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柳子戲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3-06


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弦子戲],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于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為基礎,并吸收高腔、青陽、亂彈、昆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該戲與大弦子戲、羅子戲、卷戲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響;都以三弦作為主要樂器,輔之笙、笛,均屬弦索聲腔系統。歷史上,柳子戲廣泛流布于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余個縣,各地對其的叫法也不盡相同。流傳于運河以東的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為“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為“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舊清平縣治),稱為“吹腔”。

歷史沿革

柳子戲是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早在明萬歷年間,就有沈德符(1578-1642)在《野獲編?時尚小令》中記載:元人小令,行于趙燕,后流傳各地。自宣德、正統至成化、弘治年間,中原流行[瑣南枝]、[傍妝臺]、[山坡羊],之后又有[耍孩兒]、[駐云飛]、[醉太平]諸曲流行。嘉靖、隆慶間,興起[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天皇]、[干荷葉]、[銀絞絲]等曲,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學,人人喜聽。文中所說“中原”系為以河南開封為中心的周圍地帶。即后來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卷戲等劇種的主要流行區域。柳子戲現存的俗曲,許多與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稱相同。如《山坡羊》、《瑣南枝》、《耍孩兒》、《沽美酒》、《黃鶯兒》等。由此可見柳子戲主要是在元、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這種由俗曲組成的地方戲曲在清初即已在山東境內流行。《聊齋志異》作者、山東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齡就曾編過“戲三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鐘妹慶壽》、《鬧館》。其中《鬧館》一劇至今仍為柳子戲傳唱。到清中葉乾隆年間,柳子戲(弦子戲)已在山東、河南一帶廣為傳播。李綠園寫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小說《歧路燈》中就曾有“歷城的一班弦子戲”,而且是“山東弦子戲”曾在河南開封演出的記載。據史料記載,清初柳子戲還曾在北京演出過。在《日下看花記》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磐同音,歌詠升平,伶工薈萃,莫盛于京華”的記載。文中所記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進京前的情況。然而那時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時稱盛”的劇種,與昆、弋、梆相提并論,被稱為“東柳、西梆、南昆、北弋。”然而,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進京后,皮簧逐漸占據京城劇壇,柳子腔只好返回山東、冀南和豫東一帶,在農村集鎮中演唱,再未恢復當年盛況。

咸豐初年(1851)左右,演紅臉的藝人張天機在魯西南創立科班,培養出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演員,如“十里轟、蓋山東、玻璃水眼、張道洪”。咸豐十年前后,柳子戲名旦戴金枝,曾在一天之內連唱十五次《鋸大缸》。在這之后的著名演員有劉玉柱(小生)、江米人(旦)、姚蘭臣(丑)、周保三(凈)等。到宣統二年(1910)左右,柳子戲職業班社以運河為界分為四路。西路為曹縣的義盛班,由張慶云領班,活動于荷澤、濟寧一帶;東路由立家興領班,活動于費縣、臨沂等地;南路由張敬友帶班,活動于蘇北、豐縣一帶;北路由苗發云組班,以章丘為活動中心。抗日戰爭爆發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柳子戲幾經磨難,藝人們或改唱他戲,或棄戲務農,只有個別劇社勉強維持演出,慘淡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柳子戲這一古老戲種得到恢復和發展。一些縣級柳子戲劇團紛紛成立,如鄆城縣工農劇社、復程縣新聲劇社、曲阜縣新聲劇社、嘉祥人民劇社等。1954年鄆城縣工農劇社參加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其出演劇目《黃桑店》等獲演出獎,主要演員也分獲演員獎。1959年山東省柳子劇團成立。同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濟南觀看了柳子戲《玩會跳船》、《張飛闖轅門》。1962年,劇目《孫安動本》由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攝制成電影。1979年10月,曹禺同名話劇《王昭君》被改編成柳子戲,并參加山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創作及演出獎。1982年山東省戲劇演出月期間,省柳子劇團演出的《琵琶遺恨》獲劇本改編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優秀舞美設計獎、服裝設計獎等獎項,主要演員并獲表演獎。

藝術特點

柳子戲表演程式粗獷豪放,風格獨特;人物動作設計,惟妙惟肖,生活氣息濃厚。如武將出場,必先在臺上表演踢腿、打飛腳、亮相;發怒時雙腳跳起,表示急噪情緒;對打時多用真刀真槍。

柳子戲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調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的200多個傳統劇目中,由俗曲聯成的約占二分之一。代表性劇目有 《白兔記》 (興圍、回圍、磨房)、《金鎖記》、《孫安動本》、《玩會跳船》、《抱妝盒》、《燕青打擂》、《三盜芭蕉扇》等。俗曲曲調委婉曲折,能夠表達細膩復雜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其曲牌有曲子與小令和客腔。

曲子與小令是由長短句為主要結構組成的曲牌。這類曲牌的詞格與唱腔的結構都比較嚴謹,每支曲牌的句數和每句曲詞的字數都是固定的。速度緩慢、旋律華麗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曲牌的特點是字簡腔繁,中間多虛詞襯字,或將一部分詞反復唱。曲子與小令包括“五大曲”、“復曲”、“單曲”、“小令”。 “五大曲”是指柳子戲中常用曲牌〔山坡羊〕、〔鎖南枝〕、〔駐云飛〕、〔黃鶯兒〕、〔耍孩兒〕。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種不同的節奏變化,并且男女腔齊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戲音樂的主要風格。

