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錫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2-28

錫劇俗稱“灘簧”,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廣泛流傳于蘇南、蘇北地區,在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區也有流布,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解放前后叫“常錫文戲”,五十年代初稱為常錫劇,錫劇是其簡稱。

錫劇的特點在于它生長植根在農村,和農民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樸實的感情、生動的語言、濃厚的鄉土色彩,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農民戲曲、農民文藝。

歷史沿革:

錫劇是在太平天國前后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并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在灘簧階段,一般都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即為:對子戲、小同場戲、大同場戲時期。

清乾隆以后,吳語灘簧已經盛行。在常州、無錫一帶鄉村傳唱的男女敘事對(唱)山歌,逐步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灘簧調,系吳語灘簧的一支。后又吸收蘇南一帶“采茶燈”中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灘簧小戲,先有小丑、小旦,后又有小生,并從坐唱變為在田頭廣場作簡單動作表演的走唱。化妝極為簡單,男角身穿長衫(或短衫),頭戴瓜皮小帽或氈帽,手拿摺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身穿短襖、長裙,臉上略施脂粉,頭戴假發髻,插絹花,手拿方帕。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也叫“三小戲”。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演樸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聲腔僅有〔簧調〕,一把二胡伴奏(有時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時既無班社,也無職業藝人,純屬農民及鄉鎮小手工業者自娛活動。藝人們稱這時期為“對子戲”階段。

“對子戲”凡由二人一對,一男一女同場演唱的稱“單對子戲”;由二男一組、二女一組同場演唱的稱“雙對子戲”,進而又有一出戲獨立演出的“散對子戲”和合數出為一本連貫性演出的“本頭對子戲”。演員在田頭或是打谷場上演唱,后來才用四張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門板、壽材板之類拼搭成戲臺。演唱時,旦角先出場,唱四句頭“開篇”,唱時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換位走向另一臺角,這種變換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照顧到多方面的觀眾,至今還保存在傳統表演程式中。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作的對子戲劇目數量相當可觀,有《賣草囤》、《賣餛飩》等“賣”字戲目一百余出,多已失傳。代表劇目有《庵堂相會》、《拔蘭花》、《盤陀山燒香》、《借紅紗》、《朱小天》,這些劇目的念白口語化,較直接反映了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小商販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受群眾喜愛。

道光年間,開始出現半職業或職業灘簧藝人,也開始出現女職業藝人,少數藝人進入常州、無錫城內演出。由于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藝人們開始收徒傳藝,組織班社,至光緒年間逐步形成常幫、錫幫、江陰幫、宜興幫。

到清代末葉,對子戲階段持續了近百年,流傳地區越來越廣。一些農村知識分子也加入灘簧隊伍,加以班社之間的競爭,首先使劇目內容豐富,戲劇情節復雜起來。出現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個角色的劇目,如《養媳婦回娘家》、《賣妹成親》、《借黃糠》、《陸雅臣賣妻》、《珠花記》、《僧帽記》等。在原單一〔簧調〕基礎上,派生出〔長三調〕、〔反弓老旦調〕、〔說頭板〕、〔行路板〕(又稱〔行路調〕)、〔哭板〕(又稱〔哭調〕)等等;在吸收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紫竹調〕、〔春調〕、〔九連環〕、〔繡荷包〕等。由于“對子戲”劇目的發展,曲調的豐富,加上內容增多,事件復雜,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劇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所謂同場戲階段。

同場戲又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而“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后的產物,這是錫劇發展上的一個重要轉折。

小同場戲時期,大約是在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余年間。辛亥革命后的民國政府有關當局,也視灘簧“傷風敗俗”、“俚俗淫穢”,多次下令取締。灘簧藝人被迫向外地流動。滬寧鐵路于光緒末期建成后,沿線農民、小手工業者大量涌進上海謀生,為灘簧進入大上海創造了條件。

1914起,灘簧藝人袁仁義、孫玉彩、李庭秀、過昭容、周莆藝、王嘉大等先后進入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進茶館酒樓演唱,1916年,袁仁義、李庭秀、邢長發等組班稱“無錫灘簧”,在年底進入“天外天”游藝場演出,之后又轉入“大世界”三樓;另有孫玉彩、王嘉大、周甫藝等組班稱“常州灘簧”,于1919年進入“小世界”(勸業場)等地演出。 1921年常州班改名“常州文戲”,無錫班改名“無錫文戲”。同年,常幫藝人周莆藝和錫幫藝人過昭容合議,兩幫合作于先施公司游樂場同臺演出。從此兩幫合流,統一改稱為“常錫文戲”。

