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劇,俗稱福州戲,是福建省主要戲曲劇種之一。在其發展過程中,綜合儒林班、平講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戲曲,并吸收弋陽腔、徽調和京劇的表演藝術,于二十世紀初成為一個較完整的戲曲劇種,解放后定稱為閩劇。
歷史沿革:
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在外從政多年,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四川參政、廣西參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職的曹學?,因拒絕皇室宗藩動用國庫私建藩邸而遭削職遣返故里。他在閑居福州西郊洪塘鄉時,組織府中僮婢辦起了曹氏家班,邀請儒士文人觀賞娛樂,后人稱之為“儒林班”,是閩劇最早的前身。
曹學?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創研出適合福州方言音韻演唱的新腔。當時文人評論這種新腔是:“曲向花間度”、“翠管時調鳳”、“新編樂府鶯喉囀”,可見腔調之優美。后來閩劇藝人稱之為“逗腔”。
清兵入關后,曹學?上吊殉國。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藝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場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從此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江西的弋陽腔也在福建民間廣為流傳,因戲班長年累月走鄉闖寨流動演出,所以被稱為“江湖戲”,唱白均用“土官話”,音樂曲調統稱為“江湖調”。它“不葉宮調”,善于“錯用鄉語”,擁有大量以歷史故事和家庭婚姻為題材的劇目,常演的傳統保留劇目俗稱“江湖三十六本頭”,又稱“七雙八贈二十一雜”,主要有《雙釘判》、《雙封侯》、《雙救架》、《雙狀元》、《贈寶塔》、《贈寶釵》、《贈白扇》、《金印會》、《種葵花》、《料柯山》、《臥龍崗》、《三官堂》、《鴛鴦帕》等。尤其是江湖戲的高臺表演藝術與技巧以及前臺干唱、后臺幫腔、鑼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鬧場面,特別適合廣大城鎮山鄉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觀賞習慣,因而在民間逐漸扎下了根。江湖戲與深受土大夫青睞的儒林戲,成了雅俗的鮮明對比。
由于江湖戲唱白均操土官話,在福州方言地區流傳時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發展,于是一種純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講戲”,便應運而生。
平講戲的興起,促使了儒林戲的復蘇。原儒林戲的發祥地洪塘鄉耆老,因追念昔日本鄉石倉園儒林班演唱之盛況,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戲的機會,與鄉間愛好戲劇者在石倉園舊址附近的真人廟,選拔農家子弟,繼承曹氏傳統,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辦起了第一個以鄉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戲又重整鑼鼓。戲班起初專門為普度演出,首演節目《水漫金山》,戲臺搭在位于閩江畔的金山寺,使劇情內容與演出環境天然結合,產生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結果一炮打響,于是四鄰鄉村紛紛前來邀請,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從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間,這是儒林戲的大突破。“洪塘儒林戲” 時期演出的劇目有《狀元拜塔》、《女運骸》、《長亭別》、《柳蔭記》、《玉堂春》等,均成為后來閩劇的保留劇目。
儒林戲有一個優勢,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關注。所以當儒林戲又復蘇的時候,退居名人郭柏蔭等人便根據《唐人說薈》中的《霍小玉傳》,編成儒林戲《紫玉釵》。從此,作為一個獨立聲腔劇種的儒林戲,便進入了發展和成熟期。到了同治年間(1862-1874),在福州郊區先后出現了“陳厝儒林班”、“湯邊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義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鄉名作為班名的業余性質的儒林班。
光緒元年(1875),儒林班開始從鄉村向城鎮發展,于是出現了專業性質的戲班。由盧詩孫籌劃組織的“醉春園”班,率先打出改革旗號,采取津貼辦法,公開向社會招生,延師習教“逗腔”戲文。一時四方城鄉凡有謝神還愿,禳災祈福,時令節日,都來聘訂該班去演出。這時的儒林戲演員也從原來的七人(俗稱“七子班”)發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劇目除過去的《紫玉釵》、《拜塔》等外,還增加了《賣畫》、《遞柬》、《桃花村》等。
盧詩孫病逝后,“醉春園”儒林班便告停演。該班原編劇兼導演高喜福決定重整鑼鼓,另起爐灶。他一方面把原來已散伙的部分藝人招回,另一方面親自物色主要演員,如花旦勝玉環、小生崔傳齡、小丑吳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組成新班, 取名“駕云天”。該班在福州鼓樓城隍廟首演,由勝玉環主演開臺戲《打鐵锏》,獲得成功。“駕云天”聲譽雀起,訂戲者源源不斷,引起了同行的欽羨,于是在福州又出現了“達云霄”、“賽月宮”、“慶仙園”三個儒林班。隨后不到三年時間,又先后成立了“鳳麟奇”、“譜云霄”、“仿桃源”、“慶云天”、“樂瓊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與先前的四個班合稱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戲在歷史上達到鼎盛時期。
這時期的儒林戲從福州傳到長樂、福清、永泰、古田、閩清等縣,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臺”、“大春臺”、“新天然”等班。儒林戲在福州方言地區,已躍居劇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為后來閩劇的主體音樂。
光緒末年至宣統年間(1908-1911),儒林戲與江湖戲、平講戲結合融匯,俗稱“三合響”,開始形成了今日閩劇的雛型。
