到演出折子戲的過渡。折子戲以情節生動、表演細致,給乾、嘉時期昆劇舞臺帶來了生動活潑的局面。

    昆劇的繁盛時期,擁有大批技藝高超的演員。昆劇演員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民間戲班的職業藝人,從京城到鄉鎮都有專業昆腔班,流動演出于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各個行當的精英;二是士大夫蓄養的家班、家樂,以示風雅,凡名妓、家姬都能串戲,士大夫本身也是串戲迷,其水平不亞于專業戲班,其中不乏出類拔萃的人才;三是業余“串客”,士農工商皆會唱曲。每年在蘇州虎丘“千人石”舉行盛大的群眾性的唱曲比賽,虎丘曲會傳承至今。

    清軍入關后,江南地區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大量的士大夫生活境遇急劇改變。這樣,有許多家班解散,不少家班的演員流入到了職業昆班,使兩個系統的昆劇表演藝術得到了交流,昆劇的表演日趨精致完善。政治環境的巨變,絲毫沒有影響人們的熱情,昆劇演出仍然非常頻繁,作家的新劇本往往被職業昆班所爭相求取。以李玉為首的蘇州作家群就是專門為了職業昆班寫作的,他們是這一時期最出色的昆出作家。

    明末清初,昆劇的演出有漸漸縮短的趨勢。一本傳奇由四五十出減到二三十出,這也是昆劇演出和觀賞潮流的改變所致。不但作家的創作改變了,藝人們也自覺地把名劇中的一些松散場次出去,集中凝練戲曲結構。他們還挑選一些經典場次,充實調整情節,以單出或數出的形式上演,從而有了“折子戲”。到了清代乾隆后期,昆劇的演出基本上就都是折子戲的形式了。

    從清初康熙年間開始,昆劇就出現了衰亡的跡象。但是,康熙時代洪升和孔尚任兩位作家的兩部作品,延緩了昆劇的衰落。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又激起了人們對昆劇的狂熱。兩劇不但在上層人物中引起很大反響,而且在民間也有熱烈的反 應。一時之間,北京城里幾乎所有的戲班都在上演這兩部,作品王公大臣的府邸私園之中也是非此劇不演。但是,無論是先出的《長生殿》還是后出的《桃花扇》,都已無法改變昆劇的命運。兩劇演出之盛不過是昆劇衰落前的回光返照而已。

    乾隆年間,在北京先有京腔和昆劇爭勝,后有秦腔的沖擊,最后又出現了徽班進京。雖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劇,但是在花雅之爭的長期拉鋸戰中,昆劇終于敗北。在南方,昆劇還占有一定的優勢,但已經不是當初獨尊一面的局勢了。秦腔藝人魏長生南下,在揚州等地長久駐留,并很受歡迎,這本身已經很說明江南一帶觀劇風尚的轉移了。

    昆劇的衰亡,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戲興起,另一方面和它自身也很有關系,否則也不會在地方戲的面前敗下陣來。昆劇發展到后期,由于文人的長期參與,案頭化傾向嚴重,漸漸變得脫離實際生活。它的演唱過于柔媚,節奏過于舒緩,文詞過于書面,使觀眾難以接受。在地方戲強大的功勢下,它未能作出及時的調整和變革。觀眾的觀劇風氣一旦改變,局勢便已無法挽回。

    從乾隆中葉開始,北京的昆劇藝人已經不是純唱昆劇而是兼唱亂彈了。清末,昆劇幾近絕跡。昆劇演員大都改習京劇及別的劇種,或者以合班的形式進行昆劇演出。昆班幾乎全部解散消失。民國初年,在南方還僅存著幾個昆班,但也只能是以跑碼頭度日,非常艱難。

     民國初年,梅蘭芳在北京演唱昆劇,并極力提倡,轟動一時。他自小學昆劇,會幾十出昆劇。在這種情況下,短時間內,幾成絕唱的昆劇在北京又有了一定的影響。在梅蘭芳的帶動下,流落在河北農村的昆弋合班容慶社來到北京。韓世昌、白云生、侯玉山等脫穎而出,昆劇得以在北方保存下來。后來,這批演員形成了昆劇的另一流派,就是現在的北昆。

    在南方,由蘇州業余曲家貝晉眉、張紫東、徐鏡清發起倡辦“昆劇傳習所”,邀請了僅存的昆班全福班中的老藝人沈月泉、沈斌泉、吳義生、尤彩云等授課,招收五十名貧家子弟,培訓昆班劇接班人。數年后,培養出朱傳茗、施傳鎮、倪傳鋮、周傳瑛、王傳淞等一批昆劇演員,這批學員的藝名第二個字都是“傳”,以示昆劇流傳不息之意,第三個字也都有特定的偏旁,凈、外、末、老生行以“金”字為偏旁,小生行以“玉”字為偏旁,旦行以“花”(即草字頭)字為偏旁,副、丑行以“水”字為偏旁。結業后,學員們以蘇州為基地,先后以“新樂府”、“仙霓社”為班名,往來于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以及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一帶,慘淡經營,是當時江蘇(包括松江乃至上海)唯一的專業昆劇班社,支撐昆劇的殘局。

