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家 > 靈感 > 藝術 > 文化藝術 > 戲劇藝術 > 中國戲曲 >

中國戲曲劇種:隴劇

作者:佚名 來源:設計之家收藏 時間:2007-03-13

流行于甘肅全省的一個新興劇種,原稱“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皮影戲,1958年搬上舞臺,l959年正式命名為隴劇。

歷史沿革

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隴東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二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清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l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陜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頗受群眾贊賞。解畢生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藝的革新,將原來用的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個小銅鈴,每敲一下,梆鈴并響,稱為“水梆子”。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于清末民初,根據地域條件的不同和藝人們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唱腔流派。環縣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細膩,清新流暢,長于抒情,代表藝人有活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史學杰、敬廷璽、敬乃良、馬召川等。環縣北部流傳的唱腔質樸沉厚,高昂激越,長于敘事,代表藝人有活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徐元璋、魏元壽、梁世倉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利用隴東道情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同時,對隴東道情進行了初步搜集和整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甘肅省文化部門先后于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組織大批戲曲、音樂工作者,對隴東道情進行了系統的搜集、整理,共征集到劇本六十二本,各路藝人唱腔二百余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擊樂譜五十四種,民歌六十二首,錄音資料達三千一百二十米,并匯編成《隴東道情》一書,以及《隴東道情年考譜系表》等重要資料。隴東皮影走上舞臺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現的。1956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甘肅代表團的史學杰、徐元璋、敬廷璽、趙建吉等老藝人,以坐唱形式在懷仁堂演唱了隴東道情《二姐娃做夢》,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的稱贊和鼓勵。l957年慶陽縣秦劇團以真人在舞臺上試驗演出了《劉巧兒》、《殺廟》。1958年環縣秦劇團試驗演出了《金碗釵》、《高山流水》、《挑女婿》、《三里灣》、《殺廟》等劇目。甘肅省秦劇團在1958年西北五省(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的隴東道情傳統劇目《二姐思春》、《吵宮》和新編現代劇目《六姑娘》、《最后的鐘聲》等小戲,獲得好評。1959年成立了甘肅省隴東道情劇團,演出了大型歷史劇《楓洛池》,進京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活動,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等領導人觀看了演出,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對道情劇的誕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確認了這一新的戲曲劇種。此后,甘肅省隴劇團帶著《楓洛池》、《旌表記》等劇目赴華北、華東、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區交流演出,擴大了隴劇的影響。除甘肅省隴劇團外,l965年在祁連秦劇團基礎上組建起酒泉地區隴劇團(1969年解散)。l979年將原環縣文工團改建為環縣隴劇團,1981年成立慶陽地區隴劇團。省內各地秦劇團也多有演出隴劇者。另外,甘肅省藝術學校還設有隴劇班,先后培養了三期學員。

藝術特點

隴劇表演藝術講求真實,重視從生活出發,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隴劇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別是啼哭動作更為別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后搖,抽搐而泣。這種表演已形成隴劇的獨特風格。舞臺美術方面,較有特點的有如下幾點:一、旦角化裝舍棄了傳統的大包頭造型,以皮影人的高髻燕尾為基本式樣,又仿照敦煌壁畫中唐代婦女的發式,加以糅合,設計出單髻、雙髻、彎髻、環髻等多種獨特的燕尾發髻式樣,前貼鬃角,后拖傘辮,大體接近古代婦女的化妝扮相。二、服裝擺脫了戲曲傳統風格,重新設計了花紋式樣,打破了蟒、帔盤龍舞鳳格局。圖案富變化,款式重大方,色彩尚雅潔。裙子、箭衣、開路等均以素凈繡邊為主,不取滿身花團錦簇章法。靠、鎧等則以廟塑神像裝束為藍本,大體和秦兵馬俑衣甲相類似。三、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風格,使用夸張的技法,為劇情服務。隴劇音樂屬于板腔體式,分“傷音”和“花音”兩大類,商音曲調深沉委婉,適于抒發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稱“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調活潑跳躍,善于表達喜悅的情感,故又稱“歡音”。隴劇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說唱性較強。彈板是隴劇音樂的主要板式之一,板頭、大過門規整、四方,唱腔由多種節拍型混合組成,有特定規律。小過門的第一拍,一般都重疊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彈板簧舒展、流暢、優美動聽,最有特色。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適于抒情和敘事。飛板唱腔和彈板有共同之處,也是由多種節拍型有規律的進行。小過門的第一拍重疊在唱句的最后一個字上。“簧”簡短而有特色。飛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說唱、敘事性。伴奏樂器,管弦樂有四胡、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嗩吶等;打擊樂有漁鼓、簡板、水梆子、大羅、小鑼、大擦、鉸子、堂鼓、戰鼓、板鼓、牙子等。

行當流派

隴劇是由皮影戲隴東道情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搬上舞臺的新劇種。隴東道情原無腳色行當,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標示行當的不同,因此,隴劇上舞臺后,不像其它大劇種有自己的腳色行當傳統可繼承,而是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經過邊實踐、邊摸索、邊研究,逐漸創立了自己劇種的腳色行當。隴劇腳色行當的來源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參照、模仿隴東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與皮影表演動作,創立了大體的行當分類和特性。二、隴劇搬上舞臺后,除少量改編演出了道情原有的傳統劇目外,大量演出的劇目是移植其它劇種的,如蕭仙戲、京劇、越劇、昆曲、川劇等。在排練這些劇目時,多參照原劇種的行當,相對應的設置隴劇的行當,并吸收、融化那些劇種行當的表演身段,充實、豐富隴劇的行當。三、根據新創作劇目的內容、劇中人物的不同類型、身份、年齡、性格等,參照一般戲曲腳色行當的規范,設置較為適合或接近的行當來表演。如隴劇第一出戲《楓洛池》的腳色行當,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將簡人同設計為小生,杜若義設計為武生,鄔飛霞、馬瑤草設計為小旦,牛貴設計為官衣丑,梁冀設計為大花臉。四、在隴劇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表現和突出隴劇這一地方劇的特色,根據隴劇音樂細膩、優雅、纏綿、抒情的特色,決定了以發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為中心。因此,在行當的建立上,確立了以“三小”為主兼顧其它的腳色行當體制。在“三小”行當的創建中,除了選擇其他劇種(主要是越劇、川劇、京劇等)有關這些行當的表演適合隴劇需要的程式以外,著重從民間藝術,特別是隴東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煉、規范、創造出隴劇“三小”行當的表演程式,如“地游子步”、“風擺柳步”等等。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隴劇的腳色行當已初具規模,目前他的主要行當有:生行:包括小生、須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凈行:分大妝與二凈兩行;丑行;分官衣丑、公子丑與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妝,勾畫丑臉妝扮。


 

标签:中國戲曲

推薦設計

最新文章