錫劇進入上海和蘇、錫、常等城市后,一方面有了較穩定的演出場所,先后出現了一批較穩定的長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動于滬寧一線的班社,著名者有袁(仁儀)家班、孫(玉彩)家班、周(甫藝)家班、李(庭秀)家班、劉(榮炳)家班等。另一方面也得以與兄弟劇種接觸、交流和競爭,首先在劇目上獲得顯著發展。先后從“寶卷”和“彈詞”引進了《珍珠塔》、《玉晴蜓》、《雙珠鳳》、《孟麗君》等;從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記》、《蔡金蓮》等;由京劇移植了《販馬記》、《攀梨花》等。上海的常錫文戲,在十里洋場商業文化的影響下,為競尚新奇,招徠觀眾,從30年代中期開始演出了一大批機關布景、燈光彩頭的連臺本戲和公案戲,并很快影響到蘇南的常錫文戲,如《貍貓換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時也上演了取材于現實題材的《克寶橋》、《顯應橋》,以及《山東馬永貞》、《楊乃武與小白菜》等一批時裝、清裝戲。

這些大型的連臺本戲或本頭戲,標志著常錫文戲已進入同場戲階段的大同場戲時期。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江南淪陷,大部分班社撤離上海和滬寧鐵路沿線城市轉向農村,有的被迫解散。一批演員枉遭毒打、關押和迫害。

解放后,錫劇終于走上了健康興旺的道路。1950年,蘇南行政公署舉辦民間藝人講習班,同時將流行各地的常錫文戲統一改稱“常錫劇”,并成立了蘇南文聯,常州、無錫三個實驗常錫劇團,挖掘整理傳統戲《寶蓮燈》、《翠娘盜令》,移植和改編現代戲《王貴和李香香》、《赤葉河》、《白毛女》、《翻身姐妹》、《葡萄熟了的時候》,計十個劇目。

1953年4月,由蘇南文聯實驗常錫劇團和蘇南文工團部分成員組建成江蘇省錫劇團。此后,常錫劇便簡稱“錫劇”。

以后,各劇團廢除幕表制,建立劇本制,強化導演制。并在音樂、舞臺美術等方面進行了藝術革新,先后參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和1957年4月舉行的江蘇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走上新路》、《雙推磨》、《紅樓夢》、《庵堂相會》、《珍珠塔》、《紅樓境》、《顯應橋》、《水潑大紅袍》、《牛旺回書》、《江陰血戰記》、《白馬告狀》獲劇本一、二等獎和劇本獎、演出獎;姚澄、王蘭英、沈佩華、王漢清、王彬彬,梅蘭珍、吳雅童、楊企雯等演員獲一、二等獎。這些劇目和演員各具特色,藝術風格各異,為劇種贏得了榮譽。

除整理改編一大批傳統劇目和創作新編歷史戲外,還不斷編演現代戲,如《紅色的種子》、《白丹山》、《紅花曲》等。其中《雙推磨》、《庵堂相會》、《庵堂認母》、《珍珠塔》、《孟麗君》、《雙珠鳳》、《紅花曲》、《農家寶》、《姑嫂比武》和《三親家》被拍攝成電影,還有部分劇目灌制了唱片、錄音帶,拍攝成電視片,更擴大了錫劇在全國的傳播和影響。

為適應劇種的不斷發展,音樂工作者先后又創作或從其它劇種音樂改編了〔新簧調〕、〔新大陸調〕、〔老簧調〕、〔新鈴鈴調〕、〔亂雞啼〕、〔陳調〕、〔洪發調〕、〔流水板〕、〔導板〕等。使〔簧調〕、〔大陸板〕兩大板腔系統更趨完備,以適應反映古代和現代生活及人物的要求。

藝術特點:

錫劇音樂富有江南水鄉民間音樂的特色,柔和抒情,清快悅耳,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這種板腔體式,可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近似朗誦),并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

劇的主要曲調為〔簧調〕,后又創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一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此外,錫劇還吸收了江南的大量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等。

簧調是江南山歌融合蘇州彈詞曲調發展而成的,旋律優美流暢,長于抒情。有老簧調、簧調慢板、老旦反弓調等十多種板式。

大陸調是錫劇第二主要唱腔,源于武林班的“大鑼板”(也稱“大陸板”),開始僅上下兩句,后仿簧調曲式結構,創造了“清板”。

南方調原為“南方歌劇”的主要唱腔。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現多種類型的“南方歌劇”,主要在游樂場演出。

