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 評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6-11-27



 

    流傳于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于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于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于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于《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于全國。

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為主。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清嘉慶(1796-l820)以后流行于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于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后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镲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閑”,故又稱為“什么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繡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光緒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筑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并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后,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么不閑”的),然后唱蓮花落,最后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并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并將《小姑賢》、《借女吊孝》、《藍橋會》和《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并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云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后,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后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準綱準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6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后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后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云)、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于演員。元順劇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1-6集)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劉派(劉翠霞)、白派 (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并在這些地區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并為此而獲“評劇皇后”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并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臺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后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后,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后,中國評劇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和《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后,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評劇團。并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筱白玉霜、 新鳳霞、筱俊亭、韓少云、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余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云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專區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藝術特點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發展為生、旦、丑的“三小戲”。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臉等行當。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3O年代初,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建國后,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于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

    善于表現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以后,不少文明戲演員加入評劇隊伍,帶來了編演現代戲經驗,對評劇多方面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建國后,評劇演出的大量現代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謳歌了社會主義新人,提出或試圖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這些劇目的出觀,為評劇以后更好地反映觀實生活,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評劇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蓮花落等民間音樂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京劇、河北梆子等冀東和京津一帶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形成。其特點為抒情性強,流暢自然,鄉土味濃。唱腔為板腔體結構,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評劇唱腔的基本曲調,過去為旦腔專用,后來逐步發展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兩個各四小節的樂句組成,每句又可分為三個小分句,其特點是多從頭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過門來加以銜接。另有反調慢扳,是在正調慢板基礎上,利用轉調手法發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較強,常用來表觀悲傷、哀怨的情緒。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評劇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種板式,既可抒情,亦可敘事,各個行當均可應用。又可分為小生二六與原板二六兩種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六小節,每句常由兩個分句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四小節,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當有時兼用。垛板,一板一眼,旦腔應用較多,其特點是節奏感較強,常為板起板落,速度變化較大,又分快、慢兩種:慢垛板擅長敘事,快垛板擅長抒情,特別是表現激動的情緒。流水扳,有板無眼,生、旦共用,其待點是唱詞與旋律結合密切,口語化,但旋律性不強。散板,無板無眼,節奏較自由,旋律擴展與縮減的變化較大,由于伴奏上的區別,又可分緊打慢唱,慢打緊唱等形式。尖板,無板無眼,系從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來的,起始過門與鑼鼓仍與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這些基本板式外,建國后還發展了許多新的板式,從而豐富了唱腔的表觀力。

    評劇男腔,建國前行當不全,無花臉唱腔,老生腔也不健全。建國后,新的文藝工作者,如馬可等,參加了評劇音樂革新,改革了評劇伴奏方法,努力發展評劇男腔。60年代,在評劇演員和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反調、二八扳、慢流水板、A調慢扳、快流水、頂七板等男聲音樂形式。著名男演員魏榮元用兩種方法演唱評劇大面腔和老生腔,為評劇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礎,著名男演員還有馬泰等。

    伴奏樂器分文場相武場。武場有板鼓、梆子、鑼、镲等;文場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后來又增加了大瓢胡、倍司、銅管、大提琴、小提琴等。西路評劇的樂隊配制為大弦、橫笛、鼓、镲、手鑼、綁子等。

角色行當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l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漸形成現在生、旦、凈、丑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丑,旦腳稱“上裝”,丑腳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并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于這種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勾畫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旦腳)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折扇、手帕;“下裝”(丑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戲”亦稱“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小旦、小花臉(丑)。“三小戲”,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丑腳居于次要位置(《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丑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彩旦、打旦等行當。l909至19l2年,“拆出戲”經過改革創新,形成了大型地方劇種--評劇(初名平腔梆子戲)。隨著劇目種類的增多,題材范圍的擴展,評劇的表演行當仿效京、梆大劇種行當門類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并積累了各行當的代表劇目,發展了各行當的表演藝術。

    評劇由于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局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凈、刀馬、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凈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