    抗日戰爭期間,業余曲社難以為繼,紛紛解散。仙霓社成員亦為生計所迫,棄藝他去,薪傳數百年的昆劇已瀕臨絕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流落在蘇州、上海、杭州的昔日昆劇傳習所“傳”字輩藝人,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陸續被各地文化部門邀請歸隊,浙江成立了國風昆蘇劇團,1956年,由周傳瑛、王傳淞等上演了經過整理的昆劇《十五貫》,連續幾十場爆滿,一個多月時間里,有七萬多人觀看,回杭州的路上,他們又去了天津、濟南、南京等地演出,也獲得巨大成功《十五貫》的成功上演,成為“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的盛事,改變了人們認為“昆劇必亡”的看法,此后全國許多劇團都開始移植演出《十五貫》,上海、蘇州、湖南、北京都成立了昆劇團,使昆劇得到復蘇。在《十五貫》進京以前,江蘇已陸續招收了一批“繼”字輩學員,請“傳”字輩藝人傳授技藝,繼承昆劇藝術。

藝術特點

    昆劇作為一個曾經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巨大影響的劇種,在歷盡了艱辛困苦之后,能奇跡般地再次復活,這和它本身超絕的藝術魅力有緊密關系,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它的音樂上-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水磨腔”。這種新腔奠定了昆劇演唱的特色,充分體現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細曲”)中,具體表現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以便在旋律進行中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現了“贈板曲”,即將4/4拍的曲調放慢成8/4,聲調清柔委婉,并對字音嚴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個字,注意咬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使音樂布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

    相對而言,北曲的聲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躍性強。它使用七聲音階和南曲用五聲音階(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長期吸收北曲演唱過程中,原來北曲的特性也漸漸被溶化成為“南曲化”的演唱風格,因此在昆劇演出劇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單支曲牌的摘用,還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況是北曲由一個角色應唱,南曲則由幾個不同的角色分唱。這幾種南北曲的配合使用辦法,完全從劇情出發,使音樂盡可能完美地服從戲劇內容的需要。

    從南北曲本身的變化說,尚有“借宮”、“犯調”、集曲“等多種手法。原來聯成一套的曲子,無論南北曲,都有屬于那一宮調的曲子問題,當唱曲要求情緒顯著變化時,同一宮調內的曲子不能勝任,就可借用其它宮調的合適曲子。如《牡丹亭?驚夢》,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調)、[山桃紅](越調)、[鮑老催](黃鐘宮)、[綿搭絮](越調)。

    在演唱技巧上,昆劇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發音,并有“豁”、“疊”、“擻”、“嚯”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音樂的板式節拍,除了南曲“贈板”將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無論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們在實際演唱時自有許多變化,一切服從于戲情和角色應有的情緒。

    昆劇的樂器配置較為齊全,大體由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部分組成,主樂器是笛,還有笙、簫、三弦、琵琶等。由于以聲若游絲的笛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贈板的廣泛使用,字分頭、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吳中民歌的影響而具有的“流麗悠遠”的特色,使昆劇音樂以“婉麗嫵媚、一唱三嘆”幾百年冠絕梨園。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適應不同場合,后來也被許多劇種所搬用。

    昆劇的音樂屬于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曲、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并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此外,還有不少宗教歌曲。 

    昆劇的表演擁有一整套“載歌載舞”的嚴謹表演形式

    昆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昆劇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長期的演劇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尤其體現在各門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動作,又是表達人物性格心靈和曲辭意義的有效手段。

    昆劇的戲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繼承了古代民間舞蹈、宮廷舞蹈的傳統,通過長期舞臺演出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說唱與舞蹈緊密結合的經驗,適應敘事寫景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許多偏重于描寫的舞蹈表演,與“戲”配合,成為故事性較強的折子戲。適應了抒情性和動作性都很強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許多抒情舞蹈表演,成為許多單折抒情歌舞劇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劇目如《西川圖?蘆花蕩》、《精忠記?掃秦》、《拜月亭?踏傘》、《寶劍記?夜奔》、《連環記?問探》、《虎囊彈?山亭》等。

    昆劇的念白也很有特點,由于昆劇是從吳中地區發展起來的,所以它的語音帶有吳儂軟語的特點。其中,丑角還有一種基于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揚州白等,這種吳中一帶的市井語言,生活氣息濃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韻白,極有特色。另外,昆劇的演唱對于字聲、行腔、節奏等有極其嚴格的規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論。

    昆劇的舞臺美術包括豐富的服裝式樣,講究的色彩和裝飾的以及臉譜使用三個方面

    除了繼承元明以來戲曲角色服裝樣式外,昆劇的有些服裝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穿著很為相似。反映在戲上,武將自有各式戎裝,文官亦有各樣依照封建社會階級等級不同的穿戴。臉譜用于凈、丑兩行。屬于生、旦的極個別人物也偶然采用,如孫悟空(生)、鐘無鹽(旦),顏色基本用紅、白、黑三色。