新中國成立后,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如“簧調”腔類新創了新簧調、芥菜花調、簧調流水板、反宮簧調等;“大陸調”新創了緊拉慢唱、大陸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陸調、弦上調(大陸反宮調)等板式,使它從單一的曲調發展為僅次于“簧調”的另一腔類;“玲玲調”除新創男腔外,也發展了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間音樂,改編了〔南方調〕、〔陳調〕、〔新金陵塔調〕、〔柴調〕、〔洪發調〕、〔亂雞啼〕等曲調。

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表演上,錫劇在發展到古裝戲為主后,主要參照京劇的表演程式和藝術手段。部分劇團還聘請京劇和昆劇演員進行輔導,學習京、昆的舞蹈身段、形體動作,向載歌載舞、唱做念打方向發展,但一般仍以“唱”為重點。

舞臺美術方面,常錫文戲時期均仿效京劇,采用“守舊”和一桌兩椅。建國后,除部分傳統劇目外,多參照話劇的舞美設計,古裝戲化裝兼用越劇小頭面和京劇大頭面。

在采用幕表制時期,有一批常用套語,形成表現各種人物和事物的“賦予”,約四十余篇。如《金殿賦》、《公堂賦》、《花園賦》、《喜娘賦》、《嘆窮賦》、《碼頭賦》、《燈賦》等,甚至“忠孝節義”、“風花雪月”、“漁樵耕讀”等都有賦子。

角色行當:

錫劇的角色行當雖有分工,但較粗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

對子戲階段,男角稱“上手”(或稱“左口”),女角稱“下手”(或稱“右口”)。

小同場時期,角色增多,角色行當已由對子戲的“三小”發展為小生、老生、滑稽(丑)、老旦、花旦五行。

大同場時期,進一步分行,小生有“風雅”、“文武”之分,老生有“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之分,滑稽有“潮流滑稽”(演唱時事新聞)、“呆派滑稽”(又稱“冷面”,以陰噱見長)之分,老旦有“家庭老旦”、“彩旦”之分,花旦有“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閨閣花旦”、“風騷花旦”、“小旦”(又稱“丫頭旦”)之分。

各行根據不同角色,又分成各種小行。

1、小生:分風雅小生、文武小生、反派小生(亦稱“滑稽”小生)。

風雅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書生,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卿等。

文武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武將,文能唱、武能打,如《五虎平西》的狄青等。

反派小生扮演各類紈绔子弟,唱腔多為大段〔中急板〕,如《何文秀》的張堂等。

2、老生:分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

家庭老生扮演員外、官員一類角色,重唱工,如《珍珠塔》的陳培德等。

文武老生扮演各類將帥,亦要能唱能打,如《換刀殺妻》的李廣等。

奸雄老生 扮演各類陰險奸詐的官員,唱念都用虎音,如《五虎平西》的龐吉等。

3、滑稽:分潮流滑稽、呆派滑稽(亦稱“冷面滑稽”)。

潮流滑稽扮演各類詼諧風趣人物,善于演唱當時當地新聞,如《盤陀山燒香》的單寶林等。

呆派滑稽扮演各類呆傻、憨厚人物,善以“陰噱”取勝,如《雙珠鳳》的來富等。

4、老旦:分家庭老旦、彩旦。

家庭老旦扮演各類心地善良的老年婦女,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楊氏等。

彩旦扮演正直潑辣或虛情假意的中老年婦女,表演上能唱能做,動作靈活,如《何文秀》的楊媽媽等。

5、花旦,分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閨閣花旦、風騷花旦、小旦。

青衣悲旦扮演各類端莊穩重的賢妻良母,重唱工,如《鍘美案》的秦香蓮等。

文武花旦扮演各類青年女將帥,要文能唱、武能打,如《三請樊梨花》的樊梨花等。

閨閣花旦扮演各類官家千金或名門閨秀,唱段較為細膩、文靜,如《西廂記》的崔鶯鶯等。

風騷花旦扮演各類風流婦女,唱做都較為放蕩,如《天雨花》的辛含春等。

小旦扮演各類美麗竊窕的少女或聰明伶俐的丫環,唱做都較為活潑,如《玲瓏女》的李翠英等。

錫劇多數班社演員較少,行當一般不齊,演員分工不專。


标签:戲曲劇種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