二十世紀20年代,閩劇進入了多聲腔劇種的成熟期,以鄭奕奏為代表的“鄭派藝術”,是閩劇藝術的第一個高峰。鄭奕奏在短短的幾年間,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兒血》里的張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玉釵》里的霍小玉,《孟姜女》里的孟姜女,《秦香蓮》里的秦香蓮,《杜十娘》里的杜十娘,《釵頭鳳》里的唐婉,以及《梁山伯與祝英臺》、《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蔡松坡》、《救國救民》、《浪子魂》、《箱尸案》等上百個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女性悲劇形象。他演唱的閩劇“逗腔”韻味悠長,纏綿悱惻,20-30年代就被百代、聯聲等幾家全國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傳海內外,被譽為“閩劇泰斗”、“福建梅蘭芳”。
二十世紀50-60年代,閩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高峰期,創作、改編出一批優秀劇目,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1952年由省文聯組織的閩劇代表隊,首次赴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釵頭鳳》,榮獲演出二等獎,李銘玉、郭西珠分別獲演員一、二等獎。1954年9月閩劇代表隊赴上海參加華東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煉印》、《荔枝換絳桃》、《漁船花燭》等劇目,其中《煉印》榮獲創作一等獎和優秀演出獎,林趕山、林務夏、李銘玉、郭西珠榮獲演員一等獎,還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員獲得二、三等獎。
80年代以后,閩劇新創作的劇目不斷涌現,出現了諸如《洪武鞭侯》、《魂斷燕山》、《曲判記》、《林則徐充軍》、《天鵝宴》、《丹青魂》等一批題材新、主題高、立意深、結構巧、劇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鵝宴》、《丹青魂》榮獲全國劇本創作最高獎-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屆中國戲劇節暨全國第十屆梅花獎頒獎活動在福州舉行,閩劇《拜石記》、《御前侍醫》兩臺大戲,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閩劇院一團的陳乃春獲“梅花獎”(演員)。7月份,又在“閩劇之鄉”長樂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閩劇藝術節”,來自閩東、閩北、閩中等地區的十七個市縣的閩劇團,匯集長樂,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多月,這也是閩劇的一個空前盛事。
藝術特點: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昆曲和徽調的影響,并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后臺幫腔叫做“掏嶺”。又有吸收自“嘮嘮”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盡的特點。
“洋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鰲頭金柱]、[風入松]、[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云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別在于起介(開頭鼓鑼)的不同。
“逗腔” 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板]、[急板]等。
小調系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昆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
閩劇介頭(打擊樂過門),系綜合江湖、平講、逗腔、嘮嘮,以及本地民間音樂“十番”的鑼鼓介頭發展形成。所有介頭較有地方色彩,武場吸收京劇鑼鼓經較多,但打法上不盡相同。
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
場面過去一般只有七個人,俗稱“七條椅”。
閩劇各行當的道白大量吸收福建民間兒歌、俚語、諺語、歇后語等,鄉土氣息濃郁。
角色行當:
閩劇的角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后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 增加到七個,曰“七子班”,再到九個,稱“九門數”。隨著行當的細致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潑旦、老旦、武旦,凈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旦角表演主要借助水袖和身段,有些服裝無水袖,則借助手帕、扇子和辮子來加強動作性。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其指法有蘭花手和佛指手兩種,素有“一指化十指,十指化百指”之說。演員出場時,手放的部位注意反映人物心情。背手時左手向右靠,使用右手時向左靠,以求身段之優美。身段注意各部位之間的相互關系,以體現美感,如轉身的“背風”要求柔、穩。步法變化甚多,要求做到“一步化十步,十步化百步”和“一動化百動”。面部表情講究精、氣、神,通過外部的形色,體現人物內心世界。
丑角表演也有自己的特點,如《煉印》里,冒充巡按的楊傳為須生跨丑行扮演,演員注意刻畫他的正直、善良、風趣的性格,表演最后換印時轉愁為喜的一段,吸收了福州民間“跳財神舞”、“大刀花舞”和“金花寶”的舞蹈動作融化“玩弄金印”等身段表演,同時又把民間的“雙龍搶珠”舞蹈改變為“搶擲金印”,使氣氛熱烈。
推薦設計
優秀海報設計精選集(8)海報設計2022-09-23
充滿自然光線!32平米精致裝修設計2022-08-14
親愛的圖書館 | VERSE雜誌版版式設計2022-07-11
生活,就該這麼愛!2022天海報設計2022-06-02
最新文章
京劇知識:京劇四大名旦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的丑行有哪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的花臉有哪中國戲曲2008-03-18
京劇知識:京劇旦行有哪些中國戲曲200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