    昆劇藝術經過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經形成相當完善的體系,而這一體系又長期在中國戲曲中占據獨尊地位,所以昆劇藝術被尊為“百戲之祖”,對整個戲曲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地方戲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藝術養分,其中還留有部分的昆腔戲。

角色行當

    因為早期昆劇屬于南戲系統,所以它繼承了南戲的角色行當體制,同時兼收北雜劇之長,以生、旦、凈、末、丑、外、貼七行為基礎角色,早期作品《浣紗記》反映了昆劇初創時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戲的七行之外,還借鑒了元雜劇的小末、小旦等設置法,更增設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凈五行,共十二行。

    明末昆劇興盛期,明刊本《墨憨齋定本傳奇》中,將原以“貼”扮老年婦女改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雜劇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當基本同于昆劇初創時期。清康熙時,昆劇角色行當還基本保持了“江湖十二角色”的體制。

    乾隆年間,昆劇折子戲最盛,表演藝術有了進一步提高,為刻畫人物而設的角色行當體制,也有了新的突破。《揚州畫舫錄》中有“江湖十二角色”之說,它們是: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謂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貼旦,謂之“女角色”;又有打諢一人,叫做“雜”。后來在南方昆劇中演變為以小生和旦角為主要角色,因之這兩門分得更為細致。小生行下分: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窮生)和雉尾生五類。旦行則下分:老旦、正旦、作旦(能扮演男孩子)、四旦(刺殺旦)五旦(閨門旦)和六旦(貼旦)六類。但各個昆劇支派有各自的門類。

    昆劇的角色分工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也越來越細致。嘉、道間,昆劇角色行當,將原有的“江湖十二角色”,與后來出現更細的分工相結合,在“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之下,又細分二十小行,稱作“二十個家門”。

    在「生」這個家門中,又分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齡大小、身分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例如《長生殿》的唐明王、《太白醉寫》中的李白都由大官生扮演;《荊釵記》中的王十朋、《金雀記》中的潘岳都由小官生扮演。官生與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飾演風流儒雅的年輕書生,清灑飄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結合,假嗓成份較大,清脆悅耳;官生在表演上要灑脫大方,大官生更要富于氣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結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時更高的音域,以洪亮為美。

    旦行也細分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實踐中還有一個貼旦,共為七個家門。

    正旦一般扮演身份比較貧寒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記》中的趙五娘,《金鎖記》中的竇娥,《貨郎旦》中的張三姑等。正旦在表演上側重樸實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噴口都要有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寬厚,音量也要求較大。正旦劇目頗豐富,所扮演各類人物性格均具鮮明特點,為演員提供了寬廣的表演空間。

    此外,凈行分大面與白面,大面臉譜以紅、黑二色為主,故有“七紅、八黑、三和尚”之說;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紋外,全臉皆涂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白面有時也扮正面人物,或無所謂好壞的角色,有時也扮女角等。還有由白面行中析出的邋遢白面,除面涂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窩等處,加上一些黑紋,故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又近于插科打諢式的人物。

    末行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昆劇老生不分文武,如《寶劍記》的林沖,《麒麟閣》的秦瓊等。末腳所戴胡須也是從黑三到白滿,與老生同。

    丑行又分為副(又稱“二面”)和丑兩個家門。其區別是副的面部白塊畫過兩邊眼梢,而丑只畫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宮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昆劇以前的南戲和元雜劇都沒有這樣的行當,由于“副”行的出現,昆劇把丑行的表演范圍,擴大到上層社會的衣冠縉紳之中。所扮演者大多是不正派的文人、奸臣、刁吏、惡訟師、邦閑蔑片之類人物,這些角色的共同特點是奸刁刻毒,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強調其冷的一面,稱之為“冷水二面”。

    丑行因其面部白塊較副為小,也稱“小花臉”,因其排列于二面之后,也稱“三花臉”,所扮大多是社會地位較低或滑稽可愛的角色,如《尋親記》的茶博士,《漁家樂》的萬家春。昆劇丑腳不分文武,有時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戲。

    丑行和二面一樣,也可扮演婦女,如《風箏誤》年輕的千金詹愛娟,《荊釵記》中的張姑母。丑腳也扮演反面人物,如《十五貫》的婁阿鼠。

    另有一個應各種群眾角色的“雜”行,是指各種劇中沒有名姓的群眾角色,如車夫、船夫、傘夫、衙役、太監、宮女、龍套等,通常不計為家門。

    傳統昆劇職業班社,一般只需十八個演員,俗稱“十八頂網巾”,只有極少數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員。一般班社只要十個家門齊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門接近的演員來替代,這十個基本家門被稱為“十大庭柱”,他們是:凈、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決定演出質量的是:凈、老生、官生、正旦四個家門。

    昆劇的各個行當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