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劇種聲腔的曲調,如[青陽]、[亂彈]、[羅羅]、[昆腔]、[皮簧]等。這些來源于不同劇種的聲腔以其特有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特點為柳子戲增色不少,并在長期融合使用中逐漸“柳子化”,成為柳子戲唱腔曲牌音調的組成部分,如[越調]、[平調]、[二八調]、[下調]。

柳子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時以單旋律的隨腔齊奏為主。在伴腔時,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與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則可加花變奏;演奏過門時,笛子可即興發揮,與笙和三弦構成支聲復調,藝人稱其為“嚴絲合縫”、“風雨不透”。柳子戲的樂隊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部分組成。絲竹樂器俗稱文場,以笛子、笙、小三弦為主,兼用嗩吶;打擊樂器稱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手镲、小镲、堂鼓、四大扇等樂器。打擊樂合奏時,發出“荒、撲、歹”的聲音,音調鮮明,與其他劇種多有不同。

角色行當

歷史上柳子戲傳統的腳色行當分為四生、四旦、四花臉,三大門頭十二行。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后,隨著柳子戲演出劇目的增多、演出陣容的擴大,腳色行當的劃分也日趨明確具體,演變為現行的生、旦、凈、末、丑五大門類。

生行包括紅臉、凈面大王、外腳、幫生、秀生、大武生、武生、娃娃生等腳色。紅臉,又稱大紅臉,是柳子戲特有的腳色行當。本工生行中的開臉戲,兼工凈行中的唱功戲,俗稱“黑紅攪子”。其唱腔高亢渾厚,動作威武剛健。表演以唱為主,重在造型。劇中所扮人物如《斬貂》中的關羽、《掛龍燈》中的趙匡胤等。歷史上本行名角輩出,,多為班社的臺柱子,如早期藝人姚天機、王連壁、小王連壁等。1935--1963年期間最著名的演員是張春雷。凈面大王,又稱凈面文生、胡子生。因其俊扮化妝而得名。多戴黑三髯,主要扮演劇中正面角色。重唱功,其唱腔流暢自如,圓潤悠揚;念白抑揚頓挫。表演從容穩健大方。如《孫安動本》中的孫安等。秀生,又稱文生或小生,兼演窮生。其唱腔委婉柔和,身段瀟灑大方,表演斯文儒雅。如《張飛闖轅門》中的諸葛亮等。大武生,又稱架子生。主要扮演年輕武將。如《下江東》中的趙云等。

旦行中的角色有青衣、紅衣、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老旦。青衣多扮演出身貧苦的成年婦女。其唱腔委婉,嗓音純正,吐字清晰;身段動作穩重文靜。如《白兔記》中的李三娘。紅衣,又稱紅衫子、花旦、小旦。扮演年輕俏麗、大膽熱情的姑娘、大家使女、小家碧玉或風流放蕩的婦女。表演中身段靈活、舉止輕快、眉目傳情。其唱腔甜潤,道白爽朗。如《玩會跳船》中的云霞、《雀山指路》中的穆桂英等。閨門旦,扮演善良貌美、有教養的閨閣女子。其表演端莊秀麗、嬌柔含情;道白柔聲慢語、注重聲韻;唱腔清爽。如《觀燈》中的胡秀英、《玩會跳船》中的白月娟等;刀馬旦,因提刀跨馬而得名。其唱腔洪亮圓潤、身段瀟灑大方,多扮演劇中女帥、女將、女妖、女寨主等角色;武旦,為武打戲中角色。其身段敏捷、輕盈,唱念響亮,表演中常用武術拳腳。如《打店》中的孫二娘等;彩旦,又稱丑旦,多扮演劇中兇狠丑陋或風趣滑稽的角色。其表演夸張、粗俗、潑辣。如《游西湖》中的媒婆、《大觀燈》中的母老虎等。老旦,主要扮演老年婦女,并有官、民、貧、富之分。

凈行中有大花臉、二花臉、武花臉。大花臉,也稱黑臉,在劇中多扮演官員、將帥、好漢一類的角色。其唱腔高亢渾厚,表演氣勢磅礴、豪放、粗獷。如《錯斷顏查散》中的包拯、《曹操逼宮》中的曹操等;二花臉,多扮演劇中性格豪爽、勇敢、機智或兇狠的人物角色。其嗓音洪亮,表演注重把子、折扇、云帚和腿功。如《安南國》中的鄧飛虎等。

丑行,有文丑、武丑、老丑、公子丑諸類。文丑,有官民之分,多飾演性格風趣詼諧、富于生活氣息的舞臺人物。如《安南國》中的常不中、《鳳簪記》中的李狠等;武丑,表演輕盈機敏,常用“矮子步”、“矮子旋風腳”等技功,唱腔少,念白亦不多。打斗中常使用武術拳腳和多種刀槍花架。如《投西川》中的抓地虎、《花蝴蝶》中的蔣平等。老丑系戴白吊搭或白四喜的老年丑角,多扮演劇中性格善良詼諧的人物角色。如《麥里藏金》中的李萬良、《萬盞燈》中的王半仙等;公子丑,多扮演劇中放蕩霸道、愚蠢無能的富家公子、紈绔子弟等人物角色,表演中念唱花俏、面目表情豐富。如《游西湖》中的胡思、《胡羅鍋搶親》中的胡羅鍋。

标签:戲曲劇種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