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壯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3-06


廣西壯族戲曲劇種的統稱。是在豐富的壯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曲劇種,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壯劇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流行地區方言土語、音樂唱腔和表演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和壯師劇三類。北路壯劇舊稱“土戲”,流行于右江流域,使用壯族北部方言,在貴州稱“布衣戲”,在云南稱“云南壯劇”。南路壯劇流行于中越邊境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東、田陽一帶等縣,又稱“呀哈嗨”戲、“馬隘戲”、“漢龍戲”,使用壯族南部方言。壯師劇又稱“詩劇”、“唱詩”、“壯師”等,流行于桂中地區的紅水河流域。

歷史沿革

北路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于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此類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臺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即是北路壯劇最早的雛形。清嘉慶二十年(1815)成立半職業性的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傳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后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并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贊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臺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戲的基礎。這一代是土戲的全盛時期。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有正調、過場調等,傳統劇目有《十牙》、《文龍與肖尼》,《儂智高》等。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間。馬隘人黃現炯早年流落南寧,在邕劇班當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鄉時將邕劇帶回故鄉并組班演戲,稱為馬隘土戲;初時用漢語演唱,但因演員不會漢語,改為由師傅在后臺唱,演員在前臺演的雙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漸發展為唱做和一的戲曲形式,改唱當地民歌,用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后臺提詞的習慣。建國后吸收流行在當地的提線木偶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調、馬隘調等,傳統劇目有《解臼》、《雙壯元》、《百鳥衣》等。

壯師戲在壯族地方叫“詩劇”、“唱詩”、“壯師”、“調師”?。主要流傳于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一帶。是從師公歌舞(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 初時師公表演時穿紅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開始代妝表演。壯族人所以迷戀于壯劇,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人壽年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就記述了壯族的歌唱風習:“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 壯師戲的主要劇目有《莫一大王》、《白馬姑娘》等。

建國前各路壯劇都有自己的戲班,但在都無職業班社。農忙時停鑼,農閑時演出。民國后直至建國初期,南、北路壯劇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間的藝術交流,發展緩慢。解放后,壯族自治區各縣紛紛成立業余劇團并編寫劇本。在1955年全國群眾業余音樂舞蹈會演時,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壯劇《寶葫蘆》參加演出獲得表演獎。這一時期創作的壯劇有《百鳥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創作新劇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壯劇團,三路壯劇開始合流。1965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及百色,德保等縣壯劇團。這些劇團經常開展交流。

藝術特點

壯劇的唱詞、道白用壯族的方言土語,富有民族特點。其慢板中的詠嘆調,中板中的喜調、采花調、高調、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調、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調、寒調、詩調、掃板等等,全都來自壯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調;主要唱腔的唱詞(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這在我國戲曲中是獨具一格的。

南北路壯劇唱腔的特點之一是幾乎曲曲都有襯詞、襯句。他們同唱腔結合時多用于曲頭襯腔、連接襯腔和曲尾襯腔,起著提示情緒、承前啟后、烘托氣氛、加強語感的作用。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采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臺上演唱,樂隊在后臺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制造舞臺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而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形式,除《正調》外,還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幾種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調”,老人用“老漢調”、丑角用“丑角調”等多種曲版。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各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團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種面具,每種代表一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

 壯劇的伴奏,主要樂器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長,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蘆胡和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打擊樂隊一般為四人建制,樂器有板鼓、木魚、座鼓、蜂鼓、小鼓、大頂鈸、星鑼、高邊鑼等打擊樂器。其中以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響如甕甕聲。壯劇的伴奏音樂,采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系,演奏起來饒有情趣。

行當流派

北路壯劇和南路壯劇分別有各自的行當體制。清乾隆年間北路壯劇形成初期尚無行當劃分,演男青年的叫“甫冒”(壯語譯音,下同),演女青年的叫“勒肖”,演老頭子的叫“老布”,演老太婆的叫“老蝦”(音“婭”),演強盜的叫“甫賊”,演仙人的叫“布仙”。清道光年間大至分為生、旦、老、丑等行。清光緒中葉以后,逐漸形成生、旦、武、丑諸行。再往后,行當劃分更細。

生行

小生:飾忠厚老實并有志向的美貌男青年。

中生:飾中年男子。

窮生:飾出身貧寒,意志堅定的男青年。

公生:飾富家之子,紈胯子弟。

文生:飾白面書生,秀才。

老生:飾年近花甲的老頭子。老生行依所飾角色身份的不同,稱謂亦各別,如飾有錢有勢的富貴之人稱員外,飾貧苦正直的農民老漢,飾在職的地方官或朝廷官員稱官家,這是介乎腳色與行當之間的稱謂。

旦行

小旦:飾忠厚老實的姑娘。

正旦:飾性情柔順、心地善良的姑娘。

花旦:飾花言巧語、心術不正的女子。

搖旦:飾沒有良心的婦女。

中旦:飾中年婦女。

婆旦:飾年過半百的婦人。

彩旦:飾滑稽和奸刁的婦女。

舞旦:飾唱歌、跳舞,采花的女性和仙女。

武行

武分:(文武)飾有一般武藝且有勇氣、文采的男青年。

武生:飾有勇有謀,精通兵法的武將。

老武:飾年老的武將。

武旦:飾文武全的女性。

丑行

丑分:老丑,飾無惡不作、心術不正的人。

小丑:飾偷雞摸狗、攔路搶劫的土匪強盜。

文丑:飾不會武藝的好心人。

武丑:飾有武藝且性格滑稽的人。

南路壯劇的行當大略分為生、旦、凈、丑四行,但不甚嚴格也沒有更細的分行。

壯劇生、旦、凈、丑的表演特點是:生行表演溫柔、大方、樸實,常用中八字步與正、反擺手法,顯示出壯族男子漢的氣勢。旦行常用轉扇舞等身段,表演嬌媚靈巧,顯示壯族女子的風姿。凈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顯示壯族武士之風,表演豪放。丑行常用多種眼法、手法、步法,表演靈活多變,詼諧、滑稽。

标签:戲曲劇種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